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基于循证护理的认知行为干预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30 10:48: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认知行为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110 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5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护理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依从性、自护能力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护理后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对于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护理的认知行为干预能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自护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慢性乙肝;循证护理;认知行为干预;依从性;自护能力;心理状态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导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病病程较长, 病情易反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常较差,且由于缺乏疾病认知,导致其自护能力低下,不利于患者的预后 [1]。认知行为干预理论为,人的行为模式主要由认知水平决定,采用健康宣教能改变患者不正确的认知,提高其遵医行为,促进其康复 [2]。循证护理通过将科学实证、患者需求和临床经验进行整合,能够提高护理的科学性 [3]。本文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认知行为干预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5月本院收治的 110 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4];患者出现乏力、肝功能异常等乙肝活动期症状,需住院治疗;病程≥ 1 年。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疾病;出现肝硬化症状;伴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患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 2018-052-KY18),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 例。观察组男 28 例, 女 27 例; 年龄 25~67 岁, 平均(46.50±4.48)岁;病程 1~8 年,平均(5.02±1.23) 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12 例,高中 29 例,大专及以上 14 例。对照组男 26 例,女 29 例;年龄25~66 岁, 平均(45.75±4.16) 岁; 病程 1~8 年,平均(5.08±1.21)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 例,高中 30 例,大专及以上 1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入院介绍、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护理的认知行为干预。(1)循证研究。①循证问题分析: 建立循证护理小组,与患者进行面对面谈话,查询以往患者的病历资料,得出慢性乙肝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疾病认知不足、自护能力不足、依从性低及负性情绪严重。②寻找循证证据:通过在数据库搜索“慢性乙肝”“护理”“认知行为干预”等关键词,对护理措施进行筛选、归纳总结,结合医护人员临床经验和患者实际护理需求,制订认知行为干预方案。(2)认知干预。举办知识讲座,组织病友讨论会,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慢性乙肝的症状、发病机制、危害、防治措施等知识,纠正患者原有的错误认知,强调自我护理的重要性。(3)行为干预。①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各类药物的用法和作用机制,强调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并教会患者识别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和常见处理方法。②饮食护理:制订适合肝病患者的食谱, 以豆制品、鸡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严格遵循少食多餐原则, 避免暴饮暴食。③生活指导:告知患者吸烟、饮酒对肝功能的危害,鼓励患者戒烟戒酒;督促患者早睡早起,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建议患者开展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慢跑、散步等。(4)心理护理。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营造安静、卫生、光线柔和的病房环境,可在病房播放舒缓音乐,指导患者在背景音乐下进行放松训练,按头部、四肢、躯干的顺序进行肌肉放松训练。(5)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用短信或微信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依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依从性。护理 4 周后采用本院依从性量表调查,包括合理用药、健康饮食、定期复查、运动锻炼等方面,共 10 个条目, 总分 100 分,>80 分表示完全依从,60~79 分表示部分依从,<60 分表示不依从。(2)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分别于护理前、护理 4 周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估[5],包括4 个维度,共计43 个条目, 其中健康知识水平 14 个条目、自我护理技能 12 个条目、自护责任感 8 个条目、自我概念 9 个条目, 采用 5 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自护能力越强。(3)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其中 SAS 临界值为 50 分,SDS 临界值为 53 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抑郁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比较 护理前,两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自护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比较 护理前,两组 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慢性乙肝由 HBV 感染导致,活动期患者临床表现为腹胀、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疼痛等,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抗病毒及保肝药物,患者治疗依从性与预后密切相关,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 [6]。

      循证护理是一种综合性护理,其将科学的研究成果、有价值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需求结合起来, 提出问题及循证支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 [7]。而认知行为干预通过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改变患者不良行为,从而达到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的目的 [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依从性、护理后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 SAS、SDS 评分均低于照组。分析原因在于,基于循证研究,乙肝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疾病认知不足、自护能力不足、依从性低及负性情绪严重。认知行为干预针对以上循证问题展开护理,通过健康教育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可使其认识到遵医服药的重要性,结合用药指导能够使患者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饮食指导能够避免饮食不当增加肝脏负担,还能满足机体营养需求,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促进肝功能改善。生活指导可改善患者的作息习惯, 提高自护能力。运动训练能提高患者肌肉力量和免疫力,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基于循证护理的认知行为干预能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自护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梁小娥 .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J]. 山西医药杂志,2019,48(5):634-635.
[2]岳波,阚丽君,王永杰 . 认知行为干预在慢性肝炎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5): 3592-3595.
[3]徐峰 . 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6):927-928.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 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2015 年版)[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5,25(6):70-72.
[5]邱思瑜,华丽群,姚美燕 . 护理专案行动提高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J]. 护理学杂志,2019,34(10): 49-51.
[6]薛黎明,王婷婷,郑谊,等 .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6):842-844.
[7]杨晓胜,余巧文,陈珠峰 . 循证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 吉林医学,2019,40(12):2908-2910.
[8]朱丽君,陈建杰,成扬,等 . 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J]. 护理研究,2016,30(26):3234-32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23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