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52 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26 例。对照组采用产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盆底功能评分,盆底肌电位、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水平及负性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后, 观察组膀胱、盆腔、肠道等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盆底肌电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IGF-1 和 TGF-β1 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可降低盆底功能评分和负性情绪评分,提高盆底肌电位,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关键词】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盆底功能;负性情绪
0 引言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由盆底支持组织损伤或缺陷引发的妇科常见疾病,妊娠及分娩是其发生的常见原因,其中以压力性尿失禁高发,主要与分娩后盆底肌收缩力量减弱或盆底神经损伤有关。有研究表明,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可提高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肌张力,促进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1]。女性产后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加之压力性尿失禁,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本文观察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年1 月至 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252 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尿失禁的分类标准及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中压力性尿失禁相关标准 [2];产后 42 d 经会阴肌力测试确诊;行阴道分娩初产妇,分娩中行会阴切开,未行器械助产;足月分娩单胎产妇。排除标准:有第二产程延迟、产后恶露持续存在者; 产前有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相关手术史者;有盆底肌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史者;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及生殖系统良恶性肿瘤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 例。观察组:年龄22~36 岁,平均(29.34±6.32) 岁; 孕周 36~41 周, 平均(38.64±1.03) 周; 新生儿体质量 2.98~5.02 kg, 平均(3.65±0.52)kg; 轻度 60 例,中度 50 例,重度 16 例。对照组:年龄 21~37 岁,平均(28.86±6.78)岁;孕周 36~41 周,平均(38.54±1.02)周;新生儿体质量 3.01~ 5.11 kg,平均(3.51±0.48)kg;轻度 63 例,中度49 例,重度 1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产后康复训练。Kegel 训练: 吸气时会阴收缩≥ 10 s,呼气时放松,20 min/ 次, 3 次 /d。排尿中断训练:每次排尿分段排完,先排出一部分,然后停顿 2~3 s,再继续排尿,如此反复,可分 2~5 次排完。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广州辉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型号 PHENIXUSB4 和 PHENIX4)治疗,将阴道探头缓慢放入阴道,感应电极贴于下腹部,电刺激频率20~80 Hz,脉冲宽度 20~320 μs,依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电流强度(0~100 mA),15~20 min/ 次, 2~3 次 / 周。连续护理至产后 3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通过调查问卷或一对一访谈评估产妇心理状态,分析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1)环境支持:定时打扫病房卫生,保持病房整洁,床单、被褥及其他生活用品定时更换,注意要生活化;墙上可以张贴、悬挂一些母婴的温馨海报或鼓励产后女性的标语;勤通风,保持足够的自然光照,以患者感到舒适为标准调节室内温湿度。(2) 健康宣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取得患者的信任;向患者发放科室自制手册或播放视频解释疾病的产生原因、临床治疗措施及恢复进程,安慰并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困难,讲解及时治疗对恢复的影响;设置治疗区和等侯区,治疗区实行专人护理, 为产妇讲解保密隐蔽原则,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护理期间可适当播放舒缓的音乐,让患者放松身心。(3)正向暗示:列举治疗成功的病例,可邀请治疗成功患者现身分享,耐心解答患者疑问; 治疗时全程陪伴患者,主动与患者交流,转移其注意力。(4)配偶及家庭关怀:组织患者共同成立互助小组,定时开展小组交流活动,分享产后的生活经验以及适应角色转变、处理家庭关系等问题的经验;告知患者家属产后女性身心的特殊性,嘱咐家属多给予患者关爱;指导配偶及时发现产妇的各种异常心理,识别焦虑和抑郁症状,并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多与产妇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共同听音乐等,在产妇出现尿失禁时,给予及时的安慰,不表露鄙夷、不耐烦等情绪。(5)放松按摩法: 引导患者从腹部正中部位向两侧轻轻滑动,同时吸气,然后手掌恢复到原来位置,同时呼出气体,反复训练 10 次,2 次 /d。
1.3 观察指标 于护理前、产后 3 个月评价。(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盆底功能评分和盆底肌电位。盆底功能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估,主要包括膀胱、盆腔及肠道症状,每项满分 100 分, 评分越低,患者盆底功能越好;采用法国 PHENIX USB 8 盆底功能诊断治疗仪测定盆底肌电位,以振幅(μV)表示。(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 检测空腹状态下的 TGF-β1 和 IGF-1 水平。(3)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量表均包含 20 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 4 级评分法计 1~4分,总分均为 100 分,SDS 以 53 分为分界线,SAS以 50 分为分界线,分数越高,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u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盆底功能评分和盆底肌电位比较 护理前,两组膀胱、盆腔和肠道等 PFDI-20评分和盆底肌电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膀胱、盆腔和肠道等 PFDI-20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两组盆底肌电位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 理 前 后 TGF-β1 和 IGF-1 水 平 比较 护理前, 两组 IGF-1 和 TGF-β1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IGF-1 和TGF-β1 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但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AS 和 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盆底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脏器,维持盆底器官正常位置,具有控制排尿、协助排便及维持阴道紧缩力等功能。盆底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女性盆腔的支持结构发生损伤、退化或功能性障碍导致, 严重危害女性的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
心理护理是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的干预,可使患者向预期目标发展 [3-4]。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膀胱、盆腔和肠道等 PFDI-20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盆底肌电位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盆底康复训练通过收放盆底肌群的训练,可增强盆底肌张力和耐力,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5]。IGF-1 是一种可增加肌力、调节肌肉生长的重要因子。TGF-β1 可增加弹性蛋白原的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其水平下降可降低盆底结缔组织弹性和抗拉力 [6]。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后,两组 IGF-1 和 TGF-β1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研究时间过短有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AS 和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尿失禁患者产后恢复过程长,自我形象紊乱,加上分娩后身份的转变,患者心理负担加重,易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问题;而且多数患者因害羞或害怕暴露隐私而不配合后续的治疗和训练, 耽误治疗。心理护理通过有效的健康宣教和沟通,可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更有利于配合治疗;并通过正向暗示增加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减轻产后压力,同时得到家属的支持鼓励,有助于缓解负性情绪。
综上所述,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可降低盆底功能评分和负性情绪评分,提高盆底肌电位,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宋岩峰,林坚,李亚钦,等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2):737-740.
[2]逄健,赵丽嫣 . 尿失禁的分类标准及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 [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2):71-73.
[3]韩颖,郭松奇,王楠,等 . 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9):1253- 1255.
[4]邱艳丽 . 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按摩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77-79.
[5]浦静,刘艳,哈丽努尔·吾买尔江,等 . 督导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疗效观察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4):274-276.
[6]钱双凤,梅丽娜,成一星 . 补中益气颗粒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及外周血TGF-β1、IGF-1 的影响 [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4):360-3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