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7 10:52: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所收录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进行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在接受相关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整体恢复效果,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丁皎皎.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15-16.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OPD

DING Jiao-jiao

(Suzhou Industrial Park Xinghai Hospital,Suzhou,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OPD.Methods By selecting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from October 2018 to October 2019 in our hospital for research,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using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50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The changes of lung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Results After receiving the related nursing for 3 months,the improvement of pulmonary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mprovement of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Through the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ung function indexes of patients,improve the overall recovery effect of patients,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Patients can also maintain good living habits after discharge,which has a good use value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process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widely.

KEY WORDS:Continuous nursing;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Nursing effect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是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属呼吸内科常见病症,该病症往往会使患者的呼吸系统受到限制,气流受到阻塞,病症引起的现象主要有呼吸困难、咳嗽以及气喘等情况,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呼吸衰竭或死亡[1]。该病症也是导致患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的影响[2]。由于目前该病症的治疗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方式,因此多为护理缓解患者病症情况[3],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抑制病情的发作[4]。调查发现,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系统化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全面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可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所收录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进行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龄54~84岁,平均(61.81±13.19)岁,观察组男性43例,女性7例,年龄55~85岁,平均(64.51±14.87)岁。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性别及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检查确诊为慢阻肺;②患者均在知情条件下资源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结合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结合恶性肿瘤者;③结合肺结核、肺炎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患者。

\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含:①健康教育;②定期的生命体征监测;③根据医师的医嘱进行合理用药;④给予患者低流量的氧气供给,同时可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帮助患者排痰,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抗感染或扩张患者支气管[6]。

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包含以下内容:①心理护理,由于病症会逐渐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呼吸困难等现象,患者会对自身的情况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对后续治疗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入院后,积极做好的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7]。②呼吸功能训练,教导患者学习缩唇呼气法和腹式呼吸法[8],缩唇呼气法需要让患者加长呼气时间,尽量在呼气时作吹哨动作,吸气和呼气的时间比例需保持为1:2,训练需5次/d,20 min/次[9],腹式呼吸法则需要患者将手掌置于胸、腹部,松弛腹部后,缓慢吸气,有感觉到腹部上抬即完成操作[10],必要情况下可采用雾化吸入方式保证呼吸畅通,如果患者气管分泌物过多,可采取一定的排痰措施协助患者进行排痰[11]。③饮食指导,控制患者饮食习惯,饮食内容需以高蛋白、维生素和高热量的食物,同时保证热水供给,禁食不易消化食物和刺激类食物。④出院指导,嘱咐患者避免粉尘吸入,避免进入高污染场所,尽量不要进行强度过大的运动,注意保持身体温度平衡,尽量在空气洁净的地方进行恢复,同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出院后若出现感冒等因素引起呼吸困难,需要及时进行复诊,同时注意呼吸机的使用,保证使用呼吸机15 h/d,浓度为1~2 L/min[12]。⑤出院教育,通过部分联系方式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定期回访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3个月的肺功能指标,包含1 s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以及用力肺活量(FVC)。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变化,包含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功能变化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3个月的肺功能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以及护理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护理后3个月的各项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往往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长时间的痛苦,且由于呼吸困难和喘息等情况,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了重要的影响,老年患者同时可能伴有其他呼吸系统并发症,会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抵抗力[13],病情的反复发作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疲惫,长期处于该现象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负面情绪,由于病症的特殊性,需要长期进行护理维护,从而对病症达到有效的抑制作用[14],由于传统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的重视程度不足,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无法得到广泛使用。延续性护理从生活习惯的改善以及运动等方面的改善,可针对患者心理及生理方面进行全方位护理,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同时能够促使患者在出院康复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出院后的教育以及联系方式的保留可对患者目前的病症情况进行准确的跟踪,根据其病症情况可对日常的习惯进行小幅度更改,从而提高出院后的整体恢复效果[15]。呼吸法的教育也能够保证患者呼吸系统的稳定,改善患者的肺部指标以及气道功能,延续性治疗的方式更注重于患者呼吸道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采用科学的呼吸方式,避免粉尘吸入,进而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对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本文通过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得出结果:在接受相关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的整体恢复效率。同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水平,稳定患者的病症情况,其原因可能在于延续性护理干预不仅从心理上对患者进行了改善,同时帮助患者采用了科学的呼吸方式,通过调节饮食及出院指导教育,对患者的思想教育效果较好,患者能在出院后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整体恢复效果,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美琳.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3):96-97.
[2]陈玉宇,尤智英.健康信念模式应用于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9):2672-2676.
[3]汤振华.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4):251-252.
[4]王小艳.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包头医学,2017,41(4):51-52.
[5]王瑞平.普米克令舒+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0):11784-11785.
[6]朱英,梅娟.个案护理模式对慢阻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225.
[7]孙雪梅,孙志华,王凤芹.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5):622-624.
[8]郑爽.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在社区慢阻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6):2663-2666.
[9]冯永兰.协同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预后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4):152-153.
[10]韩闻文,汤莉娅,杨宇航,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病评估工具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9):746-748.
[11]陈玉宇,尤智英.健康信念模式应用于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9):2672-2676.
[12]王宏丽.在为接受气管插管的慢阻肺患者拔管时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2):54-55.
[13]李浩劼,胡人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4):645-647.
[14]王智辉,钟志超.在慢阻肺患者康复治疗中采用运动并呼吸训练的临床价值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24):3757-3759.
[15]王鑫,蒋红,于海涛,等.矽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8,36(11):844-8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9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