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8 15:35: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选取86例,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于对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语言恢复情况。结果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肢体功能评分与语言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对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进行有效促进,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脑梗塞;语言;肢体康复

本文引用格式:程珍珍,周建梅.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295+297.

0引言

脑梗塞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残率,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干预,则可能促使患者局灶性癫痫发作、失语、偏身感觉障碍或者偏瘫[1]。所以除了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外,及早对其进行护理干预也十分必要。为此,本研究主要针对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总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86例脑梗塞患者于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65.38±3.98)岁,平均病程(2.42±1.82)年,共43例,男性27例,女性16例;左侧偏瘫、右侧偏瘫患者分别有30例、13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66.02±2.68)岁,平均病程(2.39±1.79)年,共43例,男性25例,女性18例;左侧偏瘫、右侧偏瘫患者分别有32例、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当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将其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外,还要对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

(1)及早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将患者实际心理状态作为依据,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一旦发现患者心理状态异常,便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干预;指导患者正面疾病现实,纠正对疾病的错误认知。

(2)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①合理摆放患肢功能位:在患者入院之后,要合理摆放其肢体功能位,对其床上翻身进行训练,每天按摩患侧软组织2次。②指导患者进行主动与被动训练:当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并且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的48小时后,指导其进行床上主动与被动训练,常见的包括肘关节屈曲、手指分开、并拢、拉伸、接物、漱口、更衣等。③指导患者站立、行走: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将双下肢垂在床边,对其进行坐位训练,然后再慢慢进行步行训练,先由两人将患者扶住、站立,然后再由一人将患者扶住、站立,确保患者能够保持平衡体位,独立站立之后,指导其进行跨步练习,如果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昏等现象,则要马上将训练停止。

(3)加强语言训练:先指导患者练习最简单的音节,包括“e”、“o”、“a”、“w”、“e”等,将患者的个人学习能力作为依据,先对其进行简单句子、词语的训练,然后再与身边事物联系,指导患者发音,例如“手机”、“国旗”、“学校”等,确保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时有足够的时间,以此来将其学习效果提高;鼓励患者通过听广播、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来进行语言学习。

1.3观察指标。患者肢体功能采用FM(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进行评价,包括上、下肢协调能力、腱反射,髋、膝、踝、手、肘、肩的运动功能等内容,总评分为100分,分为轻度运动障碍(96-99分)、中度运动障碍(85-95分)、明显运动障碍(50-84分)与严重运动障碍(50分以下)。语言功能采用汉语失语检查表进行调查,包括计算、运用、结构和视空间、书写、阅读、理解、命名、复述、自发谈话九项内容,60分以下表示非流利,60-80分为中间型,80分以上为流利型。

1.4统计学分析。数据纳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肢体功能评分与语言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见表1。


\

 

3讨论

脑梗塞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主要由于脑供血障碍促使脑组织缺氧而软化、坏死形成梗死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脑梗塞造成的偏瘫一般属于中枢性瘫痪,是因为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遭到破坏,促使大脑难以有效控制低级中枢,释放了原始反射,进而干扰正常运动传导[2]。除此之外,如果不及时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干预,患者还可能出现失语现象,这会对其正常交谈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急需寻找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干预[3-5]。

本研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常规护理与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肢体功能评分与语言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由此可见,早期护理干预能对脑梗塞患者语言与肢体功能恢复进行有效促进。究其原因,这可能是因为早期肢体康复能对异常运动模式进行抑制,对肢体功能恢复进行有效促进。其次,合理与及早的康复训练还能够促使脑梗塞灶产生良性刺激,进而将大脑功能唤醒,对其功能康复进行有效促进,最达程度上获得良好的心理一生理一功能恢复效果,将患者致残率降低[6-7]。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能对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进行有效促进,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韩微.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8(19):2958-2960.
[2]许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近期临床影响的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71-73.
[3]张震环,王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与日常生活能力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7):233-234.
[4]侯彩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7):139-140.
[5]谭颖,胡海燕.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4):115-116.
[6]董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3):178-179.
[7]季惠娟.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25):5250-52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15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