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对1例外阴鳞癌并蝇蛆病患者MRI的表现进行了分析。该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通过进行MRI检查能够清楚地看到病变范围、与毗邻脏器的关系、盆腔及腹股沟淋巴结是否有肿大,能够为分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外阴鳞癌;蝇蛆病;MRI;表现
本文引用格式:岳叶洼团,熊春来.外阴鳞癌并蝇蛆病的MRI表现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189-190.
0引言
外阴癌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其中外阴鳞癌是发病率最高的类型,多在60岁以上的绝经女性人群中发生。外阴癌合并蝇蛆病更少见。在治疗该病前做好疾病的分期是关键。MRI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方式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病灶部位,有利于为治疗提供指导。本文对1例外阴癌并蝇蛆病患者的MRI表现进行了分析。
1病例资料
患者女,86岁,发现右侧外阴肿物数年,右侧外阴疼痛2月入院。专科检查:外阴老年性改变,右侧外阴形态异常(图1),见一菜花样肿物,表面溃烂,有浓性分泌物流出,表面见多条蝇蛆从网眼状小洞爬出,右侧外阴菜花样肿物大小约6cm×5cm,包块固定,触痛明显;左侧外阴皮肤溃疡,左侧阴唇未见明显病灶侵犯。外阴MRI示:右侧会阴见片状异常稍低信号影(图3),DWI呈高信号影,T2WI压脂后病灶周围及双侧会阴区见大片状高信号水肿区(图4),病灶可疑累及阴道下1/3(图5),尿道前端显示不清,直肠、肛管、膀胱未见异常信号影;右侧腹股沟区见一SD约1.2cm的淋巴结。病理:右侧外阴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并阴蛆(图2)。
2讨论
外阴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女性全身肿瘤的1%,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3%-5%。外阴癌以外阴鳞癌最常见,约占80%-90%,多见于60岁以上绝经后的妇女,本例患者外阴癌合并蝇蛆病更是少见。外阴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外阴癌的发生主要与HPV感染有关,外阴癌以手术治疗为主,以放射治疗与化学药物治疗为辅,外阴癌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手术切缘状态为复发的重要预测因素,而外阴癌的分期是其治疗的中心环节,准确的分期对病变范围的描述、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的评估至关重要。外阴癌的临床分期标准主要有两种:国际妇女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法和国际抗癌协会(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的TNM分期法[1,2]。该例患者右侧会阴区病变,可疑累及阴道下1/3及尿道前端,右侧腹股沟区见一肿大淋巴结,根据FIGO分期法为Ⅲa期[3];根据UICC的TNM分期法为T3aN1期。MRI对外阴癌分期诊断有很大的优势[4-6],MRI可以看到病变范围、与毗邻脏器的关系、盆腔及腹股沟淋巴结是否有肿大,还对病变周围炎症、水肿区有明显优势。外阴癌的确诊主要依据为临床症状与活体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因此,在此提醒临床医生及放射科医生外阴癌患者行MRI检查不是为了明确诊断,而是为了更好地分期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与预后的评估[7,8]。
参考文献
[1]Hacker NF.Revised FIGO staging for cinoma of the vulva[J].Int J Gynecol Obstet,2009,105(2):103-106.
[2]狄文,戴岚.外阴癌的新分期与临床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6):404-406.
[3]沈铿,孙建衡,曹泽毅,等.国际妇产科联盟妇科肿瘤2009年分期的临床意义研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10):725-731.
[4]谢玲玲,林荣春,冯凤芝,等《.2018NCCN外阴鳞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12):1250-1254.
[5]谢玲玲,林荣春,林仲秋《.2019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12):1372-1377.
[6]林仲秋.《外阴癌林仲秋2016观点》[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244-244.
[7]张传海,李双喜.卵巢良恶性肿瘤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6):102,108.
[8]谢招艳,邓井莲.外阴癌1例报告[J].医药前沿,2013(2):2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