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82 例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遵医依从性和并发症/ 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遵医依从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 /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7.32%(3/41),低于对照组的 24.39%(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可提高遵医依从性,降低并发症 / 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乳腺癌;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依从性;并发症;不良事件
0 引言
癌症患者静脉给药已由最开始的外周静脉变成中心静脉,如输液港、PICC 导管等 [1]。输液港是中心静脉给药方法之一,是完全置入患者机体中的一种静脉输液类器材,能更快速地稀释药物,防止各类刺激性药物损害血管,同时还可以长时间应用。本文观察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0月本院收治的 82 例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3 版)》中乳腺癌的诊断标准 [2];可以配合护理与治疗者。排除标准:有肝肾功能损害、继发性高血压、精神病史者;有药物过敏史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文号:MF20170218)。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 年龄 51~74 岁,平均(62.90±8.16)岁;病程 1~5 年, 平均(3.93±0.92) 年; 临床分期: Ⅰ期 11 例,Ⅱ期 20 例,Ⅲ期 10 例。观察组:年龄 52~75 岁, 平均(63.33±9.54) 岁; 病程 2~5 年,平均(3.97±0.91)年;临床分期:Ⅰ期12 例,Ⅱ期21 例,Ⅲ期 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告知患者植入后 3 d 内不可以进行搬重物、快跑等大幅度活动;使用前观察植入位置的皮肤是否出现感染、血肿等问题;穿刺至储液槽底部后回抽血液,明确穿刺位置是否准确。
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1)组建集束化护理小组:包括 1 名护士长、2 名责任护士,护士长负责督促责任护士及解答疑问,责任护士负责输液港的植入与维护;参照既往病例,查阅乳腺癌治疗指南,结合以往护理经验,总结输液港常见的并发症 / 不良事件及发生原因,制订解决计划。(2) 向患者发放输液港宣传手册,讲解输液港植入的作用及日常注意事项;举办关于输液港维护的讲座, 病房走廊设置宣传栏,张贴输液港维护的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输液港及其维护方法的认知。(3)输液港维护流程:观察植入针头处是否出现渗液、皮肤是否出现红肿,若有异常立刻告诉医师处理;应用脉冲正压冲管、封管,避免输液港导管堵塞;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每隔 2 h 采用酒精棉球擦洗穿刺位置;使用较高密封性和透气性的透明 3M 敷贴,妥善固定好导管,并记录维护时间。(4)保障各项无菌操作:检查医务人员无菌服、无菌帽穿戴是否规范;提前 30 min 打开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严格遵循消毒原则消毒。(5) 防止导管脱落、断裂或阻塞:输液穿刺时可以借助超声引导,保证穿刺针处于输液港中而不会刺入皮肤组织、血管;每隔 2 h 查看输液导管情况,询问患者穿刺位置是否出现不适,如患者自觉有液体输注困难、肿胀等,需立刻检查导管中是否有异物。(6)创新性改良:制作便于输液港维护、应用的病号服,并在病号服的胸前左右两侧做出长宽约15 cm×15 cm 的开口,周边贴好魔术贴,在应用、维护输液港期间,只需打开魔术贴,无需整体掀开患者衣服,保护患者隐私。
1.3 观察指标 (1)护理 1 周后,比较两组遵医依从性。完全依从:患者可以严格遵医嘱进行输液港的冲管、换管;部分依从:患者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配合护理,及时进行输液港的冲管、换管;不依从:患者没有认识到输液港冲管、换管的重要性, 不及时配合 [3]。(2)护理 1 周后,比较两组并发症 / 不良事件发生率 [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遵医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遵医依从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 80.49%(33/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并发症 /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 /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7.32%(3/41),低于对照组的 24.39%(10/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中心静脉输液港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化疗的一种十分便捷的通道,但其极易导致各种并发症或不良事件 [5]。常规护理仅注重治疗结果,对防治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重视度不够,且在维护输液港期间对患者的督促力度不够。集束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总结既往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及发生原因,制订高效且科学的护理规划 [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 / 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集束化护理处于循证医学的指导下,护理措施更为高效且科学,其中借助超声引导可保证穿刺针处于输液港中而不会刺入皮肤组织、血管,预防继发性感染的发生;每隔 2 h 查看导管情况,询问患者穿刺位置是否出现了不适, 以检查导管是否出现弯折、脱落、断裂,以及导管中是否具有异物,可有效降低并发症 / 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遵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在集束化护理中健康宣教通过多途径提高患者对输液港维护知识的认知,显著提升了遵医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应用于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中可提高遵医依从性,降低并发症 / 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陈霞,蒋秀美,陈晓燕,等 . 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技术中的应用及效果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34(26):2047-2051.
[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3 版)[J]. 中国癌症杂志,2013,23(8): 637-684.
[3]俞新燕,彭琦,梁冠冕,等 . 肿瘤患者输液港非计划性取港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3): 4001-4005.
[4]徐小娟,李霞 . 集束化护理方法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9):156.
[5]宋慧娟,厉周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与护理 [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85-786.
[6]邹毓媚,吴益芬,李俊儿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J]. 护士进修杂志,2013, 28(7):665-6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