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个性化护理缓解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恶心呕吐不适症的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0 15:39: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个性化护理缓解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恶心呕吐不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4例肝癌介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等不适症,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及不适度,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肝癌;恶心;呕吐;缓解

本文引用格式:刘雪梅.个性化护理缓解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恶心呕吐不适症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60,269.

0引言

肝癌又称恶性肿瘤,其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受其环境因素的影响[1]。肝区疼痛、腹胀是常见的症状,其多发群体主要集中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病毒性肝炎合并肝硬化者,其发病率较高[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威胁患者的生命,为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医学治疗手段的不断革新,在治疗的过程中肝癌患者的相关不适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有效治疗[3]。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治疗此疾病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中,分析探讨个性化护理缓解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恶心呕吐不适症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4例肝癌介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其中,观察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8.85±2.2)岁;对照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8.85±2.1)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信息资料全面者;精神正常者;无其他恶性肿瘤者;肾功能正常者;签署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患者信息资料不全面者;不是介入术治疗者;肾功能障碍者;精神不正常者;未签署同意书者。

1.3方法

对照组仅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患者的饮食、用药、并发症的相关预防以及心理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方式,具体如下。

(1)有效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及时有效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存在消极心理的患者采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病情。

(2)合理的环境护理:为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在有效的护理过程中要对其病房的各项卫生实施有效的监督,对存在问题的区域及时整改,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使患者在有效治疗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情,能够有效地推进通治疗的进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护患关系。

(3)饮食护理:在整个介入术治疗的过程中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对患者的相关饮食进行监督,详细的为患者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同时要让患者意识到合理饮食对有效治疗的辅助性。在护理的过程中对其饮食的合理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不适症。

(4)健康宣教:在有效护理的过程中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讲解其介入术治疗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信心。此外就各种疾病的有效防御以及介入术后应对不适症状的相关措施详细的讲解予患者,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1.4观察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不适症的情况并就相关质量进行有效的评分。患者在护理后各项不适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各项功能均有好转,身体各项指标有明显的恢复为显效;患者在护理后各项不适症均有好转,身体各项指标及功能有好转的趋势为有效;患者在护理后不适症状加深,其身体的各项指标均未改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为无效。护理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8.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不适症状发生率的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15.6%,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75.0%,两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如表1所示。

\

 
2.2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有效地比较后发现,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2。


\

 
3讨论

肝癌又称恶性肿瘤[4],受其各类因素及相关疾病的不断影响。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不断的上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医学治疗手段的不断革新,肝癌在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5]。但是由于其疾病的复杂性,在有效治疗的过程中易出现相关的并发症。为此在有效治疗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受到了诸多的关注。
目前,在有效治疗的过程中常规护理是较为常见的护理模式,配合有效的治疗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6]。但是尤其复杂性的疾病,常规护理在有效运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相关并发症不能很好的应对[7]。

而针对这一点,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受到了较多的关注。通过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可有效地降低其在治疗过程中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8]。本研究显示,使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明显高于其常规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其不适症的发生率,有效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恶心呕吐不适症,其临床效果显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赛卿,黄思赟.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肝癌介入术后疼痛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5):187-188.
[2]戴海萍,叶然,黄苏闽,等.肝癌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的效果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24):120.
[3]储培培.对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8):207-209.
[4]刘玮,张少容,胡世峰.应用个性化护理减轻肝癌患者介入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5):123-125.
[5]张露,冯秋琪.术后早期进食护理对肝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12(15):235-236.
[6]Lila M,Gracia E,Catalámiñana A.Individualized motivational plans in batterer intervention program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ournal of Consulting&Clinical Psychology,2018,86(4):309-320.
[7]Rai A.Job crafting intervention:fostering individual job redesign for sustainable organisation[J].Industrial&Commercial Training,2018,50(6):200-208.
[8]任鲜华.肝癌介入手术患者CT增强扫描的不良反应和护理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13):48-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74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