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护理环节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基本相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优质护理;心理状态;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肖蜜.乳腺癌护理环节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335,340.
0引言
乳腺癌是女性多发性恶性肿瘤,以绝经期前后的女性作为主要病发人群。结合相关的研究数据显示,乳腺癌发病率高达18.0%。并且伴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患者5年内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研究中发现,部分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常常出现肢体功能受限、负面心理状态等现象,甚至致使患者初选癌性疲乏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辅以优质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2]。为了进一步研究乳腺癌护理环节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以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诊断证实;②接受手术治疗;③知晓本次研究详情,自愿参与其中。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脏器疾病者;②恶性肿瘤转移者;③不配合研究者;④精神和意识障碍者。
随机将72例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年龄区间为42-57岁,平均年龄为(49.5±7.5)岁,病程区间0.8-2年,平均病程(1.4±0.6)年;观察组:36例,年龄区间为41-59岁,平均年龄为(50.0±9.0)岁,病程区间0.6-2年,平均病程(1.3±0.7)年;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均衡性显著,对比结果呈P>0.05,表示本次研究具有学术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医院常规模式实施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料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康护护理:(1)早期康复锻炼:指导患者对患肢进行功能恢复训练,在具体训练过程中,可指导患者采用关节的旋转、伸展和划圈等方式,指导患者将患肢的肘关节进行抬高,并将手掌置于其对侧的肩膀处,并将另外一只手将患者患肢肘部进行拖住,进而将其逐渐抬高,直至与肩部平横;(2)作业训练:结合患者实际功能恢复情况,对其进行进食、梳洗、穿衣、套环、拼图等训练。作业训练频率为隔天进行1次,每周共进行3次;(3)其他康复锻炼: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在常规上肢训练之外,还可以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等,鼓励其积极参与到太极拳、散步等运动中,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1.3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利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该量表共分为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状况五个维度,分值越高,表明其生活质量越高。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2检验。以P<0.05为有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如下表1所示: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基本相同,对比结果呈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如下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状况五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五项指标对比,结果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出血2例,皮下积液1例,肿胀3例,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8/36);观察组:出血1例,皮下积液0例,肿胀1例,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36);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呈2=7.686,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女性乳腺癌发生于患者的乳腺上皮组织中,以女性群体为主要病发群体,约为99.0%,男性患者发病率为1%。目前,乳腺癌已经成为临床威胁患者的重要肿瘤疾病,且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患者群体日益年龄化,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3]。
目前,临床上均是采用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一定的负面情绪,如:悲观、害怕、抑郁、恐惧等,患者在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下,不仅降低了患者的治疗的配合程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同时,鉴于手术治疗属于一种创伤性治疗方式,患者在术后面临着一定的并发症,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因此,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辅以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预后。
与常规的护理模式不同,优质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并结合患者的康复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并严格按照康复护理方案,从早期康复、作业训练、其他康复锻炼等方面,对患者进行优质的、综合性的康复训练,进一步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优质康复护理干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3.61±3.79)、(31.25±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促进了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杏秀,易晓芳,梁秋娴.优质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9,40(04):291-293.
[2]刘晓宇.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1):166-167.
[3]李春红.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7):183+185.
[4]孔放.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4):195-1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