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试述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1 10:35: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方法取我院收治的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心内科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切实分析临床病因与危险因素。结果100例老年心源性猝死患者经研究发现,冠心病43例,高血压心脏病21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13例,急性心肌炎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肥胖型心肌病2例,肺心病1例,其他1例,说明冠心病是造成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患者的猝死危险因素是吸烟史9例,饮酒史6例,用力排便19例,情绪激动34例,剧烈运动31例,无明显诱因1例,由此可见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是造成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切实分析诱导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与危险因素便于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避免危险因素发生,值得借鉴。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心源性猝死;临床病因

本文引用格式:谢海清.试述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87+90.

0引言

临床心内科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病情具有发病急或病情严重等特征,主要在老年群体中常见,原因是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造成抵抗力与免疫力降低,早期无典型的临床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则表现出室颤、室速或室性心律失常等症状,致病因素是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或心肌炎等,诱导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用力排便或剧烈运动等,因此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切实分析影响因素是很重要的,便于为后续采取针对性治疗手段提供参考,具时效性[1]。为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报道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心内科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59例,女41例,年龄62-84岁,平均(69.83±8.53)岁;体重46-76 kg,平均(63.69±5.84)kg。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12导联心电图检查确诊,符合国家心脏会学会制定的心脏病诊断标准[2];心源性猝死至死亡时间达12h内;患者与家属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委员会审核要求。排除标准:因心脏病外其他因素造成的猝死;免疫系统或凝血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或精神异常;病历资料不全。

1.3方法。实时监测患者各生命体征,根据年龄、体格检查或感情等因素对心源性猝死病因实施分析,根据本院自制调查问卷由患者家属评估猝死病因,主要包含发病前吸烟史、饮酒史与情绪激动等[3]。

1.4观察指标。切实分析心源性猝死病因、猝死时间构成与猝死危险因素。

1.5统计学分析。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t检验。计数资料[n(%)],χ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心源性猝死病因。取100例老年心源性猝死病因患者研究发现,冠心病43例,所占比例43.00%;高血压心脏病21例,所占比例21.00%;扩张型心肌病10例,所占比例是10.00%;风湿性心脏病13例,所占比例是13.00%;急性心肌炎5例,所占比例是5.00%;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所占比例是4.00%;肥胖型心肌病2例,所占比例是2.00%;肺心病1例,所占比例是1.00%;其他1例,所占比例是1.00%,由此可见冠心病是造成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

2.2猝死危险因素。选择100例老年心源性猝死病因患者研究发现,吸烟史9例,所占比例9.00%;饮酒史6例,所占比例是6.00%;用力排便19例,所占比例是19.00%;情绪激动34例,所占比例是34.00%;剧烈运动31例,所占比例是13.00%;无明显诱因1例,所占比例是1.00%,由此可见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是造成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3讨论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心源性猝死指的是患有心脏病患者发生急性症状导致意识丧失,主要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高,具有病情进展快、难预测或发病急特征,切实分析诱导该病症发生的因素能有效预防疾病出现。有研究报道,冠心病是造成心源性猝死发生的重要因素[4],心肌血供不足导致该病症发生,机体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短时间内诱导机体死亡,心室停顿导致心脏病发生病理恶化情况,诱导机体发生心律失常,治疗期间需实时监测患者病情,若出现心悸或心律失常等症状需及时告知医师采取对症治疗手段,完全各项检查措施,做好防护处理[5]。

其次,调查研究显示[6],吸烟或饮酒等不良嗜好可能会导致患者心脏疾病加重,原因是烟草内尼古丁能有效促进血管收缩,导致冠脉发生痉挛情况,患者发生心肌缺血诱导机体发生心源性猝死,同时酒精对细胞存在显著的毒性作用,过度饮酒对心肌细胞损伤可能会加重,导致机体心肌缺氧症状明显加重,患者长期便秘对胃肠道功能可能会产生直接影响,用力排便造成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机体形成血栓导致病情加重,最终造成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情况,并且病情康复期间若患者情绪过度激动则会导致心率加快,使得心肌缺氧症状加重,最终诱导机体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7],因此切实分析致病因素,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是很重要的,便于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具时效性与可靠性。

在本次研究中,100例老年心源性刺死患者经研究发现,冠心病43例,高血压心脏病21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13例,急性心肌炎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肥胖型心肌病2例,肺心病1例,其他1例,说明冠心病是造成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患者的猝死危险因素是吸烟史9例,饮酒史6例,用力排便19例,情绪激动34例,剧烈运动31例,无明显诱因1例,由此可见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是造成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说明本研究与蒙应写等[8]文献报道具相似性,疗效确切且改善预后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切实分析诱导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与危险因素便于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其中冠心病占据较大的比重,常见危险因素是饮酒史、剧烈运动或用力排便等,因此临床治疗期间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健康宣教,告知其保持膳食均衡搭配,养成规律性饮食习惯,增加高纤维或高蛋白食物摄入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发生便秘,详细阐述吸烟饮酒的危害性,告知患者开展功能锻炼期间需将运动强度与振幅控制在合理范围,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实时监测病情进展情况,改善预后效果,避免危险因素发生,值得借鉴。

\

 
参考文献

[1]王为应.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危险因素分析[J].系统医学,2019,4(01):49-51.
[2]宋冬雪.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5):36-37.
[3]张凤斌.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5):58-59.
[4]张怀福.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03):106-107.
[5]秦美娟.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3):92-93.
[6]王霞.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11):130-132.
[7]吴丹凤.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10):12-13.
[8]蒙应写.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106-1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5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