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过程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所选择的护理方案不同分到不同组别,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36例。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①统计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66.67%,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2.3±1.1)d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2.2±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应用效果可观,有助于提高整体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老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舒适护理;效果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吴继芳.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过程中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370-371.
0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是典型的常见性老年疾病,患者心室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后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心排出量出现异常[1]。临床医学中慢性心力衰竭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会严重威胁生命安全[2]。慢性心力衰竭病程长、痛苦程度严重,在治疗过程中很有必要采取舒适性护理措施来调整患者的身心舒适程度[3]。我院对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增加使用舒适护理方案,受到了医患多方欢迎,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61~86岁,平均(66.8±0.2)岁;病程0.5~3年,平均(1.2±0.3)年。观察组(36例):男性18例,女性18例;年龄60~88岁,平均(66.2±0.6)岁;病程0.5~4年,平均(1.6±0.5)年。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沟通、环境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患者应用的护理方案为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舒适护理:慢性心衰症状会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时间长、费用高、见效慢。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情绪,尤其是老年患者,还会认为自身疾病拖累整个家庭,产生负面、消极的情绪,尤其需要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与患者亲切交谈,掌握、分析患者心理具体问题及状态,尽量找出解决办法。还要注意与家属沟通,鼓励其参与到患者护理当中,给予家庭支持,一起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体位舒适护理:老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后需要持续卧床治疗,体位护理非常必要,若出现体位问题则会使得患者全身感觉不适。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选择合理、舒适的体位,定时调整体位。同时,床单被褥卫生要清洁彻底。受压部位经常按摩,预防压疮发生。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定期为患者按摩、拍背,促进痰液外排,保持呼吸道畅顺。
(3)环境舒适护理:病房环境要每天打扫、定期消毒,确保病房干净卫生。调整病房内的温湿度及光照在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辅助应用空调设备。医护人员在医护工作过程中尽量降低声音频率,避免噪音不适。对探视亲属朋友较多的情况,要积极地与亲属沟通,每天探视人数不宜过多,让患者充分休息。
(4)吸氧护理:因老年患者往往需配合吸氧治疗,但给氧过程会有一些不适感,护理人员要注意控制氧流量、适量提供水,告知患者不可自行调节氧流量,避免严重缺氧。
(5)饮食护理: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叮嘱其进食一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清淡无刺激食物,禁食刺激性高脂肪类食物,戒烟酒,补充营养有助于提升身体状态,改善治疗效果。考虑每天固定某些膳食种类会让患者食欲下降,也会有不适感,所以还需要定期调整膳食种类,合理搭配。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尽量选择患者喜欢的能接受的食物种类。多食蔬菜水果,少食多餐,有助于预防便秘。
(6)输液舒适护理:输液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全面评估,监测生命体征,记录药物过敏情况。尽量保持药液均匀输入,缓解输液所带来的不适感。输液结束后按照相关流程,避免二次出血、皮下血肿等发生。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影像学及心电图正常。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影像学及心电图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护理满意度是我院内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者满意度越高。
2结果
①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统计为94.44%、6 6.67%,差异显著(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2.3±1.1)d明显更短,护理满意度(92.2±1.3)分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心脏排血量降低或不足时难以满足机体代谢所需而导致组织灌注不足,继而肺循环、体循环会出现淤血,处于严重性心脏病阶段,各器官功能随之发生异常,及其危险[4]。研究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心肌炎、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等情况下的心肌损伤,在我国老年人群众发病率极高,并且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展,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人数越来越多[5]。心力衰竭具有很复杂的发病机制,诱因也有很多,大部分是因严重性左室心肌功能受损[6]。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心力衰竭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终末期心脏疾病。研究认为心肌损伤后产生的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及血管紧张素Ⅱ等会毒害心肌细胞,诱发心肌纤维化及细胞重塑,形成恶性循环[7]。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关键还在于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缓解心肌重构,这个治疗过程漫长,患者不适感明显,且这种不适感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为了尽量去缓解患者生理、心理上的不适感,临床护理中有必要采取舒适护理措施。舒适护理通过关注各项护理细节,并对这些过程中存在的相应问题积极处理、预防,改善患者的身心舒适状态,提升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的积极性、依从性。通过舒适护理中心理舒适调整护理、体位舒适护理、饮食护理、吸氧护理、输液护理等等,始终保持患者心情愉悦、身体舒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
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8]。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治疗的护理配合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是必要的、有效的,能间接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莫秋鹃.舒适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状况、满意度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6(18):283-285.
[2]闫秋芬.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0):154-155.
[3]仇建华.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0):217-218.
[4]葛凤英.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728-1730.
[5]徐红霞.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4):170-171.
[6]谢瑞雪.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326-2327.
[7]王露璇,曾玲俐.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4):285.
[8]陈晓燕,修静.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1):170-1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