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心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4 11:34: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影响心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发生心源性猝死的 36 例心病科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发生心源性猝死组, 回顾性分析同期未发生心源性猝死的 40 例心病科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作为未发生心源性猝死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 分析, 并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中, 筛选出影响心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 猝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心源性猝死组中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脏病、情绪激动起伏、用力排便过 猛、长期吸烟、酒精依赖、剧烈运动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心源性猝死组, 且经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得出, 上述因素均是心病科老 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3.698 、5.865 、4.870 、4.023 、3.284 、5.217 、6.228 、6.862 、5.249.均 P<0.05 )。 结论 心病科老年患者的过度吸烟饮酒、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排便用力过猛等因素均会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需正确指导监测并制 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治疗质量,降低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发病率。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心病科,危险因素,冠心病,高血压,吸烟

  心源性猝死是指因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跳动,从而造 成全身的组织器官失去了血液供应,导致细胞出现坏死并 丧失功能,最终使患者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发生死亡 的情况。引起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的原因比较复杂,最常见 的是由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多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 病患者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特发性心肌病或严重 心力衰竭的终末期患者也常常会发生心源性猝死,且由于 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较弱且该病发病急促、发病期间病情 发展比较迅速,而大部分患者家属又不了解此类疾病对患 者的危害程度,以致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2]。故积极 预防心源性猝死是临床研究工作重点,随着医疗技术的不 断进步,众多临床试验结果均提示及时的药物治疗和植入 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均能够有效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因 此早期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并进行 及早干预是预防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关键。鉴于此,开展 本研究,为临床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发生心源性猝死的 36 例心病科 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心源性猝死组)和同期未发生 心源性猝死的 40 例心病科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未发生 心源性猝死组)。纳入标准:发生心源性猝死患者符合 《ACC/AHA/ESC 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与心脏性猝死的预 防指南》 [3]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年龄≥60 岁者;临床资料 完整者;临床症状为胸痛、胸闷等,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显 示为异常者等。排除标准:因其他因素导致治疗期间发生 猝死者;具有严重的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感 染性疾病者等。本研究经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伦理 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研究方法 ①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 分析。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冠心病、高 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脏病、扩张型心 脏病、肺源性心脏病、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炎等)、情绪激动起伏、用力排便过猛、长期吸烟、酒精依赖、剧 烈运动情况进行统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 利浦有限公司,型号:PHILIPS IU 22)检测左室射血分数 ( LVEF)、心脏左室短轴缩短率(FS )水平;抽取患者晨 起空腹静脉血 4 mL,离心( 3 500 r/min,10 min)后,取 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 型号:Olympus AU-2700)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②采用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心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 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 理,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经 K-S 法 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心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以 P<0.05 表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心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单因素 分析 发生心源性猝死组中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脏病、情绪激动起伏、用力排便 过猛、长期吸烟、酒精依赖、剧烈运动的患者占比均显 著高于未发生心源性猝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

 
  2.2 影响心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多 因素 Logistic 分析 经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 型心脏病、情绪激动起伏、用力排便过猛、长期吸烟、酒 精依赖、剧烈运动均是心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 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698、5.865、4.870、4.023、 3.284、5.217、6.228、6.862、5.2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2.

\

 
  3 讨论

  心源性猝死具有发病迅速、难以预料及恶化速度快 等特点,如果患者患有心血管类疾病的时间较长,其必然 会存在程度不同的心肌损伤,进而引发心肌重塑,出现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等症状,如未经及时救 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探究心病科疾病患者治 疗过程中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原因,并对此类疾病针对性 地制定相应的预防和监测方法,已成为现代心病科科室 的重点工作。在临床工作中医师应熟练掌握心源性猝死 的危险因素,并从患者的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的干预 措施,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 险性 [4-5]。

\

 
  本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脏病,以及 情绪激动起伏、用力排便过猛、长期吸烟、酒精依赖、剧 烈运动均是心病科老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究其原因,关于心源性猝死的病因通常是受到原发性 心脏病的影响,会损害到心肌,心肌异常又会发生折返现 象,进而引发心律失常,导致心脏电生理出现紊乱情况, 直接诱发心源性猝死 [6-7]。由于冠心病和各类心脏病患者体 内血栓素A2 合成增加, 而血栓素A2 可增加血栓的形成机 会,造成冠脉痉挛, 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下降, 导致心绞痛、 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的发生,这些因素导致患者心肌酶 升高、心室纤颤阈值降低,易发生室颤,继而发生心源性 猝死 [8-9]。因此冠心病及其他类型的心脏病患者预防心源性 猝死的方法是做好二级预防,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高 脂血症等伴随的危险因素;改善生物钟紊乱、焦虑、压力 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在接受正规治疗时不要随意停药, 平常生活中要以低盐、低脂的清淡饮食为主,适当运动增 强体质,保持病情稳定,避免病情恶化。

