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肺结核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3 15:41: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予肺结核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探究对其依从性及疗效影响。方法研究时限为2018年3月至10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社区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7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8例)、实验组(49例),分别开展常规宣教、社区护理干预,均持续干预6个月,将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进行分组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与常规组相比差异鲜明(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纤维钙化率、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与常规组相比差异鲜明(P<0.05)。结论予肺结核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推升护理依从性,并提升临床疗效,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肺结核;社区护理干预;治疗依从性

本文引用格式:薛金华.肺结核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319-320.

0引言

肺结核为结核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传染病,机体潜伏期长,当被感染者抵抗力下降、细胞介导变态反应增高时,可引发临床病症,症状表现为盗汗、乏力、消瘦等[1]。在对其临床治疗期间,受长期单调治疗影响,患者极易产生抑郁、焦躁等负性情绪,可影响内分泌水平,细胞抵抗能力下降,诱发结核杆菌重复感染,影响治疗效果,基于此,在对其临床治疗中,辅以有效合理干预尤为关键。为探究更优护理效果,本次比较分析常规宣教及社区护理干预临床影响,并将两种护理干预方式结果行比较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时限为2018年3月至10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7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8例)、实验组(49例)。常规组患者性别:女:男=21:27,年龄43-72岁,平均(46.21±6.23)岁;其中原发型结核6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8例、继发性肺结核16例、结核性胸膜炎8例;实验组患者性别:女:男=20:29,年龄42-74岁,平均(46.85±6.42)岁;原发型结核7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8例、继发型肺结核19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两组数据相近(P>0.05);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2]中肺结核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方式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恶性肿瘤者;精神系统障碍无法有效交流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严重呼吸衰竭及其他慢性疾病者。

1.3方法。制定社区护理干预研究方案,采用本社区自拟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进行治疗及规律生活依从性调查,记录并对两组患者胸片结果进行分析检查。在此基础上,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实验组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常规组:建立个人档案,发放肺结核防治相关健康手册。实验组:

①建立个人档案,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病情概况等基本信息,以便护理人员进行家庭、电话随访以及全程护理干预工作;②每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观察记录患者用药情况,讲解药物作用机制及持续治疗必要性,记录患者药物反应,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为患者讲解肺结核发病原因,重点讲解情绪状态及生活方式对病情治疗过程中影响,以提升患者规律生活依从性;③对不便就诊患者提供上门血液采集、痰液采集帮助,以便患者可及时了解自身病情,护理人员可针对血液检查中肝肾功能、痰液性质开展针对性宣讲,加深患者对病情理解程度,提升治疗依从性;④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通过专家讲座、视频播放等形式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开展病友间讨论,讲座期间可引导患者积极发言,护理人员予以针对性解答及总结,加深患者对疾病防治知识理解程度,提升治疗依从性;⑤针对不同病情、家庭背景、学历水平患者制定运动、饮食、休息计划,要求家庭成员参加督促患者健康生活习惯。提升机体活力,降低结核杆菌继发性感染,保证治疗有效性;⑥针对情绪状态极差患者予以积极心理情绪疏导,可通过抚触、心理暗示等方式缓解患者压力,提升治疗信心,以提升治疗效果。

1.4观察指标。比较护理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向患者发放我院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包括用药依从性、规律生活依从性,共15个条目,每项0-2分,满分30分,分数高表示依从程度高。治疗效果包括胸片检查中纤维钙化率、病灶吸收率,以及痰液细菌检查中痰菌转阴率。

1.5统计学分析。计算软件为SPSS 24.0,治疗效果用(%)表示,χ2检验;治疗依从性评分用(±s)表示,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鲜明。

2结果

2.1治疗依从性。两组患者干预前治疗依从性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评分升高水平与常规组相比,差异鲜明(P<0.05),见表1。


\
 

2.2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纤维钙化率、吸收比率相近(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纤维钙化率、吸收比率、痰菌转阴率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

 

3 讨论

肺结核为临床常见慢性传染病,可长期潜伏于被感染人群体内,当发生免疫力低下等情况时可表现出明显肺结核症状。而肺结核患者大多为非住院治疗,而社会生活中对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增多,可诱发结核杆菌反复感染,影响治疗效果。

常规健康宣教目的性较弱,难以有效提升患者日常生活中良好用药治疗依从性及规律生活依从性,因此治疗效果不显著。相对于常规健康宣教而言,社区护理干预通过长期随访讲解病症知识及治疗必要性,提升患者治疗认知水平,并在专家讲座、个人健康生活计划制定及情绪疏导后,其治疗及自我护理认知水平得到反复巩固,使其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在保持长期有效用药治疗及自我生活管理、情绪管理基础上,患者胸片检查结果及痰液检查结果均得到显著改善,即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边爱云[3]在研究中对110例肺结核患者分组开展社区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经社区护理干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均得到显著提升,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4-6]。

综上所述,予肺结核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临床干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薛秒,刘莉,余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7,32(05):111-114.
[2]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2):70-74.
[3]边爱云.肺结核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39+41.
[4]张旭林.社区非肺结核人群中进行健康教育对于普及预防肺结核知识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6):295.
[5]肖青.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的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3):114-115.
[6]涂天兰,康明祥.肺结核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05):172-1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