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检测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值比较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22 15:30: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筛选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12 月该中心收集的120 份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分别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 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比较三种检测方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出率。结果:CLIA、TPPA 和 ELISA 在二期和三期梅毒中的检测阳性率均达到 100.00%;在一期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CLIA 检出率最高,TPPA 次之,且两者均显著高于 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A 与TPPA 的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均显著高于 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A 和 TPPA 的一期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和总检出率均高于 ELISA。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出率

0  引言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后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可侵袭人体几乎所有的器官,并引起相应器官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社会生活 [1-2]。由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或病理损伤程度不同,易导致临床误诊或漏诊,造成病毒更大范围的传播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在梅毒早期诊断中获得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4]。本文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值。

\

1  资料与方法

1.1样本来源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12 月本中心收集的 120 份梅毒患者血清标本。

1.2方法 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标本分别进行ELISA、TPPA 和 CLIA 检测。

CLIA 检测:采用 Autolumo A2000 型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 [ 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豫械注准 20152400204)及配套试剂,对血清样本的发光值进行测定,计算临界值并进行结果判断。其中临界值(CO)= 阴性对照品发光值的平均值×2.1, 待检测标本的发光值为 S, 若 S/CO ≥ 1.0为阳性,S/CO<1.0 则为阴性。

TPPA 检测: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的试剂盒,选择梅毒螺旋体 Nichols 作为抗原,检测结果由技术人员根据致敏颗粒与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的凝集反应结果进行判断:粒子成纽扣状聚集,显示外周边缘均匀且平滑的圆形为(﹣); 粒子形成小环状,显示外周边缘均匀且平滑的圆形为(±);粒子环明显增大,外周边缘不均匀且聚集较为杂乱为(﹢);产生均一凝集,凝集粒子在底部整体上呈膜状延展为(﹢﹢)。判定基准中无论未致敏粒子呈现何种反应图像,但只要致密粒子反应图像为(﹣)则最终判定为阴性;其余情况均判为阳性。

ELISA 检测:应用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DNM- 9602 型酶标分析仪(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 京械注准 20172401029) 及配套洗板机。临界值(CUT OFF)= 阴性对照孔平均值+0.15;阴性判定: 样品吸光度(OD 值)<CUT OFF;阳性判定:样品OD 值≥ CUT OFF。

1.3  评价标准 梅毒确诊依据《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14)》进行综合判断 [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LIA、TPPA 和 ELISA 在二期和三期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检出率均为 100.00%;在一期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CLIA 检出率最高,TPPA 次之,且两者均显著高于 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5,P=0.009;χ2=4.860,P=0.028);CLIA 和 TPPA 的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但两者均显著高于 ELISA 总 检 出 率(χ2=6.678,P=0.010;χ2=4.669,P=0.031)。见表 1。

\

3  讨论

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临床将梅毒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感染早期缺乏特异性,尤其是潜伏期常导致误诊或漏诊,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6]。血清学检查作为梅毒螺旋体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便于筛查和易于推广等优势, 但部分检测方法的检出率较低,易造成漏诊 [7]。

TPPA 检测方法以梅毒螺旋体致敏明胶颗粒与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产生可见的凝集反应为原理,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梅毒诊断较好的确诊方法 [8]。ELISA 检测法可用于大样本血清检测,适用于自动化检测系统,是目前梅毒筛查的较好方法 [9]。CLIA 检测方法是以多种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蛋白为固相抗原,并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原, 通过与患者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形成双抗原夹心复合物,经洗涤,加入底物(发光剂),再根据发光强度来判断患者血清中是否含有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是疾控中心开展梅毒筛查试验的重要方法之一 [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一期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CLIA 检出率最高,TPPA 次之,且两者均显著高于 ELISA;CLIA 和 TPPA 的总检出率均高于ELISA。提示 CLIA 和TPPA 用于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

综上所述,CLIA 和 TPPA 的一期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和总检出率均高于 ELISA。

参考文献

[1]徐东江,王克迪,吴俊 .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策略在临床梅毒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9,25(9): 936-939.
[2]王欣俞,赵晋文,张延海,等 . 四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梅毒抗体不确定样本的分析及评价 [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9,34(3):109-111.
[3]陈锐,郑雅雯,陈红,等 . 梅毒的免疫学实验诊断进展 [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1,28(1):69-72.
[4]肖霞,滕春燕,马慧,等 . 三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2):286- 289.
[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 . 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14)[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5): 365-372.
[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 梅毒、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20 年)[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3):168-179.
[7]黄翠芳,杨春年 . 梅毒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比较分析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2):97-99.
[8]郑赫 . 两种梅毒抗体免疫学检测方法临床应用对比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5):64-65.
[9]陈嵘, 林小红, 黎云, 等 . TRUST、ELISA 及 TPPA 在梅毒血清学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9,42(4):284-286.
[10]闫朝春,薄维波,黄慧青,等 .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的临床选择及应用价值 [J]. 实用医技杂志,2021,28(1): 11-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09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