  由于患者情绪过于激动或者参加了剧烈运动,致使 患者自身的心率加快,造成心脏负荷增加,血压也会急剧 上升,使机体供血不足,心肌耗氧量加大,进而产生心 肌缺血的症状,诱发心律失常,导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 死 [10] 。对于有酒精依赖的患者,因为酒精会损伤到心肌 细胞,损害其心肌纤维,从而造成患者心肌细胞不同程度 损伤,进而加剧患者缺氧状态,加重患者病情,继而发生 心源性猝死 [11] ;对于长期吸烟的患者,烟草中存在的尼 古丁、烟焦油等有害物质被患者吸入到肺与血液中,会加 快患者血管收缩与舒张的速度,导致心肌缺血,破坏肺脏 与心血管系统,造成患者产生冠状动脉痉挛,加剧患者缺 血症状;同时吸烟也会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游离脂肪酸 升高,碳氧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增加,带氧血红蛋白携氧能 力下降,加重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起心源性猝死的 发生 [12- 13] 。因此,对于长期吸烟、酒精依赖及情绪容易激 动、剧烈运动的患者,需开展老年患者健康宣教,改善患 者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自觉戒除烟酒,让患者保持自身心 情开朗并以平和心态和自我控制情绪的方法面对每日的生活,对患者的家属宣教时,应要求其适当给予患者必要的 心理支持,来避免患者的情绪波动太过起伏,使患者保持 健康乐观的心态,进而降低患者产生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风险。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胃肠功能的退化、减弱,容易发生 便秘,若过度用力排便,使腹压增加,也会使心脏负荷增 加,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因此, 对于上述老年患者,应为其制定合理有效的运动方案,保 证每天的合理运动量和休息时间,日常生活中调整饮食习 惯,增加患者的饮水量、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及 易消化的纤维类、低脂类食物来改善患者的肠道内环境, 保障患者畅通的排便来减少便秘问题,避免排便用力过度 而在血管中产生血栓情况,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综上,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冠心病、 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脏病、情绪激动 起伏、用力排便过猛、长期吸烟、酒精依赖、剧烈运动均 是心病科老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 可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和预防,降低心病科老年患 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杨梦婵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J]. 实用医技杂志 , 2021. 28(1): 55-57.

  [2] FRANCISCO R B, ENRIQUE N-A, EXPERIMENTAL C . ECCARDIOLOGY research article sudden cardiac death: Some considerations on the matter[J]. Cardiology, 2016. 2(4): 161- 174.

  [3] 美国心脏病学院 , 美国心脏学会工作组 , 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制定委员会 , 等 . ACC/AHA/ESC 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与心脏 性猝死的预防指南 [M]. 长春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6: 93- 112.

  [4] 郑刚 . 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猝死风险预测和干预的临床研究最新进展 [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20. 22(9): 997- 1000.

  [5] SHI R. Analysis and strategy of related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suddencardiac death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J]. Cluster Comput, 2018. 22(7): 4639-4645.

  [6] MARCUSCHAMER I A, ZUSMAN O, SCHWARTZENBERG S ,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sudden cardiac death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J]. Eur Heart J, 2019. 40(1): 887.

  [7] 解晓宇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J/CD].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 2020. 8(30): 27- 28.

  [8] 王延军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19. 13(6): 28-29.

  [9] 李朝晖 , 马云玲 , 周占军 , 等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J/CD].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 2016.3(16): 3174-3175.

  [10] 孙广利 , 王小培 , 张铁须 . 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病 因分析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9. 29(5): 159- 160.

  [11] 罗世红 , 刘建平 , 林明仙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 死的临床危险因素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20. 31(11): 1687- 1689.

  [12] 杨龙 , 姚福梅 , 刘慧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 床危险因素分析 [J]. 黑龙江医药 , 2015. 28(6): 1331- 1333.

  [13] 蒙应写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 因素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 , 2016. 14(27): 106- 1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514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