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研究在ICU患者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7 13:50: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ICU患者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123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63例予以预见性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经研究显示,两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C反应蛋白指标对比(P>0.05);而观察组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预防相关性肺炎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ICU;预见性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赵庆莲.研究在ICU患者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358+360.

0引言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临床ICU病房高发医源性感染疾病,主要在机械通气2 d后或人工呼吸道拔管2 d内出现感染。临床一旦发生VAP,不仅增加疾病治疗难度,可导致脱机困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甚至威胁患者生命[1]。因此,临床如何有效预防VAP,提高机械通气安全性意义重大。本文,筛选我院ICU收治63例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取得满意成果,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筛选我院ICU病房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收治机械通气患者123例,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以抽签方式将12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中,男45例、女18例;年龄22-60岁,平均(43.15±10.54)岁;对照组60例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20-58岁,平均(43.67±10.28)岁。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接入ICU病房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在此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干预,具体如下:

(1)制定护理方案:由ICU病房护士长、主治医师、高资历护士等组成预见性护理小组,并根据临床经验,结合相应资料,分析统计导致VAP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预见性干预方案;根据护理方案,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能力培训,并严格实施。

(2)气道护理:①气道湿化: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湿化方式,遵照医嘱进行气道湿化。②及时给予患者吸痰,并对痰液分度评估,如出现痰鸣音患者,及时吸出或帮助叩击背部,促进排痰。若患者痰液黏稠,给予化痰处理。③每间隔2 h进行一次翻身叩背。④采用加热导线型湿化器,加强气道温化,维持气道温度在35℃-37℃,尽量减少冷凝水,预防VAP。⑤吸痰处理时采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对SPO2影响,预防VAP发生。

(3)口咽部护理:ICU病房患者病情严重、风险高,机械通气患者唾液流率下降、口咽部分泌物增加,影响口腔的清洁功能与缓冲能力,为口咽部微生物繁殖提供良好环境,增加口咽部细菌感染发生率,进而诱发VAP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因及时进行口腔清洁,维持患者口腔卫生,减少口咽部细菌,预防VAP发生。

(4)体位干预:临床中,若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抬高床头,使其与地面呈30°-45°夹角,减少VAP发生。

(5)预防交叉感染:ICU患者病情中,自身抵抗力差,为预防交叉感染,护士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七步洗手法,尽量预防发生交叉感染。

(6)气到管道护理:每次交班时、气囊充气后,均需对气囊压力检测,确保压力维持22-32 cmH2O。

1.3观察指标。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VAP诊断标准,即指:接受机械通气患者2 d后,或拔管、撤机2 d后发生肺炎者,属于VAP。观察两组肺炎发生情况、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炎症因子指标,炎症因子包括: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VAP发生、住院时间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63例患者中,发生VAP患者4例,发生率6.35%,平均机械通气时间(24.1±1.0)d;对照组60例中,发生VAP患者17例,感染发生率28.33%,机械通气时间(31.7±1.5)d。两组指标对比,观察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χ2=16.853、t=33.209,P<0.05)。

2.2两组炎症因子指标对比。根据数据显示,两组护理干预后,C反应蛋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

 


3讨论

VAP是临床常见感染并发症,其主要以革兰阴性菌致病为主,多是由胃肠道定植菌逆行、上呼吸道分泌物吸入等造成。其属于高危、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VAP可使患者脱机困难,导致病情恶化加重,影响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甚至诱发多药耐药菌感染[2]。

有研究指出,气管插管必经通道口咽部又是呼吸道、消化道共同开口,ICU病房患者机械通气后,对机体生理气道天然屏障造成破坏,为反流、误吸细菌定值创造条件[3]。因此,良好的临床护理措施,提高口咽部卫生,加强气道管路护理,预防误吸、反流等发生,对降低VAP发生意义重大[4]。

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措施,其注重自身临床思维的启发,对临床潜在问题及时发现、解决,加强护理问题的预见性;并帮助护士人员建立从精神层面、社会文化、心理、生理等诸多方面照顾、评估患者行为模式、思维。以寻求更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使护士形成主动实践、学习的氛围,促进护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可减少ICU病房患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VAP发生率,缩短通气时间。

综上所述,对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有助于减少VAP发生,改善患者抵抗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范红柳,冯琦,徐凤林.集束化护理在ICU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333-334.
[2]赵红霞,轩凯,周文静,等.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8):1775-1777.
[3]王玲,张永利.集束化护理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西部医学,2015,27(2):299-300.
[4]朱立红,管艳,周炜.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实施集束化综合护理的价值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4):616-618.
[5]吴佼佼,马红梅,廖春霞,等.集束化护理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meta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32(24):3336-33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9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