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高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进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高龄膝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奇偶顺序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应用ERAS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内给予ERAS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提高疼痛护理满意度,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高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
本文引用格式:戚光乾,沈亮,周海波,等.ERAS在高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162-163.
0引言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老年人群常见疾病,我国65-80岁人群的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加之高龄老年人自身身体素质水平较差,存在多种合并症,发病后会大幅降低生活质量。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此病的常用术式[1],可改善临床症状,术后康复护理实施,可提高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因此,本组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内实施ERAS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膝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纳入患者均确诊后择期行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奇偶顺序法进行分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5-87岁,平均(71.64±3.69)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4-86岁,平均(72.86±4.97)岁;两组资料数据比较值P>0.05,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告知患者术前8-12 h,备皮,留置尿管,准备好手术室,核对手术室相关设备与仪器的使用情况。术后对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密切检测,开展引流管护理,记录每日引流液的量、颜色,术后第2 d开展功能康复锻炼,以患者的耐受性作为锻炼强度判定的金标准[2]。观察组应用ERAS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首先,由主管医师、麻醉师、营养师、康复师、护士共同组成ERAS小组,由科室主任负责管理。其次,查阅临床资料结合疾病严重程度,设计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案,落实期间不断调整实施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具体方法内容:
①术前护理:a.由责任护士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自理能力、心肺功能、皮肤状况、营养状况与疼痛程度。嘱咐患者术前6 h进食,术前2 h禁水。针对手术时间较短者不留置导尿管,术前可不留置导尿管,针对手术时间较长者,可于麻醉后将导尿管置入。b.术前1 d,由麻醉师与巡回护士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与疾病史,评估患者的疼痛等级,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手术指征,评估疼痛等级,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性镇痛,使疼痛阈值有效提高。开展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了解手术流程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消除手术应激反应。
②术中护理:术中应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4℃,非手术区域要做好保暖,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状态。可通过液体加温达到热平衡,保证患者术中体温恒定[3]。
③术后护理:a.生命体征动态监测,术后帮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消化道症状,未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时,可让患者多次饮用少量温开水,术后4-6 h可进食,最初以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随着患者胃肠道功能逐渐好转,可过度到普食。b.于小腿中下部用软枕头垫高,抬高膝关节15°-30°,预防腓总神经损伤与腓肠肌损伤,膝后处于空置状态。术后给予伤口冰敷24 h,缓解术后关节肿胀症状,减轻疼痛感。冰敷期间要预防冻伤发生,应定时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停止冰敷。c.待患者清醒后,开展术后疼痛评估,建立个人疼痛随访档案,评估疼痛等级,给予针对性镇痛处理,提升疼痛护理效果。术后可通过口服拜瑞妥或者注射低分子肝素、踝泵训练、气压治疗等方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
④早期康复锻炼:麻醉消散后,指导患者开展早期康复训练,例如,踝泵运动、患肢股四头肌收缩,3次/d,15 min/次,术后2 d,进行直腿高抬运动,每次连续做20-30个,每日3次,术后3 d开展被动运动器锻炼,利用运动器进行辅助锻炼,逐渐增加练习强度,每日2次,每次30 min。术后5 d借助助行器进行下床站立行走,每日3次,每次10-30min,待患者可独立站立后方可进行行走练习。
1.3观察标准。记录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开展疼痛护理后以问卷法了解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
1.4判断标准。疼痛护理满意度以疼痛认知、疼痛处理及时性、疼痛处理有效性、疼痛宣教四个方面进行评估,总分100分,非常满意评分为90-100分,满意评分为70-89分,不满意评分为0-6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检验用t值,描述用(±s);计数资料:检验用卡方值,描述用(%);P<0.05时,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为(4.67±0.67)d,对照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为(6.13±0.94)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t=6.9275,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两组疼痛护理满意度。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值(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1。
3讨论
骨关节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疼痛,而且会降低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骨关节炎的常用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自加速康复外科(ERAS)概念提出后,在临床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相比于传统护理模式,ERAS护理模式可使护理效率与安全性大幅提高。围手术期应用ERAS护理模式,是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对护理措施进行优化,促进患者快速康复。ERAS理念是以多学科共同参与,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共同参与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缓解不适感,术后给予早期下床活动指导,预防并发症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使患者术后疼痛感有效缓解,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5]。
综上所述,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内实施ERAS护理模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娟茹,张彩芳.ERAS在高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9):149-151.
[2]陶晶,王鑫,何斌,等.高龄患者TKA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J].农垦医学,2018,40(04):17-20.
[3]赵栋,马信龙,王文良,等.加速康复外科与传统治疗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医学杂志,2018(7):519-523.
[4]蒋作丁,尹晓莉,畅淑芬.ERAS在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6):85+88.
[5]吕猛,罗奇,周天健,等.加速康复外科在肥胖患者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7,38(19):2988-29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