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心理护理对ICU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6 10:14: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对ICU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调研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变化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ICU重症患者;情绪;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黄淑仪.心理护理对ICU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291-292.

0引言

ICU重症监护室是医院科室中比较特殊的存在,主要用于治疗危重症患者[1]。由于ICU重症患者的病情较重,病情进展速度较快等,从而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对病情治疗失去信心,甚至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2]。因此,在ICU重症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本文就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调研和分析,具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57~89岁,平均(69.59±5.25)岁;外科大手术患者10例,器脏功能衰竭或多器脏功能衰竭患者8例,中毒患者11例,呼吸衰竭3例。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56~90岁,平均(70.29±4.24)岁;外科大手术患者12例,器脏功能衰竭或多器脏功能衰竭患者9例,中毒患者9例,呼吸衰竭患者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做比较。纳入标准:(1)符合ICU重症疾病的诊断标准;(2)无精神障碍以及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3)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的患者;(2)不愿参与调研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病情变化情况并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环境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准备舒适、安静、整洁的病房,保证病房内无异味、光线明亮、温度湿度适中,使患者拥有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
(2)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患者进入ICU病房后,护理人员除了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还应主动与患者交谈,详细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3)心理支持与安慰:增加巡房次数,延长陪护时间,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安抚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4)音乐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每天为患者播放轻柔的音乐,缓解患者焦虑等情绪,提高患者的愉悦感。

1.3观察指标

(1)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判断标准:患者情绪状态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测量表(SDS)[3],70分以上则表示重度焦虑、抑郁;61~70分则表示中度焦虑、抑郁;51~60分则表示轻度焦虑、抑郁;50分以下则表示不存在焦虑、抑郁。(2)生活质量评分情况,采用SF-36调查量表法[4],主要内容有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以及社会功能等,满分100分,生活质量与分数成正相关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SAS评分、VAS评分对比


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3讨论

ICU重症监护室是医院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用于治疗各类重症疾病患者,比如严重创伤疾病、各类器官衰竭、败血症、器官移植等疾病。ICU重症监护室拥有比较先进的医疗仪器以及专业技能过硬的医护人员,在人力、物力以及技术上给予保障,从而为重症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条件[5]。ICU重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受到疾病的影响,导致心理状态也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6]。因此,在ICU重症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针对心理护理对lCU重症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调研和分析,心理护理是基本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与安慰,能快速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配合度,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7]。本文研究中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主要通过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使患者保持开心、愉悦的心情。同时还采用了音乐疗法,通过播放轻柔的音乐帮助放松患者的身体躯干与心理,从而使患者获得舒适感。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ICU重症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维珠,刘小琼,黄妙婷.基于人文关怀理念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满意度及身心舒适度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8):119-120.
[2]梁海梅.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心理指标与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0):20,26.
[3]GracieDJ,Irvine AJ,Sood R.Effect of psychological therapy on disease activity,psychological comorbidity,and quality of life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Lancet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2017,2(3):189-199.
[4]马丽娜,齐普良,姚清.探讨心理护理的实施应用对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6):243.
[5]林清霞.多元护理模式对ICU睡眠剥夺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12):91-93.
[6]倪婷,迟红丽.心理评估联合护理干预对ICU住院患者临床症状及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153-154.
[7]王有连,王佳佳,胡晓芳.系统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心理及生存状况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5):75-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8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