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肠炎宁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 70 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5 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蒙脱石散,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肠炎宁颗粒。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炎性因子 [ 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6(IL-6)] 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7 d 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7 d 后,两组恶心、腹痛、食欲不振、腹泻各项症状积分以及 hs-CRP、IL-6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炎宁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和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可有效加快患儿症状缓解,减轻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关键词】 小儿腹泻;肠炎宁颗粒;布拉氏酵母菌散;症状积分;炎性指标
0 引言
小儿腹泻发病率高,病因复杂,采用抗生素治疗可能引起肠道菌群紊乱,且不良反应较多,因此临床常使用蒙脱石散、益生菌制剂治疗 [1]。布拉氏酵母菌散为常用的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的生长,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但起效较慢, 部分患儿效果不明显 [2]。肠炎宁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清热利湿、固肠止泻之效,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及腹泻 [3]。本文探讨肠炎宁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1月本院收治的 70 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腹泻诊断标准 [4],并经临床体征、血液、粪便等检查确诊;年龄≤ 6 岁;入院前未使用相关药物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严重感染;痢疾、食物中毒导致的腹泻。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掷硬币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男 17 例, 女 18 例;年龄 1~6 岁,平均(3.38±0.29)岁;病程 2~8 d, 平均(5.04±0.36)d; 体质量 7~19 kg, 平均(13.54±1.58)kg。观察组:男 18 例,女 17 例;年龄 1~5 岁, 平均(3.37±0.28) 岁; 病程2~9 d,平均(5.05±0.37)d;体质量 7~20 kg,平均(13.55±1.59)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以补水、退热、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法国 BIOCODEX 公司,注册证号 S20150051,0.25 g/ 袋),0.25 g/ 次,1~2 次 /d。口服蒙脱石散 [ 博福 - 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00690,3 g/ 袋 ],<1 岁 1 g/ 次, 1~2 岁 2 g/ 次,>2 岁 3 g/ 次,加水 20~50 mL 溶解后口服,3 次 /d。连续治疗 7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肠炎宁颗粒(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60104,2 g/ 袋),2 g/ 次,温开水冲服,3 次 /d。连续治疗 7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 7 d 后的临床疗效,参照《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5] 评估。治愈:患儿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 好转:患儿大便次数减少,且无水样便;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 =(治愈 + 好转)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7 d 后的症状积分,包括恶心、腹痛、食欲不振、腹泻 4 种症状,按症状的无、轻、中、重度分别赋值 0、4、8、12 分,分值越低表示症状越轻。(3)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7 d 后的炎性因子水平。采集患儿晨起空腹静脉血 3 mL,离心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4.0 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 77.14%(27/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 7 d 后,两组恶心、腹痛、食欲不振、腹泻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 hs-CRP、IL-6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 7 d 后, 两组 hs-CRP、IL-6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 2 例(5.71%),其中皮疹、口干各 1 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 4 例(11.43%),其中皮疹、便秘各 1 例,口干 2 例;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 P=0.669)。
3 讨论
腹泻为儿科常见病症,可导致脱水、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目前临床治疗小儿腹泻主要采用肠黏膜保护剂联合益生菌治疗,如蒙脱石散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其中蒙脱石散能保护肠黏膜,布拉氏酵母菌可抑制有害菌繁殖,减轻内毒素导致的水钠吸收异常,减少粪便中的水分,从而达到止泻的目的,但单用这两种药物起效较慢 [6]。
腹泻属于中医“泄泻”范畴,病因为外邪入侵, 导致脾胃运化失调、肠道阻滞,应以调理脾胃、固肠止泻为治疗原则 [7]。肠炎宁颗粒属于中成药,主要成分有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树叶,其中地锦草、黄毛耳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毒解肿之效;樟树根具有调节脾胃、理气活血之效;香薷具有温胃止泻之效;枫树叶具有行气止痛、除湿祛风之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固肠止泻之效 [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 表明肠炎宁颗粒联合常规西药可发挥协同作用,加快患儿症状缓解。
有研究表明,hs-CRP、IL-6 等炎性因子与小儿腹泻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其中 hs-CRP 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肠道受到微生物侵袭时,可迅速生成 hs-CRP,参与机体炎症反应;IL-6 是一种促炎因子,可加重机体炎症反应 [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 hs-CRP、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肠炎宁颗粒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加用肠炎宁颗粒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肠炎宁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和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可有效加快患儿症状缓解,减轻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参考文献
[1]孙莉 . 双岐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3):100-101.
[2]陈文献 . 布拉氏酵母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儿的疗效 [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9):98-100.
[3]刘瑛琦,王燕南,齐建新. 肠炎宁胶囊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100 例临床观察 [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33(1):53-55.
[4]胡亚美,江载芳 .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M]. 7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78-690.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 .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 [J]. 病毒感染与儿科消化系统疾病专题研讨会, 2012,48(4):260-262.
[6]夏丽娟 .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28(8):1533-1535.
[7]杨颖 . 研究分析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1):344-345.
[8]宁亚灵,张玉柱,陈光营 . 肠炎宁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9,34(7):2073-2076.
[9]李春香 . 肠炎宁颗粒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腹泻患儿炎症指标的影响 [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21):3397-33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