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性头痛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 90 例颅脑外伤性头痛患者进行严密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 90 例患者采用合适的护理措施后,临床效果明显。结论 对颅脑外伤性头痛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临床效果良好,说明合适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减轻患者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头痛。
关键词:颅脑外伤;头痛;中西医结合;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朱建芳,朱丽莎 . 颅脑外伤性头痛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1):204-205.
0引言
颅脑外伤患者头痛情况比较严重,头痛程度和病情变化密切相关,如何减轻患者的头痛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对患者发生的头痛症状引起重视,加强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给予精心及时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中,本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7 年 12 月脑外科收治的 90 例颅脑外伤性头痛患者经过细致的护理观察以及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之后,收效良好,现将护理体会进行如下报道。
1临床资料
本组颅脑外伤病例90 例,男58 例,女32 例,年龄19-76 岁, 平均(46.3±2.6)岁,颅脑外伤类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底骨折、脑挫伤、脑震荡患者分别为 39 例、25 例、21 例、5 例; 致伤原因:车祸伤和摔伤患者分别为 56 例、34 例。全部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方法,痊愈和好转人数分别为 62 例、28 例。
2病情观察和护理
2.1不同性质头痛的观察
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通过望、闻、问、切,对患者的意识、瞳孔、二便、头痛部位、性质、头痛发作时间及有无伴随症状,进行细致观察,并深入了解,做出准确的分析,发现异常应即刻汇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2]。(1)受伤部位头痛。该种患者头痛通常为头皮伤、纱布包扎过紧导致头皮受压、局部感染等原因引起,疼痛常位于受伤局部或是向周围邻近部位进行扩散。(2)颅内压增高性头痛。导致颅脑外伤患者发生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很多,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等。颞颈部是其主要的疼痛部位, 有时整个头部都可被波及。这种类型的头痛常表现为咳嗽、打喷嚏、低头等动作时头痛加重,且常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症状。(3) 低颅内压性头痛。脑脊液漏、脑脊液分泌过少、腰穿导致脑脊液大量丢失等会造成因颅内压减低而出现头痛,常存在于颞颈部, 平卧位、低头等可使疼痛缓解,反之,坐立、抬头可加重症状,出现恶心、呕吐甚至休克情况 [3]。(4)血管反应性头痛。多见于外伤发生的早期,以颞区搏动性疼痛为主。
2.2护理
2.2.1一般护理
保持患者住院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布局合理,提升患者住院感受,使患者在身心较为舒适的状态下更快康复。
2.2.2不同性质头痛的护理
(1)受伤部位头痛护理:对头部伤口情况进行仔细观察, 及时查找引发头痛的原因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使患者头痛症状减轻;(2)颅内压增高性头痛护理: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及颅内压进行严密监测,适当抬高床头 15-30°,达到改善脑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的目的。避免使用高枕,以防静脉受压发生静脉回流障碍,造成脑缺血,避免头部发生快速移动而加重症状;(3)低颅内压性头痛护理:积极处理致病因素,同时取头低位,加强相应的护理;(4)血管反应性头痛护理:通过指压或冷敷双侧颞动脉可使头痛减轻。对于不同性质的头痛,遵医嘱使用头痛穴位敷贴治疗联合耳穴压豆法,可明显减轻患者头痛的症状。本科使用云南普洱金利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穴位敷贴治疗贴,取太阳、合谷,24h 后更换,5-7d 为 1 个疗程,效果明显。遵医嘱给予使用耳穴压豆法,耳部选穴:交感、神门、皮质下。操作前详细询问酒精、胶布过敏史,探棒确定压痛点之后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在 0.5cm×0.5cm 胶布中间,耳廓用 75% 酒精进行消毒并用干棉球擦净,指导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耳穴按压的方法以及按压时间(3-5min/ 次,廓发红、发热为度),耳穴按压 3 次 /d,5-7d 为 1 个疗程,双耳交替使用。
2.2.3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的观察和护理
头痛症状加剧时用 20% 甘露醇 250ml 定时快速静滴,30min 内滴完,用药后 20-30min 颅内压开始下降至最低水平,可维持 4-6h,用药后患者头痛明显减轻。此期间应当加强巡视,防止药液渗漏影响疗效。使用甘露醇后如出现Ⅰ度以上静脉炎,遵医嘱使用硫酸镁湿敷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每日 2-3 次,连用 3d。
