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时使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对2018年01月至2019年08月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60例我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并将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各抽取30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的为研究组,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的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麻醉诱导时间和拔管时间、麻醉监测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诱导时间和拔管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心率、无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时使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确切,诱导快,患儿苏醒时间短,且不良反应较少,更为安全可靠,不会对患儿的无创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可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七氟烷;舒芬太尼;丙泊酚;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儿
本文引用格式:吕露.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的应用价值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256,259.
0引言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临床常用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该方法属于微创手术,手术伤口较小,术后患儿恢复较快[1]。但是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则必须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本研究探讨2018年01月至2019年08月,分析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时使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例我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将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各抽取30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研究组24例男性,6例女性,患儿年龄9个月-10岁,平均年龄(3.02±0.18)岁,对照组23例男性,7例女性,患儿年龄9个月-10岁,平均年龄(3.07±0.19)岁。所有患儿家属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实验,纳入标准:所有患儿麻醉ASA分级≤II级,均符合腹股沟斜疝的诊断标准,并符合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标准,并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其它类型腹股沟疾病,合并有重要脏器病变,凝血功能异常,精神性疾病者,对麻醉药物过敏者。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儿术前常规禁食禁饮,入手术室前,均已开放静脉通道。
研究组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吸入七氟烷(上海恒瑞制药,国药准字:H20070172)进行诱导,初始为3%逐步升高浓度至7%以下,直到患儿的睫毛反射消失后,浓度降至3%~4%吸入维持,复合舒芬太尼0.3μg/kg(宜昌人福医药,国药准字:H20054171),并顺序给予诱导药物(阿托品0.01mg/kg,地塞米松0.1mg/kg,咪达唑仑0.05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0.2mg/kg),进行气管插管。术中予以七氟烷3%~4%、瑞芬太尼0.2ug/(kg·min)静脉泵注维持,气腹结束时,麻醉停止。
对照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患儿进入手术室后,使用中长链丙泊酚3~4mg/kg(Fresenius Kabi,国药准字H20150665),复合舒芬太尼0.3g/kg(宜昌人福医药,国药准字:H20054171),并顺序给予诱导药物(同研究组),进行气管插管。术中予以中长链丙泊酚7~10mg(/kg·h)、瑞芬太尼0.2ug/(kg·min)静脉泵注维持,气腹结束时,麻醉停止。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监测指标(心率、无创收缩压、血氧饱和度),麻醉诱导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咳嗽、体动反应、呼吸抑制、呕吐)。
1.4 统计学处理
不良反应用n%表示,2检验,麻醉监测指标、麻醉诱导和拔管时间用x±s表示,t检验,P<0.05为试验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麻醉监测指标、诱导和拔管时间比较
研究组麻醉诱导时间和拔管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心率、无创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体动反应0例(0%)、咳嗽1例(3.33%)、呼吸抑制0例(0%)呕吐1例(3.33%),对照组体动反应3例(10%)、咳嗽0例(0%)、呼吸抑制3例(10%)、呕吐1例(3.33%),研究组总不良反应2例(6.67%)比对照组7例(23.33%)低(P<0.05,2=3.2630)。
3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发病较高,且随着医学的发展,微创治疗的广泛应用,临床目前多使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对其进行治疗[2]。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视野清晰,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对患儿造成的痛苦较小等优点[3]。在手术中配合完善地麻醉不仅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降低患儿的痛苦,有利于术后的早期康复。但是麻醉药物的选择至关重要,有些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有些使用后患儿苏醒较慢,并可能出现后遗症。
本次研究中,使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可以缩短诱导时间(1.45±0.35)min和拔管时间(5.26±1.44)min,且不良反应较低6.67%,心率、无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均没有较大的波动和影响。七氟烷(Sevoflurane)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新型的麻醉药物,较稳定,不易燃,药物具有诱导快,稳定,不良反应小等特点[4]。舒芬太尼也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属于阿片类的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强,起效快,麻醉维持较长,对患儿的呼吸、循环影响小等优点[5]。两种麻醉药物联合使用安全性较高,且有效地缩短了麻醉诱导时间和拔管时间,对患儿的影响甚微。
综上所述,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时使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确切,诱导快,患儿苏醒时间短,且对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见,更为安全可靠,因此可较好地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吴华苗,张永年,徐小想.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修复术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24):4097-4099.
[2]蒋文军,张敏,张远,等.七氟烷联合舒芬太尼注射液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6):1534-1536.
[3]董雪,郭志华.吸入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胃大部分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S1):101-102.
[4]黄卫忠,林家善,钟霓.七氟烷和丙泊酚分别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修复术中的效果对比[J].海峡药学,2018,30(06):165-167.
[5]常显涛.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苏醒质量对比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3):395-3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