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的护理体会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3 11:16: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门诊接收的经过体检确诊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50例,将所有患儿遵照随机抽签法划分为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与研究组(2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76.00%,对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护理的有效率更高,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更佳(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此次研究中比仅行常规护理方式的作用更加理想,对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维生素D水平的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佝偻病;护理体会;维生素D

本文引用格式:陈明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的护理体会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368,370

0引言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临床儿科常见的慢性营养性疾病之一[1]。根据相关临床报告指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的临床护理中,可获得较好的干预效果[2],有利于改善患儿的疾病症状,提高疗效[3]。在本次实验中,对研究组和对照组5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效果的护理效果展开讨论与分析,其目的在于探讨不同护理方案对于改善佝偻病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现将此次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于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门诊接收的经过25羟维生素D测定确诊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50例,将所有患儿遵照随机抽签法划分为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与研究组(2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女性12例,男性13例,患儿年龄0~2.5岁,平均(1.51±0.23)岁,对照组患儿女性11例,男性14例,年龄0~3岁,平均(1.57±0.25)岁。对2组患儿的基础资料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细微(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1.2方法

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研究组2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护理干预,重要护理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患儿因年幼、疼痛等会产生害怕、紧张等情绪,造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不能主动配合服药和护理。医护人员应尽量用温和的语气与患儿及其家属交流,及时知晓患儿的心理状态,并结合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以达到消除患儿不良情绪的目的,通过医护人员和患儿家属的共同配合,促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疾病得到满意的转归。

(2)健康宣教:为患儿及家属普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相关知识和健康常识,并告知患儿家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相关情况,包括佝偻病的发病机理、严重程度、治疗措施、护理方案等情况,并通过多种方式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帮助其认识到母乳喂养、合理用药、正常饮食与日光浴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并且指导和示范练习户外活动、维生素D服用、日光浴和肌肉按摩矫正畸形的正确方法。

(3)母乳喂养指导:告知患儿家属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中的磷、钙的比例比较合适,可提高婴幼儿的吸收效果,虽然牛奶中也含有足量的磷、钙等营养物质,但婴幼儿对奶粉吸收效果较差,且奶粉中磷含量通常偏高。另外,母乳中还含有多种人体免疫球蛋白,婴幼儿经母乳喂养后能够获得这些免疫球蛋白,有利于提高婴幼儿机体的免疫力。按时添加辅食,给予患儿富含维生素D、磷、钙与蛋白质食物,并且遵医嘱给予患儿维生素D制剂,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维生素D中毒反应,并进行对症处理。

(2)运动护理干预:嘱咐患儿家属需要经常陪同患儿进行户外运动,直接接受阳光照射以提高患儿对钙类物质的吸收率。冬季不能隔玻璃窗照射,夏季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定期带患儿到医院进行常规儿童体检,并根据检查结果合理调整护理方案。

1.3观察指标

通过统计患儿的护理有效率等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根据《儿科诊断治疗学》[4]中相关诊断标准将患者护理的效果主要分成几个部分,即无效、有效与显效。无效症状包括:患者经过护理后,枕秃、顿骨软化等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经25羟维生素D测定,维生素D水平未能恢复;有效症状包括:患者经过护理后,枕秃、顿骨软化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经25羟维生素D测定,维生素D水平所有恢复:患者经过护理后,枕秃、顿骨软化等临床症状显著好转,经25羟维生素D测定,维生素D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各项临床数据经计算后得出百分率,将有效率和显效率相加得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21.0软件)中,计量资料经t检验,计数资料(护理有效率,%),经由2验证,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方式的比较,若P<0.05则认为差异有研究意义。

\

 
2结果

研究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76.00%,对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护理的有效率更高,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更佳(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讨论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指因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造成磷、钙代谢异常的慢性营养性病症[5]。使得患儿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无法正常钙化,引起骨骺的病变[6]。本病多发于3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比如易烦躁、激惹、夜惊、睡眠不安、多汗等[7]。患儿常摇头擦枕造成枕后脱发出现枕秃,最终会对患儿的健康状况造成不利影响,需给予患儿及时的对症治疗方案和有效的护理措施[8]。
护理质量的高低对于患儿恢复和预后有着重要联系。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儿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效果,通过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告知患儿家属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指导和示范练习户外活动、维生素D服用、日光浴和肌肉按摩矫正畸形的正确方法等方面护理措施来促进患儿疾病康复[9]。护理干预作为现阶段一种新型护理理念,有利于改善患儿枕秃、顿骨软化等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10]。

本研究结果表示,护理干预在此次研究中比仅行常规护理方式的作用更加理想,对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维生素D水平的恢复等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张晶.肌注维生素D3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25(14):156-157.
[2]李杰,徐佩文,黄色新,等.一个抗维生素D佝偻病家系PHEX基因的新剪切突变[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7,37(2):216-219.
[3]王道静,吕为萍,李建友,等.佝偻病患儿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和FokI位点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9,22(6):135-137.
[4]陈晓霞,吴长划,余红.绍兴地区14岁以下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9,23(12):322-324.
[5]刘影,宋晓红,潘建平,等.纯母乳喂养小婴儿及其母亲维生素D水平相关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31(3):292-295.
[6]张舒,张其刚,程龙飞,等.三个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家系的PHEX基因突变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8,35(5):644-647.
[7]陈海燕.社区护理干预对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效果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7,4(26):97-98.
[8]Cemil Kocyiğit,GönülÇatlı,Gülberatİnce,et al.Can Stoss Therapy be used in children with Vitamin D deficiency or insufficiency without rickets?[J].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in Pediatric Endocrinology,2017,9(2):150-155.
[9]Dhawan Puneet,Veldurthy Vaishali,Yehia Ghassan,et al.Transgenic expression of the vitamin d receptor restricted to the ileum,cecum,and colon of vitamin d receptor knockout mice rescues Vitamin D receptor−dependent rickets[J].Endocrinology,2017,24(11):11-13.
[10]Madhu Rao,Deviprasad Shetty,Kush Ashokkumar Goyal,et al.Breath-holding in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A dilemma for the anesthetist[J].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 Clinical Pharmacology,2017,33(4):562-5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7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