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析院前创伤急救中的护理方式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2 15:02: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院前创伤急救中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0例为家属护送至医院救治,观察组40例则是通过120出诊后运回医院救治,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呼吸频率(32.5±2.6)次/min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95.6±2.7)次/min、收缩压(142.5±2.3)mmHg、舒张压(85.6±2.3)mmHg、死亡率2.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非常必要,要争取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初步评估伤情后进行合理处理,有助于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和减少死亡。

关键词:院前急救;创伤;护理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黄俊平.探析院前创伤急救中的护理方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370,373.

0引言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变得更加发达,同时建筑创伤、打架斗殴、爆炸、酗酒滋事等意外事故越来越多,统计发现每年我国创伤就诊人数达到6千多万,每年因创伤死亡人数达到70万[1]。创伤指的是外界因素作用于机体后伤及机体功能、结构的情况,多数为多发伤,病情变化也很快,死亡风险很高。院前急救护理是提前一步抓紧时间为患者提供医治服务,阻止病情恶化[2]。现就我院100例创伤患者的救治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归纳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急性创伤患者。其中对照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1~72岁,平均(38.8±0.2)岁;四肢外伤骨折患者12例、头颅颅骨骨折合并颌面部骨折者12例、胸部脊椎骨折合并血气胸11例、颈部外伤合并大血管受损10例、颈椎损伤5例、泌尿生殖系统损伤5例、子宫或膀胱受损5例。观察组40例: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25~78岁,平均(39.2±0.5)岁;四肢外伤骨折患者9例、头颅颅骨骨折合并颌面部骨折者6例、胸部脊椎骨折合并血气胸5例、颈部外伤合并大血管受损8例、颈椎损伤4例、泌尿生殖系统损伤5例、子宫或膀胱受损3例。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60例为家属护送至医院救治,观察组40例则是通过120出诊后运回医院救治,①快速到达现场:在接到急救电话后最快速度出车,最短时间内赶到受伤现场。所有医护人员都要具备急救意识及较快的反应能力。到现场后询问患者受伤情况、监测生命体征是否异常。②初步判断伤情:医护人员接到患者后,要迅速观察和判断患者伤情,优先抢救重伤患者,再处理轻伤患者。时刻关注患者瞳孔、意识、呼吸、血压、脉搏的变化,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胸部损伤、心跳骤停、呼吸困难、脾损伤、脊柱骨折等致命性损伤。③伤口初步处理:判断患者若有致命伤、出血的情况要立即处理致命伤和止血,止血后再行包扎。心跳骤停、呼吸浅弱者要进行心肺复苏后再妥善固定和实施救治。④院内联系:与院内急诊科取得联系,说明患者的伤情,让急诊科提前做好急诊救治准备,缩短患者入院救治时间。⑤心理沟通:专业的心理干预对创伤患者不可缺少,院前急救的创伤患者基本都是突发性、高危险性的伤情,患者心理情绪上波动幅度大,有恐惧、焦虑、不安、害怕等各种复杂的情绪,这些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性及病情进展。所以在急救护理配合处理伤情的同时还需进行心理沟通。倾听患者的病诉,告诉患者伤情、处理计划、预后、注意事项等,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入院时的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死亡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分析处理,采用t和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呼吸频率(32.5±2.6)次/min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95.6±2.7)次/min、收缩压(142.5±2.3)mmHg、舒张压(85.6±2.3)mmHg、死亡率2.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

 
3讨论

急性创伤后存在三个死亡高峰期,分别是:①伤后几分钟,多为脑损伤及大出血患者,死亡率达到50%;②伤后6~8 h,多为血气胸、颅内血肿、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死亡率约30%;③伤后几天至几周,多因严重感染、器官功能不全,死亡率约20%[3]。院前急救护理是由接受过急救护理培训、有经验的医护人员组成的团队,在患者入院前到达受伤现场进行病情评估、伤情处理、心理干预的一个过程[4]。一般要先对急性创伤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评估呼吸、心跳、血压等,及时采取止血、心肺复苏、纠正休克、给氧、固定骨折等措施[5-7]。对于创伤患者争取救治时间是挽救生命的另一关键[8],通过院前急救患者可以更快得到救治,阻止病情恶化。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指标更优、死亡率更低。所以说,对于创伤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是必要的、有益的,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彦君.院前急救在急性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6(21):107-108.
[2]韩桂英.急性多发创伤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2):214-216.
[3]杨冬梅,方园园“.急救时间窗”理论在急诊新护士教学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3):98-100.
[4]李刚.2014年-2016年急性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救治情况分析[J].中国病案,2017,18(6):74-77.
[5]金晓胜,蔡文伟,叶侃,等.10541例院前创伤急救病例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6):610-611.
[6]丁兴军,刘尊义,黄文丽,等.自制初级创伤救治表及急救流程在340例车祸上住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15,41(1):76-78.
[7]苌海华,李超乾,王威,等.初级创伤救治体系在急诊科院前急救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8):1378-1379.
[8]张连阳.加快创伤与急诊外科建设步伐[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3):129-1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6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