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02 14:11: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98 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9 例。对照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血糖、体质量、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HOMA-β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8.37%,与对照组的 10.2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糖尿病伴肥胖患者可降低血糖、体质量、BMI、HOMA-IR 水平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HOMA-β 水平, 效果优于单纯利拉鲁肽治疗。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肥胖;达格列净;利拉鲁肽;血糖;炎性因子;胰岛素抵抗

0  引言

部分 2 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后血糖仍无法降低至正常值 [1-2]。利拉鲁肽是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但单独用药效果一般 [3]。达格列净是钠 -葡萄糖转运蛋白(SGLT2)抑制剂,可以非胰岛素依赖方式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从而发挥良好的降糖作用 [4]。本文观察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2月本院收治的 98 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5];BMI ≥ 25 kg/m2 ;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现象。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精神状态异常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9 例。观察组男 28 例, 女 21 例;年龄 42~76 岁,平均(59.12±10.12)岁; 病程 1~9 年,平均(4.99±1.97)年;合并症:高血压 8 例;高脂血症 9 例;冠心病 7 例。对照组男 23 例,女 26 例;年龄 41~75 岁,平均(57.98± 11.30) 岁; 病程 1~9 年, 平均(4.76±1.89) 年; 合并症:高血压 8 例;高脂血症 10 例;冠心病 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拉鲁肽注射液 [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J20110026, 3 mL ∶ 18 mg] 治疗,餐前5 min 皮下注射,0.6 mg/ 次, 3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J20170040, 10 mg)口服治疗,10 mg/ 次,1 次 /d,于每日清晨服用。两组均治疗 8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 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 血糖(2hPG)。(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 β 细胞功能指数(HOMA-β) 水平。其中 HOMA- IR=(FINS×FBG)/22.5,HOMA-β=20×FINS/(FBG-3.5)。(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FBG、2hPG 和 HbA1c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P>0.05); 治疗后, 两组 FBG、2hPG 和HbA1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体质量、BMI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量、BMI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 HOMA-IR、HOMA-β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HOMA-IR、HOMA-β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 组 HOMA-IR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HOMA-β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3。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 前, 两组 hs-CRP、IL-1β 和 TNF-α 水平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hs-CRP、IL-1β 和 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8.37%,与对照组的 10.2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
                       
3  讨论

利拉鲁肽属于人胰高糖素样肽 -1(GLP-1)类似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 GLP-1 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达到控糖效果 [6-7]。

达格列净是近几年逐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降血糖药物,可通过作用于肾小管细胞的钠 - 葡萄糖转运蛋白,使患者体内多余的葡萄糖经尿道排除体外,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控制血糖水平 [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 FBG、2hPG、HbA1c、体质量、BMI、HOMA-IR、hs-CRP、IL-1β 和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OMA-β 水平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达格列净在发挥降糖作用同时,还能刺激胰岛 β 细胞增殖并抑制 β 细胞凋亡,同时能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使胰岛素抵抗好转,从而发挥高效降糖作用,进而降低患者的体质量 [9]。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用药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糖尿病伴肥胖患者可降低血糖、体质量、BMI、HOMA-IR 水平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 HOMA-β 水平, 优于单纯利拉鲁肽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彩艳,谢冠聪,陆文松 . 糖尿病前期合并肥胖患者血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中国医药科学,2018,8(10): 224-226.
[2]房万菊,魏刚 . 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评估及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 [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0):241352-1354.
[3]刘凌琳,章陈晨,熊玮 .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α 和β 细胞、细胞因子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18,35(2):222-225.
[4]周琼兰,张敏,孙勤,等 .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6):162-165.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6]王春红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疗效分析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162-164.
[7]潘润洪,梁志群,黄丽儿,等 . 利拉鲁肽治疗 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J]. 中国医药科学,2017, 29(19):61-64.
[8]孙晓菲,范慧洁,田勇 . 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2): 92-96.
[9]钟兴, 杨丽娜, 叶勇健, 等 . 利拉鲁肽和达格列净对绝经后超重 / 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临床作用影响的研究 [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20,28(11): 54-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70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