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分别接受芬太尼、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的60例临床资料为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间收治的已接受胆囊切除术全麻患者,依据术中所应用的阿片类药物种类,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芬太尼麻醉组、舒芬太尼麻醉组、瑞芬太尼麻醉组,每组患者为20例。结果对比数据结果显示,芬太尼麻醉组患者抑制插管时与瑞芬太尼麻醉组患者应激反应相似,但舒芬太尼麻醉组患者抑制插管时比前二组应激反应效果更优;芬太尼麻醉组患者较舒芬太尼麻醉组患者及瑞芬太尼麻醉组患者意识恢复及拔管时间更长,其中,三组中瑞芬太尼麻醉组意识恢复及拔管时间最短。结论经观察分析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中临床麻醉效果最佳为舒芬太尼联合罗库溴铵、依托咪酯、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诱导,术中以瑞芬太尼、丙泊酚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麻醉。该方法具有诱导插管对患者应激性小、副作用少,且术中血流动力平稳,术毕拔管患者苏醒较快,在临床上可将其做为静脉复合麻醉的理想方法之一。
关键词: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腹腔镜;全麻;临床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丽斯.芬太尼、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应用于全麻病人临床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145-146.
0引言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外科手术已日渐成熟,并广范应用,由此推动临床麻醉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1]。本文观察分析分别接受芬太尼、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并做更深一步的研究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的60例临床资料为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间收治的已接受胆囊切除术全麻患者,依据术中所应用的阿片类药物种类,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芬太尼麻醉组、舒芬太尼麻醉组、瑞芬太尼麻醉组,每组患者为20例。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情况如下表1所示,组间统计差异不明显,且P>0.05,可做更深一步的研究探讨。
1.2麻醉方法
三组患者均需接受全麻,手术前均接受常规禁食,术前半小时给予常规肌注0.1 g苯巴比妥钠,0.5 mg阿托品;入手术室后均给予全凭静脉复合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内均不用罗库溴铵及咪达唑仑,手术结束后给予常规以0.25-0.5 mg阿托品和0.5-1.0 mg新斯的明拮抗残余肌松,以0.3-0.5 mg氟马西尼拮抗镇静药物作用[2]。芬太尼麻醉组[3]:0.03-0.05 mg/Kg咪达唑仑,2-4 ug/kg芬太尼,0.6-1 mg/Kg罗库溴铵,0.3 mg/Kg依托米酯;麻醉维持:持续静脉泵注0.3 ug/Kg.h芬太尼加0.75-1.0 mg/kg.min丙泊酚,同时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舒芬太尼麻醉组[4]:0.4-0.6 ug/kg舒芬太尼,0.03-0.05 mg/Kg咪达唑仑,0.6-1 mg/Kg罗库溴铵;0.3 mg/Kg依托咪酯;麻醉维持:持续静脉泵注0.6 ug/Kg.h舒芬太尼加0.75-1.0 mg/Kg.min丙泊酚,同时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瑞芬太尼麻醉组[5]:2 ug/Kg瑞芬太尼,0.03-0.05 mg/Kg咪达唑仑,0.3 mg/Kg依托米酯,0.6-1 mg/Kg罗库溴铵;麻醉维持:持续静脉泵注0.1-0.2 ug/Kg.min瑞芬太尼,0.75-1.0 mg/Kg.min丙泊酚,同时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
1.3观测指标
(1)观察分析三组患者全麻诱导后3 min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主要指标有[6]:HR、MAP以及SP02。(2)观察分析三组患者全麻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各项指标数据通过SPSS 17.0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代表三组间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分析三组患者全麻诱导后3 min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如以下表2所示,P<0.05,三组间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观察分析三组患者全麻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如以下表3所示,芬太尼麻醉组患者和舒芬太尼麻醉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即P>0.05;而且瑞芬太尼麻醉组患者较前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更优,且P<0.05,组间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从以上观察分析可见,将所选60例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其接受芬太尼、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麻,对比数据结果显示,芬太尼麻醉组患者抑制插管时与瑞芬太尼麻醉组患者应激反应相似,但舒芬太尼麻醉组患者较前二组应激反应效果更优;三组中瑞芬太尼麻醉组意识恢复及拔管时间最短;瑞芬太尼麻醉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更优[7]。
综上所述,经观察分析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中临床麻醉效果最佳是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罗库溴铵、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术中以瑞芬太尼、丙泊酚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麻醉,该方法对患者诱导插管时应激反应小,副作用少,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拔管患者苏醒较快,在临床上可将其作为静脉复合麻醉的理想方法之一[8]。
参考文献
[1]梁晓莹.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镇痛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可行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3):32-34.
[2]黄清松,张花.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应用在老年全麻手术中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3):40-41.
[3]罗南英.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全麻镇痛中的效果对比[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编辑部,2015:2.
[4]卢冀京.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部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7):84-85.
[5]秦子光.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高龄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J].黑龙江医药,2018,31(05):1043-1045.
[6]郝美玲.心脏手术中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3):139-140.
[7]廉桂荣.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5):19.
[8]于秀青.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的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6):65-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