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尿失禁诊疗及护理新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6 15:53: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通过对尿失禁的明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人性化护理及心理护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发展,还能有效地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及预防压疮、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尿失禁的诊疗及护理新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尿失禁;诊疗;护理;进展

本文引用格式:何敏.尿失禁诊疗及护理新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24-25.

0引言

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是临床上常见的排尿异常,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和卫生问题,对患者的身心发展、生活质量及家庭均有程度各异的不利影响。UI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对尿失禁的定义是:尿失禁是一种不自主的,且可以得到客观证实的经尿道漏尿现象,给患者带来个人卫生方面及社会活动方面诸多不便的困扰[1]。临床上引起尿失禁的病因十分复杂,在排尿与控尿的生理过程中,各种原因均可引起发生变化,如神经体液对盆底肌运动功能及膀胱括约肌的调节,膀胱括约肌及盆底的正常运动等,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改变,均可导致排尿与控尿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发尿失禁。综合分析尿失禁的原因,既包含复杂的病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刺激,又可因手术损伤、术后昏迷、中枢或外周神经损伤、瘫痪、中风、阿尔茨海默症、尿道控尿机制异常、机体老化、年龄及绝经状态、分娩生育、慢性腹压增加:如长期便秘、慢性呼吸道疾病、肥胖及长期负重等因素引起。长期尿失禁会引起严重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炎、阴道炎、性生活障碍等,尿失禁虽然对患者生命安全不存在任何威胁,但其症状让患者难以启齿,对其正常社交活动、体育锻炼等造成严重影响,并由此引起患者害羞、自卑、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精神抑郁及心理障碍,亦或其他心理疾病等。Lekan-Rutledge D[2]认为,需正确地评估和处理UI,否则,因UI所引发的各类病症风险就会增加,如患者尿路感染、压疮、皮肤破溃、跌倒。尿失禁是临床护理中遇到的较为常问题,多发于老年患者人群、瘫痪卧床患者及重危患者之中。

随着我国人口日渐老龄化,尿失禁在临床护理中已成为各医疗机构及家庭护理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现实中却是常被人们忽略。本文对尿失禁的诊疗及护理新进展进行综述。

\

 
1尿失禁的分类及表现

主要分为急迫性尿失禁(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UUI)、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混合性尿失禁(mixed urinary incontinence,MUI)。其中最常见的是SUI。

1.1急迫性尿失禁定义及分类

据国际尿控学会(ICS)的定义,急迫性尿失禁是指有强烈的尿意后,但无法由意志控制排出尿液,而是经尿道漏出。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感觉急迫性尿失禁和运动急迫性尿失禁。

1.2压力性尿失禁定义及分度

国际妇科泌尿协会(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ical asso-ciation IUGA)/国际尿控协会(ICS)针对压力性尿失禁联合提出的定义:咳嗽、喷嚏或劳动、运动等负压增高时,即会出现不自主的自尿道口漏出尿液。

主观分度:目前临床所采用的分度法为Ingelman-Sundberg。即重度是指平卧体位改变或轻微活动时等即发生尿失禁。中度是指在跑跳、快走等日常活动时,即发生尿失禁,此情况需要使用尿垫。轻度是指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即发生尿失禁,但无需使用尿垫。

1.3混合性尿失禁定义及特点

混合性尿失禁是最常见的尿失禁,多见于女性。指病人不仅有压力性尿失禁,还存在尿急和(或)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

2尿失禁的辅助检查及诊断

2.1一般检查。

2.2病史


主要包括临床症状、目前的治疗情况以及一般病史、既往手术史、全身疾病。

2.2.1体格检查

全身检查、盆腔检查。

2.2.2特殊检查

压力性试验、指压试验、残余尿测定、尿常规分析、尿垫试验棉签试验、排尿日记。

2.2.3深入检查

X线检查、磁共振成像、排空膀胱尿道图、膀胱镜、膀胱肌电图、超声、尿动力学检查、简易尿动力学检查。

2.3诊断

2.3.1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诊断的要点之一是尿失禁的病史,当患者出现腹压增高情况时,若此时出现尿失禁,且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和尿频尿急的症状即可确诊。

2.3.2急迫性尿失禁诊断

除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外,病人多伴有尿频、夜尿增多。另外可有排尿困难等排尿期症状。有些可合并有疼痛及肠道刺激症状。通过典型症状,还应注意两个方面:尿失禁特点:先有强烈尿意后有尿失禁症状或在出现强烈尿意时发生尿失禁,是急迫性尿失禁的典型症状。尿意可因咳嗽、喷嚏、腹压增加而诱发,故临床上须注意与压力性尿失禁相鉴别;伴随症状:急迫性尿失禁还可有遗尿,因膀胱炎、结石、肿瘤等引起的患者,还可有血尿、脓尿等原发病表现,膀胱出口部梗阻引起者有排尿困难、尿线变细等。

3影响尿失禁的主要因素[3]

主要有:①性别:多发于女性。②年龄:尿失禁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③照护场所:一般社区>60岁老人中,尿失禁主要集中在20%-35%的女性和10%-15%的男性中,而在安养机构中的老年人患病率较高,可达50%。

4尿失禁主要治疗方法

不同类型尿失禁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中,非手术治疗是其第一线的治疗方法,主要对轻、中度患者有效,对重度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可作为手术治疗前后的辅助治疗。感觉急迫性尿失禁是原发疾病的一种症状,因而应首先采取病因治疗,可同时采取对症治疗。运动急迫性尿失禁:病因治疗;药物治疗:抗胆碱药、钙拮抗剂、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肉毒素注射、膀胱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治疗、手术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治疗要比单纯性尿失禁的治疗复杂,重点在于判断急迫性尿失禁和压力性尿失禁在病因方面的权重以及各自的分类,以确定治疗的重点和先后次序。