2.2.4应用镇静止痛药物时的护理
如果发生剧烈头痛、患者烦躁不安,容易导致血压升高等生命体征改变,因此应当及时遵医嘱为患者使用镇静止痛药物 [4],遵医嘱配合使用耳穴压豆法,耳部选穴:心、神门、皮质下、额。进行操作前,详细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酒精和胶布过敏史,使用探棒进行压痛点的寻找确定,在 0.5cm×0.5cm胶布中间固定王不留行籽,75% 酒精进行耳廓消毒之后用棉球擦干,将王不留行籽对准穴位之后进行按压。指导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耳穴按压的方法以及按压时间(3-5min/ 次),耳穴按压 3 次 /d,5-7d 为 1 个疗程,双耳交替使用。加高患者床栏,防止坠床,各种管道做好固定,防止意外拔管等,最大限度消除影响疗效的因素。
2.2.5消除诱发和加重头痛因素的护理
当患者颅内压升高时,会明显加重头痛症状,因此应当为患者做好预防指导,如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以及情绪激动、紧张等,防止发生颅内压升高情况。另外,应当积极做好感染防治工作,常规使用缓泻剂,遵医嘱联合使用电子灸治疗,本科使用苏州为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子灸治疗仪 -eMoxa- Ⅲ型。电子灸治疗遵医嘱进行,1次 /d,取穴中脘、天枢、关元,使用方法:将灸片放在灸头的环形凹槽处,并对准选定穴位,使用胶布在皮肤上固定灸头,之后接通电源,进行显示屏的调节。温度调节为 40-50°,每次 20-30min,持续治疗 3d 为 1 个疗程,促进大便通畅。嘱患者保持情绪放松,避免激动,从而缓解头痛,促进护理效果。
2.2.6饮食护理
合理饮食对促进病情康复十分有利,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以营养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无刺激为宜,忌辛辣、油腻,酒浆、浓茶等 [5]。饮食宜选平、温、凉,有祛瘀活血,促进血行之功效的食物,如小米、黑米、牛奶、瘦肉、香菇、蘑菇、木耳、胡萝卜,樱桃、葡萄。可给予山楂菊花饮:山楂、杭菊花各 10g,决明子 15g,泡茶饮。
2.2.7情志护理
头痛会为患者带来机体上的不适感以及情绪上的不快感,并可伴随现存或是潜在的组织损伤。头痛为主观感受, 难以进行实际测量,且发生机制复杂 [6]。焦虑、情绪不稳均可引发或加重病情,所以做好情志护理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当多对患者表示关心,并安慰患者放松情绪,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以缓解。另外,要引导并鼓励患者说出心中感受以及头痛感觉,护理人员耐心倾听,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疏导,从而最大限度消除情绪因素对头痛产生的副作用,同时保持良好情绪也有助于促进患者机体抵抗力的提升。而在做好患者自身情志护理的同时,也应多与患者家属沟通联系,使他们多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从而促使患者情绪开朗乐观积极,提升治疗依从性 [7]。
3体会
头痛属于个体的主观感受,无法使用仪器测量,生理、心理等多种因素均会导致头痛产生并影响头痛程度,不同个体的差异很大,因此,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感 [8]。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与患者接触最多,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结合体征的变化,主动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 在疾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合适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减轻患者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头痛,提高临床疗效,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燚 . 脑外伤颅内出血患者 48 例护理体会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7(11):154.
[2] 孙孝菊 . 头痛的护理体会 [J]. 医药前沿 ,2016(3):232.
[3]顾沛 . 外科护理学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8:108.
[4]吴春云 . 中西医结合护理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效果观察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5(4):75-76.
[5]王海云 . 重度颅脑外伤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5(38):239.
[6]于晓昀 , 朱华 , 冯震 , 等 . 癌症疼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效果评估及护理[J]. 护理学报 ,2006,12(10):36.
[7]张小峰 , 朱志云 . 对偏头痛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评价 [J]. 饮食保健 ,2017,4(26):205.
[8]张建春 . 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J]. 河北医学 ,2013,19(11):1753-1755.
《颅脑外伤性头痛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22/2018102205583828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