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 例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经鼻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组给予 HFNC 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COPD 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生命体征 [ 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指标 [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 水平、肺功能指标 [ 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 用力肺活量(FVC)] 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CAT 评分、HR、RR 及 PaCO2 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FEV1、FEV1/FVC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 用于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肺通气功能,改善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水平,减少并发症,效果优于低流量吸氧。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血气指标;肺功能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及喘息等,可引起支气管扩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1]。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需要呼吸支持治疗,但常规低流量氧疗不利于血气指标的快速恢复,还会导致气道干燥,形成痰痂,进一步阻塞气道 [2]。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是指吸入氧流量 >6 L/min,并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处理,可在满足通氧需求的同时减少鼻黏膜干燥、痰痂形成的发生 [3]。本文观察 HFNC 在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 [4];合并呼吸衰竭,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意识清晰,可耐受 HFNC 治疗。排除标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需行有创通气治疗;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8- 03-KY21)。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男29 例,女11 例;年龄45~78 岁, 平均(63.15±3.21) 岁;COPD 病程 3~14 年, 平均(8.06±1.19)年。对照组:男 27 例,女 13 例; 年龄 43~77 岁,平均(63.20±3.19)岁;COPD 病程 3~16 年,平均(8.14±1.2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止咳,化痰,支气管扩张,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经鼻低流量吸氧治疗。吸入氧浓度 25%~35%,氧流量 1~2 L/min,每日通气时间 16 h 以上。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 HFNC 治疗。采用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天津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津械注准20202080019),吸入气体流量 20~40 L/min,吸入氧浓度 30%~50%,温度31~37 ℃,相对湿度 100%。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流量、温度、氧浓度进行调节,每日通气时间 5 h 以上。两组均治疗 7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7 d 后生命质量。采用 COPD 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价,包括日常运动、运动耐力、情绪、精力、睡眠、胸闷、咳嗽、咳痰等方面,总分 40 分, 症状严重程度与评分呈正比。(2)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7 d 后的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水平。采用病人监护仪 [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进)字 2009 第 3212851 号 ] 测定心率(HR) 及呼吸频率(RR),采用血气分析仪(美国诺瓦生物医学公司,国械注进 20192222433)测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O2 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7 d 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川械注准 20212070081) 测定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 用力肺活量(FVC)。(4)比较两组通气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 CAT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CAT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CAT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HR、RR、PaCO2、PaO2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HR、RR 及 PaCO2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PaO2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FEV1、FEV1/FVC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 FEV1、FEV1/FVC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呼吸衰竭为 COPD 常见并发症,会加重患者CO 潴留及缺氧程度,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较大 [5]。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需采取氧疗,经鼻低流量吸氧没有加湿功能,若氧流量过大,会导致患者鼻黏膜干燥甚至出血,但若氧流量不足,又无法快速改善血气指标水平 [6]。
HFNC 作为新型氧疗方式,由鼻塞系统、加温加湿系统及高流量输出装置组成,能够提供恒定氧浓度,氧流量可达 60 L/min,可产生一定的气道正压,有利于改善患者氧合功能,促进肺部气体交换,维持呼吸道正常功能,改善机体血气指标水平 [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 CAT 评分、HR、RR 及 PaCO2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aO2、FEV1、FEV1/FV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HFNC 提供的高流量气流可对气道无效腔进行冲洗,使患者呼吸功耗得以减少,从而降低 HR、RR,提升患者舒适度,保护肺功能 [8]。此外,HFNC 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能够保持气道湿润,改善气道纤毛黏液系统功能,促进痰液排出,减小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功能和血气指标水平,还能降低肺部感染、鼻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9]。
综上所述,HFNC 用于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肺通气功能,改善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水平,减少并发症,效果优于低流量吸氧。
参考文献
[1]魏凯凡,赵禹,李秀 . 不同压力水平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40(8):2044-2049.
[2]刘书雁,韦伶郁,陈伟栋,等 .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新医学,2019,50(1): 28-31.
[3]陈名珍,杨珺楠,李开来,等 . 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改善老年患者呼吸衰竭的可行性研究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39(10):1165-1169.
[4]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等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 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11):856-870.
[5]王春超,苗虎,桑宏超,等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3):155-157.
[6]王建军,姜宏英,李勍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 [J]. 中国急救医学,2019,39(10):945-948.
[7]杨圣强,张贵真,刘贞,等 .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9,31(5):551-555.
[8]唐冬娟,薛晓梅,何斌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1):79-82.
[9]朱海荣,葛淑华,李霞,等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颅脑神经损伤后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学装备, 2020,17(9):103-1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