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护理行为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尿失禁症状改善的探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0-26 16:33: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和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切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的排尿状况,对患者采取护理行为干预疗法,通过对患者排尿功能的训练,以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方法 将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2 月对 40 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20 例,对40 例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尿失禁患者使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的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通过对漏尿的次数、漏尿的量、漏尿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程度如何、什么时候发生漏尿等选项的评估。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行为干预,指导患者排尿功能训练及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前后的评估。结果 20 例接受前列腺手术拔除尿管后即刻发生尿失禁的患者,通过护理行为的干预及康复训练,拔管后1 周恢复尿控功能的17 例,拔管后2 周恢复尿控功能的2 例, 拔管后恢复尿控功能 29d 有 1 例。结论 前列腺电切手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率高,围术期护理行为干预及尿控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控尿功能。

关键词:行为干预;前列腺电切术;尿失禁;症状改善

本文引用格式:林柳晶,曾洁玲 . 护理行为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尿失禁症状改善的探讨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1):278-279.

\

0引言

行为治疗应作为尿失禁最初治疗的一部分,常用于前列腺术后改善尿失禁症状的患者。对患者进行基础的下尿路知识健康教育是行为治疗的基本部分,可以使患者更加深刻地了解可能的预防措施,同时使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的尿失禁问卷表(ICI-Q-SF),对患者进行尿失禁相关内容的评估,使患者了解尿失禁症状出现的确切时间和严重程度,加强自我了解。本研究于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2 月对接受前列腺电切手术出现尿失禁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行为干预,实施的效果与常规护理方式进行了比较,现将具体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入住本院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电切术老年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 52-85 岁之间。大部分患者合并有其他的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及理解能力,无视力与听力障碍、无服用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将 40 例术后出现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20 例和对照组 20 例。

1.2评价方法
在进行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给予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量表主要涉及的内容为漏尿量、漏尿频率、漏尿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发生漏尿的时间。漏尿频次分从不漏尿,0-1 次 / 周,2-3 次 / 周,1次 /d,数次 /d,一直漏尿,分别记 0 分、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漏尿量分不漏尿、少量、中等、大量,分别记不漏尿 0 分、少量2分、中等量 4 分、大量 6 分;漏尿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分数由小到大进行评分,分数越大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越大;发生漏尿的时间分为从不漏尿、未到厕所前有尿液漏出、咳嗽或打喷嚏时有尿液漏出、在睡觉的过程中有尿液漏出、活动的过程中有尿液漏出、小便后仍有尿液漏出、没有任何理由的漏尿、任何时间内发生漏尿。ICI— Q— SF 评分总分 0-21 分, 分数越高表示漏尿程度越严重。观察组患者中,11 人评分为 12 分、7 人评分为 14 分、1 人评分 15 分、1 人评分 18 分,其中 17 人伴有尿频尿急症状;对照组中 13 人评分为 12 分、6 人评分为 15 分、1 人评分 18 分,通过评估患者尿失禁程度,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行为训练。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术前均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行为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3.1心理护理
患者对手术方面的知识较为缺乏,且对于手术的治疗效果与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存在疑惑与顾虑。因此,在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将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告知患者,并做到预防性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担心与恐惧,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主动配合治疗以及早期开展盆底肌肉锻炼。

1.3.2术前停止吸烟
有吸烟嗜好者建议术前 1-2 周停止吸烟,以免术后咳嗽引起腹内压增加。

1.3.3盆底肌肉训练
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以加强盆底肌肉从而强有力地抑制逼尿肌的无抑制收缩,是一公认的方法,可有效改善尿失禁症状 [1]。尿控功能训练,采用刘乃波等 [2] 的方法进行肛门、会阴部收缩运动。腹部及以上两个部位进行同时收缩,坚持每天进行相应的锻炼,保证一定的锻炼次数,以每天 3 组为宜, 每组锻炼 30 次,每次的时间要保证坚持时间超过 10s。根据情况选择仰卧、坐位及站立姿势,其步骤为在放松下肢、腹部及臀部肌肉的情况下自主收缩会阴及肛门括约肌。护理人员用手指插入患者肛门内以感觉收缩情况,从而对患者掌握锻炼方法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

