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延续性护理对川崎病患儿家长疾病认知及患儿预后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23 11:00: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川崎病患儿家长疾病认知及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106 例即将出院的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3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疾病认知评分,患儿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规律服药率、再住院率和按时复诊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疾病治疗知识评分、并发症预防知识评分和康复知识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规律服药率和按时复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川崎病患儿家长疾病认知评分、患儿规律服药率和患儿按时复诊率,以及降低患儿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川崎病;延续性护理;疾病认知;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再住院率

      川崎病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变化,常见于 <5 岁小儿,出院后患儿仍需于社区康复中心继续进行治疗,多数患儿家长对并发症监测不够重视,导致川崎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1]。延续性护理是指医院护理延续到家庭护理,包括患者信息的延续、医护患关系的延续和医疗护理服务的延续 [2]。本文观察延续性护理对川崎病患儿家长疾病认知及患儿病情预后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106 例即将出院的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川崎病 [3];即将出院。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实质性脏器病变患儿;合并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患儿;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儿。患儿家长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27 例;年龄8 个月至5 岁, 平均(3.57±1.01)岁;病程 2~12 d,平均(5.82± 1.23)d;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 4 名,初中及高中 30 名,大专及以上 19 名。对照组男 28 例, 女 25 例; 年龄 10 个月至 5 岁, 平均(3.69±1.03) 岁; 病程 2~11 d, 平均(5.93± 1.31)d;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5 名,初中及高中 31 名,大专及以上 17 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患儿出院时嘱家长定期复查,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发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1) 制订随访计划。出院时,为患儿建立康复档案;依据患儿具体情况制订延续随访表。随访内容包括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知识和护理技巧宣教、教会家长川崎病相关护理知识和照护能力等,随访至少每周 1 次。(2)建立微信群。医护人员于每日20:00-21:00 在线解答疑问,及时解决患儿家长问题;鼓励家长在群内踊跃发言,交流康复经验, 列举康复病例,增强家长对患儿康复信心。(3) 建立微信公众号。叮嘱家长关注,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将川崎病相关知识及护理知识上传至公众号, 3次/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儿家长疾病认知评分。护理前、护理 3 个月后,采用自制川崎病疾病知识调查问卷评估患儿家长疾病认知程度。问卷分为疾病治疗知识、并发症预防知识、康复知识 3 个部分,各 50 题,每题 2 分,问卷满分300 分,分数越高表示知识掌握程度越高。(2) 护理 3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规律服药率、再住院率和按时复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患儿家长疾病认知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疾病治疗知识评分、并发症预防知识评分和康复知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疾病治疗知识评分、并发症预防知识评分和康复知识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儿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规律服药率、再住院率和按时复诊率比较 观察组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规律服药率和按时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3 讨论

      川崎病患儿易并发严重心血管疾病,造成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4-5]。出院后,因多数家长对疾病知识缺乏足够认知,对并发症监测的重视程度不够, 加之患儿年龄较小、服药依从性差,易导致心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加剧患儿疾病痛苦,不利于康复 [6-7]。延续性护理可对改善预后提供显著的、具有成本效益的益处 [8-9]。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 3 个月后,观察组家长疾病治疗知识评分、并发症预防知识评分和康复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延续性护理通过制订随访计划、创建微信群与微信平台,可为患儿家长提供护理知识,及时解答患儿家长疑惑 [10]。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 3 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 规律服药率和按时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川崎病患儿家长护理依从性,并改善患儿预后。

      综上所述,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川崎病患儿家长疾病认知评分、患儿规律服药率和患儿按时复诊率,以及降低患儿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单鸣凤,梅小丽,周凯,等 . 儿童川崎病休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9):673-678.
[2] 付伟,李萍,钟银燕 . 延续性护理研究综述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7(11):27-30.
[3] 黄铮,吴平生 . 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川崎病诊断指南 [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3,9(4):301.
[4] 张晓梅,孙景辉 . 川崎病诊治进展 [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52-55.
[5] 张清友,简佩君,杜军保 . 风湿热、心内膜炎及川崎病委员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及美国儿科学会川崎病的诊断、治疗及长期随访指南介绍 [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3):1049-1056.
[6] 陈春燕 . 小儿川崎病护理体会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8):1401-1402.
[7] 杨召婷 . 川崎病患儿的观察与护理 [J]. 护理研究,2014,28(25):3160.
[8] 董玉静,尚少梅,么莉,等. 国外延续性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20-23.
[9] 王倩. 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 [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56-58.
[10] 高喜琴 . 延续性护理对小儿川崎病患者并发症及家长疾病认知度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7):2380-23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1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