4.1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

4.1.1生活方式干预及膀胱训练。

4.1.2盆底肌肉锻炼

Aslan E等[4]诸位学者研究结果证实:①盆底肌训练刘于帮助患者改善UI状况,尤其对于提升患者的自尊具有积极作用[5]。②肌肉锻炼(包括环形肌、膀胱肌、盆底肌等)对UI治疗具有有效性。

4.1.3盆底电磁刺激。

4.1.4药物治疗

α1-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三环抗抑郁药、局部雌激素治疗。

4.1.5抗尿失禁子宫托。

4.1.6射频治疗及其他。

4.2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

4.2.1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

4.2.2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Burch手术)。

4.2.3膀胱颈旁填充剂注射。

4.2.4Kelly手术。

5尿失禁护理及其新进展

5.1护理用具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护理用具并教会患者或家属使用方法如:护垫、纸尿裤、一次性尿套、保鲜袋、电动储尿器、造口袋等。造口袋的应用,与一次性尿布相比较,减少了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成本更低,减少因拖、拉等与皮肤产生摩擦容易使皮肤受损的机会,护理工作量减少。

5.2盆底肌训练

手法按摩、凯格尔运动、生物反馈、盆底康复器辅助锻炼:阴道哑铃,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实施训练的方法、时间、频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3膀胱训练

排尿习惯训练、定时排尿、延时排尿、间断排尿。

5.4导尿法

长期留置:无菌导尿法,间歇性导尿:清洁/无菌导尿法。

5.5皮肤护理措施

(1)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会阴部皮肤的颜色、温度以及皮下组织有无瘀血等情况,注意阴道分泌物的量、颜色、性质及有无异味,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给予处理。(2)确保患者外阴及所用床单清洁,2次/d擦洗外阴;为减少会阴部异味,保持其清洁,需经常使用温水清洗会阴部皮肤。(3)减轻患者会阴部受压、加强营养支持、变换体位等干预措施,是最具有预防性的措施,而不能仅针对尿失禁给予护理。新型敷料的运用:液体敷料:一种多聚液体,形成皮肤保护的薄膜,快干,帮助完整的或受损的皮肤免受失禁的尿液刺激;造口粉:主要成分是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粉末状,良好的吸收能力,可以减轻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保持皮肤干燥,减少皮肤出现发红、痒、丘疹等症状。

5.6饮食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病情,加强与患者沟通;结合患者对饮水的误解,及时向其讲解饮水与泌尿系统感染的关系,饮水少会加重尿失禁,水分对刺激排尿反射具有重要作用[6],以此消除患者对于正常饮水的顾虑。与此同时,要求患者在无静脉补液的情况下,务必每天保证1500-2000mL的饮水量,且提示患者白天摄入水量可多些,但睡前2-4h需限制饮水量,以确保夜间睡眠。平时多吃蔬菜、水果,控制含盐较高的食物[7]。

5.7认知及心理干预措施[8]

对于UI,很多患者对其的认知度较低,亦因羞涩等原因,尽管身心倍受病症困扰,但却不寻求医疗帮助。因此,有效的认知及心理干预对于患者十分必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改善其心理缺陷,提高患者对尿失禁的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9-11]。

6小结

综合上述论述,笔者认为:对于尿失禁的有关问题必须有充分的认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如在患者患病初期,即可指导其开始康复训练;而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则可建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明确诊断各种不同种类的尿失禁,利于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及针对性的人性化个人护理措施。在这一过程中,行为干预和坚持有效的盆底肌肉训练是临床治疗护理的关键。因此,在给予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中,通过筛查重视高危人群及诊断,指导其保持适量液体的摄入,并指导其开展正确的盆底肌肉训练,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并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个人、家庭、社会均有积极的意义[12-14]。
\

 
参考文献

[1]宋岩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J].实用妇产科,2003,19(2):67-68.
[2]Lekan-Rutledge D.Urinary incontinence strategies for frail elderly women[J].Urologic nursing,2004,24(4):281-283.
[3]裴燕.尿失禁[J].中国全科医学,2006,9(23):1959,1968.
[4]Aslan E,Komurcu N,Beji NK,et al.Bladder training andKegel exercises for women with urinary complaints living in a rest home[J].Gerontology,2008,54(4):224-231.
[5]Kargar JM,Talebizadeh M,Mirzaei M.The Effect of PelvicMuscle Exercises on Urinary Incontinency and Self-Esteemof Elderly Females With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y,2013[J].Global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2015,7(2):71-79.
[6]颜日丽,熊菊芽.尿失禁病人的家庭护理和健康指导[J].护理研究,2006,20(3):690-691.
[7]梁少芬.尿失禁病人的护理与研究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2,7(13):21-22.
[8]李燕,张先庚,王红艳,等.老年女性尿失禁护理干预新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10):1036-1037.
[9]付蓉蓉,许方蕾,张停停,等.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非手术治疗护理研究进展[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8(1):69-73.
[10]李静,王金莲,李蓓蓓.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205-206.
[11]王美玲.失禁性皮炎预防护理新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9):221-222.
[12]汤爱玲,张月,许方蕾.我国老年人尿失禁护理研究现状与热点领域的文献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9):38-43.
[13]李笑楠.护理干预对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41-141.
[14]舒小珉,化艳,张维珍,等.优质护理应用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功能锻炼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8(12):73-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240.html
本文标签: 尿失禁 ,诊疗 ,护理 ,进展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