1.3.4膀胱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膀胱训练能够提高膀胱容量,从而间隔排尿时间也可增加。术后第 1d 开始对患者的导尿管夹闭,以对患者的膀胱功能进行训练,使患者的排尿反射能力提高。一旦患者的导尿管拔除后应告知补充足够的液体,以每天保持在 2000-3000ml 为宜。在排尿时应保持站立不动,将盆底肌肉进行有效的收缩,一直保持到没有紧迫感,这样能够将排尿的时间延长。同时,也能对膀胱容量的增加起到一定的作用,减少排尿次数 [3]。

1.3.5排尿行为干预
患者的导尿管拔除后应及时进行排尿训练,让患者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告知患者在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在饭前、饭后、睡前将尿液排空;练习定时排尿,先在短时间内定时排尿,逐渐延长间隔时间;尿急时不急于排尿,采取坐下或静立,快速收缩盆底肌数次,通过深呼吸、分散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抑制尿意,阻止逼尿肌痉挛。待紧迫感缓解后再去排尿, 排尿前注意有意识地快速地收缩盆底肌;排尿时尽量排光膀胱的尿液;在排尿过程中练习尿流中断控制,建立排尿生物反馈模式。

1.3.6括约肌训练
要求患者在打喷嚏、咳嗽、提重物或弹跳时,应事先紧缩括约肌,以免尿液外漏。

1.3.7液体摄入指导
指导病人控制液体和饮食的摄入,说明水分刺激排尿反射的必要性,解除其思想顾虑,增加液体的摄入量,保证每日在 2000-3000ml,入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避免酒精类和含咖啡因类饮料的摄入,以达到定时或预防性的膀胱排空和膀胱训练的目的。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纳入到 SPSS14.0 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且涉及的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表示,并进行  检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 P<0.05 表示。

2结果

两组患者尿失禁改善情况,观察组 20 例,1 周内恢复 17例,2 周恢复 2 例,超过 2 周 1 例;对照组 20 例,1 周内恢复5 例,2 周恢复 10 例,超过 2 周 5 例;观察组患者术后 1 周尿控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术后 2 周尿控功能恢复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干预可以提高失禁患者患者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尿控功能。在尿失禁症状的持续时间上,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这就证明了,对于前列腺切除患者在术后进行盆底肌训练是非常有效的,能够大大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并使得该症状的持续时间缩短,减轻尿失禁程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3 讨 论

护理干预是一种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通过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新型护理工作模式
[4]。对尿失禁的患者进行护理行为干预,作为患者尿失禁康复计划的一部分。责任护士参与患者康复训练督促和指导并动态评估,随时调整训练计划,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康复训练更有连续性、个性化。

前列腺切除后能够直接破坏到近端尿道括约肌,而远端尿道括约肌将会完全控制漏尿情况。而为了有效地控制漏尿,应在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盆底肌收缩训练,对于尿道的关闭功能进行训练,使得膀胱内的阻力小于尿道,创面局部炎性水肿得到很好的吸收,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排尿。进行盆底肌训练后能够对盆底肌产生刺激效果,对膀胱逼尿肌代谢水平有降低作用,从而缓解了尿失禁的情况。而进行提肛肌训练可提升其收缩能力,使得尿道筋膜的张力得以增加, 远端括约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张力,尿道的阻力增加且高于膀胱内的阻力,能够达到很好的排尿控制效果 [5,6],膀胱行为训练能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增加膀胱顺应性,最终改善尿失禁,做好细致、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可加快和促进患者恢复的进程,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术后适度、适时、科学地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经济的有效方法,对于前列腺电切术后改善排尿可作为首选 [7,8]。

参考文献:

[1]McDowell BJ,Burgio KL,Dombrowski M,et a1.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he assessment and behavioraltreat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geriatric outpatients[J].KallgOKenkyu,1996(29):425-431.
[2]刘乃波,周晓峰,王建峰,等.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7): 659-661.
[3]康简,俞文洁,苟欣,等 .31 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治疗体会[J]. 重庆医学,2013(31):3769-3770.
[4]刘茹檬,黄长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26-27.
[5]孙智晶,朱兰.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J].现代产科进展, 2000,10(1):63-64.
[6]李静,董会超 . 针对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尿失禁的效果探讨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8):590-590.
[7]李龙坤,宁波,张兴洪.电刺激盆底肌对膀胱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2l(12):738-739.
[8]牟宗娟,杨锐,袁春丽,等 . 早期行为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效果观察 [J].全科护理,2016,14(33):3499-3501.

《护理行为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尿失禁症状改善的探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26/2018102604342911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3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