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延续性护理在前列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18 09:30: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前列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68 例前列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为 26.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5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前列腺癌术后患者 SF-36 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尿失禁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前列腺癌;尿失禁;生命质量

0  引言

前列腺癌主要采用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但患者术后易出现尿失禁 [1]。延续性护理可为患者提供出院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持续性护理服务 [2]。本文观察延续性护理在前列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68 例前列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符合前列腺癌诊断标准 [3];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无手术禁忌证;术后病情稳定。排除标准:沟通障碍者;合并精神疾病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 例。观察组: 年龄 39~79 岁, 平均(63.72±7.48) 岁;Gleason 评分 2~10 分,平均(7.42±2.03)分;受教育程度: 大专及以上 8 例,中专或高中 19 例,初中及以下7 例。对照组:年龄 38~77 岁,平均(63.41±7.29) 岁;Gleason 评分 2~10 分,平均(7.38±1.92)分; 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 9 例,中专或高中 20 例, 初中及以下 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遵医用药、口头宣教、说明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运动指导、病房巡视、保持创面干净整洁、病情观察、遵医嘱对症处理、出院指导等内容,出院后每3 个月随访 1 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1) 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包含主治医师、护士长、护师各 1 名和护士 7 名,护士长为组长,由护师负责对护士展开延续性护理知识的培训,包括护患沟通技巧、专业技术等,确保护士熟练掌握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知识和技能。(2)建立患者电子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预后情况,利用微信、QQ、电话等现代化方式,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渠道,与患者保持密切联系。(3)落实护理计划。①患者出院后,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微信平台发布健康知识(3~5次/ 周)、举行健康知识讲座(每 2 个月举行 1 次)等多元化途径,增进患者对前列腺癌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术后尿失禁预防措施、饮食和生活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的了解,以有效预防前列腺癌复发。②患者出院后 1 周,责任护士通过微信、电话等现代化通讯渠道对患者进行亲切问候(出院后 1 个月内,每周联系 1 次;出院后 2 个月,每 2 周联系 1 次),为患者推荐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杂志、书刊、电视节目、广播等;嘱患者定期复查肝功能;疏解患者对预后的担忧;指导其熟练掌握康复训练方法。③出院后 2~3 周,护士通过微信发布的健康知识、康复训练微视频等,使患者及其家属熟练掌握盆底肌训练方法,8 min/ 次,3~5 次 /d;指导患者通过观看深呼吸放松训练视频,掌握放松身心的技巧, 嘱患者在家播放自己喜欢的、旋律优美的音乐,维持心态平稳。指导患者养成午休时间不超过 1 h、睡前足浴、作息规律的良好习惯,确保睡眠时间每日 >8 h。④出院后 4~7 周,了解患者在出院后遇到的问题,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耐心答疑解惑,督促患者坚持盆底肌训练。⑤出院后 8 周至 6 个月,积极争取家属支持,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继续督促患者坚持盆底肌训练。

两组出院后均护理 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 评分 [4]。SF-36 共包含 8 个维度,分别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精力(VT)、情感职能(RE)、一般健康状况(GH)、社会功能(SF)和精神健康(MH),各维度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生命质量越高。(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出院 6 个月后,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满分 100 分,评分90~100 分为非常满意,60~89 分为基本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 =(非常满意 + 基本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尿失禁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尿失禁 9 例,尿失禁发生率为 26.47%(9/34);对照组出现尿失禁 19 例,尿失禁发生率为 55.88%(19/34)。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1,P=0.014)。

2.2  两组护理前后 SF-36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SF-36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3  讨论


近年来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癌成为可行方案, 但因多数患者缺乏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出院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疑虑,影响康复效果 [5-6]。

延续性护理具有协调性、连续性特点 [7]。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微信平台、电话等媒介的帮助下展开延续性护理,对促进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恢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吻合 [9]。分析原因为,延续性护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患者实施出院后指导、随访、健康宣教、康复训练等,可促使患者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支持和督导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持之以恒地展开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尿失禁风险,提高生命质量。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前列腺癌术后患者SF-36 评分和护理满意度, 以及降低尿失禁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谭旻喆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72 例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0):38-39.
[2]廖祺,江晓霁,黄一,等 . 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延续性护理 [J]. 西南国防医药,2018,28(8):795-797.
[3]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 .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J]. 继续医学教育,2007,21(6):30-39.
[4]杨小,王阳,李秀君,等 . SF-36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J].解剖科学进展,2009,15(4):383-385.
[5]伍雅琴 . 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罗伊 - 纽曼综合模式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J]. 慢性病学杂志,2020,21(12):116-118.
[6]苏敬怡 . 手术前后康复训练对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控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医学临床研究,2019,36(10): 1908-1910.
[7]焦鸿梅,成慧霞,牛丽红,等 . 信息化延续护理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39(6): 406-410.
[8]林丹妮,林白浪,何丽莉 . 微信平台教育在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的干预研究 [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0,21(4): 51-54.
[9]李海燕,冯瑶,陈建霞,等 . 延续性护理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 339-3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0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