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开腹修补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4 15:07: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开腹修补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有30例GU穿孔患者来我院进行治疗,纳入研究之中,依照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单纯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相关手术指标,比较数据。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近,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GU穿孔患者的治疗之中,开腹修补术具有更小的创伤,对患者的影响更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康复时间,但是其根治效果并不理想,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治疗。

关键词:开腹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胃、十二指肠穿孔

本文引用格式:徐立英.开腹修补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68,70.

0引言

胃、十二指肠(GU)穿孔是消化性溃疡病患者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该病的情况多半较为危重且进展迅速,如果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诱发患者出现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包括开腹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等多种手术,本次研究就对开腹修补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有30例GU穿孔患者来我院进行治疗,纳入研究之中,依照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5~75岁,平均(39.45±3.12)岁;观察组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5~75岁,平均(39.45±3.1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在完成基本的检查后,选择使用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中选择使用硬膜外全麻,待到麻醉生效后,在患者的右腹正中位置作相应的切口,暴露患者的病灶位置,然后对其穿孔病灶以及周围组织进行处理和清洁,逐渐将患者的十二指肠溃疡近端以及胃体远端的3/4组织切除,最后进行缝合处理工作,确认患者的切口处理完成后方可完成手术[2]。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则选择使用单纯的开腹修补术,操作如下:①患者采用经气管插管全麻,由护理人员协助麻醉师进行相应的麻醉工作;②麻醉起效后即可开始进行相应的操作,在患者的右腹部直肌处入路,建立CO2气腹,同时在患者双侧锁骨连线的中心处肋缘稍下部位做相应的切口,作为器械送入位置;③在相关器械的协助下寻找患者的穿孔病灶,将病灶周围的渗液、残渣等清除干净,之后再使用医用丝线进行缝合,使用大网膜进行覆盖和固定,之后在放置相应的导流管以进行引流工作;④手术完成后,进行抗感染等术后处理,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工作[3]。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结果以及手术指标,指标包括手术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比较数据。

手术结果评价:①显效:患者的症状以及体征在治疗后均已消失,溃疡情况出现了显著的减轻,在胃镜以及X线等检查中则显示患者的溃面并未出现扩张的情况,愈合情况较为良好,同时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以及体征均偶有发作,溃疡情况也出现了一定的好转,检查中则显示患者的溃疡面会偶尔出现活动的情况,伴有轻微的胃肠道反应,但是在使用药物后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③无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胃肠道反应,无法使用药物进行控制。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果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表1。

\

 
2.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表2。

\

 
3 讨论

GU 穿孔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加之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的不规律、不科学,导致其在临床中的发病率出现明显的提高,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临床中十分重视患者的治疗 [4]。

手术治疗是临床 GU 穿孔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而目前临床中手术的方法较多,其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胃大部切除术是临床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式,临床实践中显示,采用该法能够一次性将患者的穿孔以及溃疡治愈,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复发率也较低;但是,由于手术操作的影响,其会为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患者的术后康复也较为缓慢,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出现延长,影响其康复 [5-6]。而单纯的开腹修补术则能够直接通过阻断患者消化道内容外流来实现治疗的目的,其手术创伤更轻,危险系数也更低, 在临床中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但是由于其根除并不彻底, 使得患者的疾病复发率较高 [7-8]。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员的治疗效果相近,但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要短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临床 GU 穿孔患者的治疗之中,开腹修补术具有更小的创伤,对患者的影响更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康复时间,但是其根治效果并不理想,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方晨初 . 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33(7):37-38.
[2]吴丰 .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33(4):74.
[3]杨文斌 . 上消化道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 [J]. 中国处方药 ,2017,15(1):117-118.
[4]Belfort MA, Whitehead WE, Shamshirsaz AA, et al. Fetoscopic Open Neural Tube Defect Repair: Development and Refinement of a Two-Port, Carbon Dioxide Insufflation Technique[J].Obstetrics & Gynecology,2017,129(4):734.
[5]吴演清 , 钟文毅 , 郭国城 . 腹腔镜下胃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血中 MTL、VIP 的影响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27(11):97-98.
[6]李金博 . 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对比研究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9(18):130-131.
[7]王茂强 , 黄焕基 , 陈顺娣 , 等 .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的效果观察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11(22):24-26.
[8]Barnes LA, Kim HM, Caldwell JM, et al. Satisfaction, function and repair integrity after arthroscopic versus mini-open rotator cuff repair[J].Bone  & Joint Journal,2017,99B(2):2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0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