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一氧化碳中毒病人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形式,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数分别均为75例。对照组75例患者全部给予常规一氧化碳中毒护理方式,观察组75例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急救护理,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平稳时间、出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脑水肿、心肌损害、迟发性脑病以及其他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急诊一氧化碳中毒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病情平稳时间、出院时间,以及减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诊;一氧化碳中毒
本文引用格式:牛春娟,赵肖霞.预见性护理在急诊一氧化碳中毒病人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222+236.
0引言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非常危急的急诊情况,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远大于氧气,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后因为失去携氧能力,会使得患者的机体组织严重缺氧,甚至会出现脑水肿、缺氧性脑病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1-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一氧化碳中毒病人中的应用,为提高提供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1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形式,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数分别均为75例,本次实验均得到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对照组中,男性62例,女性13例,年龄18-65岁,平均(26.86±1.44)岁;观察组中,男性65例,女性10例,年龄18.5-69岁,平均(27.74±1.53)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1.1对照组护理方式:对照组75例患者全部给予常规一氧化碳中毒护理方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出车,同时电话指导患者转移患者至空旷位置等操作;②当急救人员导导现场后,给予开通患者静脉通道、对症治疗等一系列急救处理;③当患者情况稍稍稳定后,再将患者转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治疗[1]。
1.1.2观察组护理方式:观察组75例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急救护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使患者立即脱离急救环境(一氧化碳中毒环境),当患者转移到空旷、空气流通处后,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心肺复苏术[2];②迅速纠正缺氧,解开患者衣领,观察患者呼吸道是否有异物,及时清除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建立静脉通道或者进行气管插管简易呼吸气囊[3];③评估患者中毒情况,包括一氧化碳吸入情况,可能的出现的缺氧性脑病及后遗症等[4];④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⑤预防并发症,视患者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预见性的给予纳洛酮药物,帮助患者脑细胞功能恢复[5]。
1.2评价标准。①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病情平稳时间、出院时间;②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用(±s)表示,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即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所有的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病情平稳时间、出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病情平稳时间(15.26±1.36)h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
(24.57±2.68)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院时间(61.25±8.54)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75.36±10.26)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发生脑水肿7例,占比9.33%,发生心肌损害5例,占比6.67%,发生迟发性脑病4例,占比5.33%,发生其他并发症6例,占比8.0%;观察组患者发生脑水肿2例,占比2.67%,发生心肌损害1例,占比1.33%,发生迟发性脑病1例,占比1.33%,发生其他并发症2例,占比2.67%。观察组患者脑水肿、心肌损害、迟发性脑病以及其他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2。
3讨论
近几年,因一氧化碳中毒而送急诊的患者越来越多,一氧化碳中毒的失死亡率、致残率非常高。当患者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后,一氧化碳会与患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使得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作用,导致缺氧,进而引发心肌损害以及各类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6]。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病情平稳时间、出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脑水肿、心肌损害、迟发性脑病以及其他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一氧化碳中毒而送急诊的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有学者研究表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越早治疗,其预后越佳[7]。因此对于急诊抢救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该做到尽早脱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尽早给予氧气。及时无法在第一时间给患者吸入纯氧,但是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流通的环境对患者也会起到一定的帮助[8]。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急诊一氧化碳中毒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病情平稳时间、出院时间,以及减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郁海艳.预见性护理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1):41-43.
[2]孟彦红.预见性护理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6):219-220.
[3]何伶俐.预见性护理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中的应用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2011,02(3):153-154.
[4]黄红英,朱丽.预见性护理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7,7(21):331-332.
[5]陈玉萍,韩淑霞,王杨,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及预见性护理[J].医学信息,2012,25(9):278-279.
[6]陈招凤,陈洁青,张道楠,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9):276-277.
[7]刘萍.对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5(13):19-20.
[8]李丽.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26):2395-23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