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于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对比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8 13:56: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ICU重症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资料选取60例本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ICU重症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组,可以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30例,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26.67%(8/30),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ICU重症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ICU重症;不良情绪;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杨荣.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于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341,344.

0引言

ICU重症监护室主要收治的是病情严重、发病突然的患者,此类患者的病情危重,且多伴有感染针状,因而对病房的环境存在较高的要求,不当的护理行为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出现[1-2]。本研究选定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60例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ICU重症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男女比15:15,年龄38-62岁,平均(49.33±5.17)岁;研究组30例,男女比16:14,年龄39-63岁,平均(49.55±5.613)岁;两组等基本资料基本相似(P>0.05),具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均收集本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并予以记录,并未患者提供相关的用药指导和出院指导等。研究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⑴心理护理,临床医护人员采用心理学知识针对者的烦躁、悲观等情绪予以疏导,耐心听取患者的抱怨,耐心地解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为患者讲解ICU病房的安全制度并未患者提供安全知识;⑵环境护理,定时为患者的病房进行通风换气处理,病房内需要进行定期消毒处理,为保障室内能够拥有良好的空气以及适宜的温湿度,需要限制每日探病人数,进而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⑶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定期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为患者定符合患者喜好的饮食计划,叮嘱患者饮食应当以高纤维、高蛋白食物为主,保持少食多餐的原则,观测患者的大便情况,以保证大便通畅为宜。⑷风险干预,评估患者的临床护理风险指数,通过表格的形式制定评估表,以便医师能够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针对存在意识障碍或者是行动障碍的患者,在淋浴或者洗脚的时候需要医护人员的严格把控,防止出现烫伤情况。⑸并发症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定期的翻身,调整患者的卧床体位,以防出现压疮情况;针对眼睑无法自行闭合的患者,重视对于患者眼部的清洁工作,预防异物进入患者眼内。

\

 
1.3观察指标

临床心理学指标:评定方式是焦虑抑郁量表(SAS&SDS),分数高则不良心理情绪越严重[3]。并发症:包括压疮、感染以及导管脱落等[4]。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1.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作为对一般资料的表示,以t作为对计量资料的检验,以百分比(%)作为对计数资料的表示,行2检验,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心理学指标情况


经护理两组SAS、SDS评分值均得到显著的改善,研究组护理后AS、SDS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

 

2.2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情况

研究组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26.67%(8/30)(P<0.05,如表2)。


\

 

3讨论

ICU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等特殊性,因此,该科室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护理经验,还需要拥有娴熟的护理技术,进而为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提供全天病情监护[5-6]。本研究对选定的30例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发现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发现两组SDS、SAS评分均高于临界值,证实ICU重症患者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存在不良心理情绪,经护理两组者的SDS、SAS评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调节ICU重症患者心理情绪的目的。分析其原因在于,相较于临床常规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干预重视对于者心理方面的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消除患者的疑虑和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的目的;预见性护理干预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护理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予以调动,尽量降低患者心理方面的多种刺激,舒缓治疗护理过程的不良心理情绪[7-8]。

通过对两组者并发症情况予以分析,发现:经护理后,两组并发症发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ICU重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推测上述结果的产生,可能与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增进护理人员和ICU重症患者关系的同时,积极实施多种预见性护理有关。预见性护理干预一方面可增强对者情绪的管控,促进者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将预见性护理运用在ICU重症患者的采血过程中具有显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龚蕊,毕娟.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3):4026-4028.
[2]何玉琴,高宏琰,成琦,等.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于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对比[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4):159-160.
[3]李竹青.预见性护理用于ICU重症患者感染控制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170,173.
[4]吴秀敏.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0):127-128.
[5]程翠珠.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9):248-249.
[6]李龙.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3):248.
[7]姜伟.ICU重症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3):10573.
[8]翟晓燕.急诊脑卒中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及应用价值评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7):173-1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12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