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3 09:44: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48例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患者,将其纳入本研究,按照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于前牙脱落1 h后行牙再植术,观察组于前牙脱落1 h内行牙再植术。比较两组术后效果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于前牙脱落1 h内行牙再植术的观察组在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的实施中,今早进行手术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率。

关键词: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刘荣光.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的临床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125+127.

0引言

上下的左侧尖牙到右侧的尖牙隶属前牙范畴。跌伤或暴力撞击等原因均会致使一个或多个前牙脱位[1-2]。为有效治疗,临床多采用前牙再植术加以干预。本文总结并归纳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在我院所收的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患者中挑选出48例为对象,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将48例患者的数据资料及临床研究内容提交我院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通过,且针对本研究内容,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按照手术时间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于前牙脱落1 h后行牙再植术,观察组于前牙脱落1 h内行牙再植术。观察组:男16例,女8例;年龄10-52岁,平均(28.75±1.24)岁;对照组:男17例,女7例;年龄11-53岁,平均(28.82±1.23)岁。样本进行组间数据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显示为P>0.05,提示组间可比[3-4]。

\

 
1.2纳入标准、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前牙脱落者;②同意参与研究且依从性较好者。(2)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②有药物滥用史者;③躯体功能障碍者;④哺乳期妇女及孕妇。

1.3方法。对照组于前牙脱落1 h后行牙再植术,观察组于前牙脱落1 h内行牙再植术。手术过程如下:清除牙周异物,取出抗生素液中的脱落前牙,若根尖发育好,需要进行牙髓切除,并填充根管;同时对牙槽窝进行清理,取出牙周异物、凝血块,复位牙槽骨后做好消毒;然后将前牙植入牙槽窝后进行适当调整和固定[5-6]。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和患者满意情况。

1.4观察指标。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牙齿无松动、牙龈无出血、咬合良好;②有效:牙齿松动较微弱、牙龈无红肿,咬合良好;③无效:牙齿脱落、牙龈红肿、咬合较差。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采用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满意率,满意和一般均视为满意,总满意率为满意率和一般率之和[7-8]。

1.5统计学分析。将48例患者结果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指标录入平均值、标准差,由
(±s)展现,行t检验,百分率由%展现,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于前牙脱落1 h内行牙再植术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远高于对照组66.67%,组间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

 

2.2两组总满意率的比较。观察组满意17例,一般7例,不满意0;对照组满意10例,一般8例,不满意6例。数据显示:于前牙脱落1 h内行牙再植术的观察组总满意率为700.00%,远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比较(=4.7619,P=0.0291<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9-10]。

3讨论

前牙脱落患者若脱落的是恒牙,就不能在生长,这时只有牙齿修复[11-12]。牙种植术植入的牙对于患者来说是具有独立牙根的,在患者的前牙修复时是可以不用依附患者的牙齿,即使患者自身的牙齿有问题了前牙种植牙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有效的保护了种植牙的使用时间[13-14]。

此项试验中,于前牙脱落1 h内行牙再植术的观察组在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根据上述材料,表明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实行的时机与最终效果有关,及早进行手术治疗一般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15-17]。

综上所述,在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的实施中,今早进行手术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率。

参考文献

[1]莫止源,洪滔.牙再植术对不同时间外伤性前牙完全性脱位患者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23):3094.
[2]覃美玲.牙再植术治疗外伤性前牙完全性脱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14(4):24-27.
[3]黄晓菲,刘蓉,杨成,等.片段弓技术应用于外伤性前牙脱位再植后固定的疗效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7,27(3):329.
[4]罗晓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创新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18):172.
[5] 黄艳阳.前牙外伤性脱落再植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4):112-113.
[6] 黄辉.固定矫治器在前牙脱位再植术中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09):31-32.
[7] 刘淑萍.牙再植术治疗外伤性前牙完全性脱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9):38-39.
[8] 张震宇.牙再植术治疗外伤性前牙完全性脱位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04):17-18.
[9] 张天怀.探讨外伤性完全脱位前牙再植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外医疗,2013,32(01):31-32.
[10] 罗启德,汤爱金,熊云枫,等.正畸Edgewise技术在急性前牙外伤性脱位复位再植术中的运用[J].哈尔滨医药,2012,
32(06):431+437.
[11]刘柏荣.外伤性前牙脱位牙再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6(17):11-12.
[12] 吴浩.外伤性前牙脱位牙再植术的临床治疗作用探讨[J].2016,10(11):94-94.
[13] 刘京芳.外伤性完全脱位前牙再植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373-374.
[14] 储德强,韩晓兰,颜雨春.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的临床治疗体会[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03):296-297.
[15] 郝玉梅,蒋书勤,柴晓红,等.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中应用甲硝唑
[16] 氢氧化钙糊剂临床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02):121-122.刘金萍,贺龙龙,李大旭,等.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的临床美学观察及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01):132-133.
[17] 邓俊青.完全脱位前牙再植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3):37-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6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