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中采用超声造影的作用。方法利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选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共计56例,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为28例)。对照组接受增强CT联合常规B超开展介入手术,观察组中患者开展超声造影下介入手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病灶增强时间、MVD敏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灶增强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肝癌介入手术患者中运用超声造影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且其操作简便,价格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癌;介入术;超声造影;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华玺,韩婷婷,刘晓晖,等.分析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超声造影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165+169.
0引言
肝癌在恶性肿瘤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一般用药物或者实施手术来治疗。一般诊断病情都是通过影像学检查辅以生化检查进行的。近些年来,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和治疗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对MVD非常敏感,同时MVD含量越多,说明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更容易复发和转移,所以超声造影在这方面的表现力远远高于B超及CT,这对肝癌患者来说有重大意义[1]。本研究选取了肝癌患者来探究超声造影辅助介入术治疗的效果如何,实验证明效果非常理想,下面是关于本次探究的相关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利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选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共计56例,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为28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0例、8例,年龄41-73岁,平均(50.99±4.31)岁,病灶直径在1.5-6.8cm,平均(3.76±0.76)cm,其中有10例采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6例开展射频消融术,6例为联合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射频消融术治疗,6例联合使用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合微博消融治疗。观察组中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在42-71岁,平均(52.39±4.57)岁,病灶直径在1.4-6.8 cm,平均(3.88±0.56)cm,其中有9例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8例射频消融术,5例为联合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射频消融术治疗,6例为联合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微博消融治疗。在常规一般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经检查患者临床表征以及诊断结果与原发性肝癌疾病标准相符合;②无手术禁忌症、相关药物过敏史;③无严重并发症;④无其他严重器官病变;⑤不存在认知障碍,自愿参加实验。
1.2方法。全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首先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全面的病情检查,并根据其病情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CT检查,根据CT检查结果,明确患者病灶的位置、大小以及数量,进行相关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明确患者病灶的位置、大小以及数量,手术之前的8小时,禁止患者再食用饮用任何东西,要保持空腹,然后给患者注射造影剂,即2.4 mL声诺维,再注射10 mL生理盐水方便造影的查看。用探头对患者进行检查时注意截取肝脏血流图谱[2]。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MVD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病灶增强时间和病灶增强强度情况进行对比。(时间与患者的情况成正比,强度与患者的成反比。)
1.4统计学分析。SPSS 18.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各自使用均数±标准差、率表示,之后分别实施t检验、χ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病灶增强时间、MVD敏感度都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病灶增强强度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3讨论
在现代社会中,国内肝癌发病率一直存在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还逐渐出现年轻化的态势,对于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肝癌患者往往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生活质量降低,经济负担加剧。当下临床普遍运用手术模式开展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较为明显。在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背景下,微创治疗模式中诞生了介入治疗这一理念与方法,成为临床上疗效突出的一种治疗方案。在彩色多普勒检查以及常规超声检查基础上发展处超声造影这一检查方案,对其科学合理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对肝癌病情的诊断正确性以及提升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具有极高的价值。声诺维造影剂在MVD检查中的效果非常好,而且非常易于操作。传统的CT有很多缺点,其价格比较贵,会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同时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辐射,不利于患者的健康,而且CT扫描时很难检测到微小的病灶,超声造影则比CT扫描有更多优势,其诊断结果更加准确。至于其他方法都有各自的劣势,如核磁共振价格太高,对患者来说有较大的经济负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的图像很容易混叠,而且其敏感度比较低,不利于准确检测患者的病灶位置[3-5]。从治疗结果来看,超声造影能有效的阻断肿瘤组织的血流,在肝癌治疗方面有更好的效果[6-8]。
综上所述,用超声造影介入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能够得到很好的效果,其对患者的病灶能有效检测处并进行观察,而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辐射,价格也比较适中,是一种安全性很高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赵雪.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3):427-428.
[2]李蓬,吴海燕,龚心德,等.超声造影技术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J].中国数字医学,2018,13(10):66-68.
[3]卢思聪,任启洪,黄晴,等.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引导下射频消融的疗效比较[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8,25(11):44-48.
[4]Shen F,Wu M C.Anti-recurrent therapy after resection of hepatocellular[J].Zhonghua Yi Xue Za Zhi,2005,85(41):2886.
[5]N,Posthuma,R S,van Eps,P M,ter Wee.Hemoperitoneum due to(hepatocellular)adenoma[J].Peritoneal dialysi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itoneal Dialysis,1900,18(4):446-447.
[6]John P,Hunt,Heike,Varnholt.Mix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 may derive from"hepatogones"[J].Hepatobiliary&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HBPD INT,2008,7(1):105.
[7]Lee CC,Wu CY,Chen JT,Chen GH.Comparing 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 and cholangiocarcinoma: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J].Hepato-gastroenterolo gy,2002,49(48):1487-1490.
[8]庄献鹏,张颖.CT扫描联合磁共振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18):47-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