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癌痛管理中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3 14:09: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癌痛管理中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癌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构建与应用癌痛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癌痛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在癌痛评分上,两组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6.67%较对照组83.33%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癌痛管理中构建与应用护理方案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且可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癌痛管理;护理方案;构建;应用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赵秀丽,孙德美.癌痛管理中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244+246.

0引言

在临床上,癌痛症状较为常见,对于患儿而言,持续的疼痛既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导致其机体承受较大的痛苦[1]。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癌症发病率不断提高,一般患者发病初期症状不显著,而多数患者症状明显时已进入晚期。为了提升癌痛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痛苦,对其采取有效护理管理尤为重要[2]。因此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癌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即对癌痛管理中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做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癌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28-73岁,平均为(48.5±3.2)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27-74岁,平均为(47.6±3.4)岁。两组基础信息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血压、心率等体征予以全方位监测,合理用药治疗,并对症处理不良反应,消除其疑问。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观察组构建与应用癌痛护理管理方案,具体为:①首先对初步癌痛管理方案邀请资深护士、麻醉专家、肿瘤专家等进行咨询,总结整理其意见和建议,最后制定出相应的护理管理方案。②其次安排专科护士进行癌痛护理管理,要求其具备护师以上职称,年龄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沟通技巧良好。该护士既要参加临终关怀、急危重症抢救等学习班以及专科护士培训,还需做好病房日常护理工作。③三是与患者之间积极沟通和交流,对其心理状况、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做好心理疏导,规范给予镇痛药物,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予以密切监测。加强健康宣教,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有详细了解,并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做好安全防护,正确评估病情,以将基础护理措施有效落实。④最后是做好疼痛管理与评估,即尽早的为患者有效止痛,准确找到滴定药物的剂量,争取做到无痛。接收患者的护士需对入院的新患者进行有效的评估,而责任护士负责再次评估,注意全面评估新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蒙蒂-疼痛记录表进行评估,根据控制疼痛评估记录表进行合理用药。采用自制的记录表对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进行评估记录,并采用红色虚线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项链,然后采用字母对药物按照类别进行表示。在入院的1小时内,需做好首次评估,如果患者采用短效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则需在口服用药后的1小时内再次做出相应的评估,如果患者的给药方式为静脉给药,则需在15 min内做好再次评估。如果患者的疼痛程度不同,则需在后续治疗的过程中酌情进行相应的评估,一般疼痛评分为1-3分者需在其需要时做出相应的评估,疼痛评分在4-6分时则需在给药后的1-2 d内做好相应的评估,疼痛评分为7-10分的患者则需在给药后的1 d内做出相应的评估。注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评分结果合理调整用药,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加以处理。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癌痛评分(采用癌痛管理控制调查表[3]评估,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及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值100分,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等。)。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t值用于文中计量资料检验,卡方用于文中计数资料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癌痛评分对比。在癌痛评分上,两组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2.2两组满意度情况对比。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6.67%较对照组83.33%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3讨论

癌痛是一种综合性疼痛,其涉及患者躯体、社会、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此类患者而言,有效控制癌痛的关键在于患者、家属、护士、医生等相互写作及共同努力,促使患者在癌痛管理方案中积极参与,以采取最佳的方案应对癌痛症状[4-5]。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予以密切关注,对其个性、认知、情绪、病情等予以详细了解,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其疼痛,提升其积极性,从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作为一种综合性疼痛,癌痛累及患者躯体、精神、社会、心理等各个层面,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为护士,因而其更加了解患者的个性、认知、情绪、病情等,其可将个性化、恰当的信息实时的提供给各部门,从而便于有效控制患者癌痛症状。在有效控制患者癌痛的过程中,医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也需家属、患者自身、护士等共同努力,从而找到最佳的癌痛控制方案。通过构建和应用癌痛护理管理方案,可保证日常工作中护士对患者癌痛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还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处理,并能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并对癌痛予以有效控制,进而提升其满意度和生活质量[6-7]。本文的研究中,在癌痛评分上,两组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癌痛管理中构建与应用护理方案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从而提升其舒适度。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6.67%较对照组83.33%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癌痛管理中构建与应用护理方案可显著提升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因此可见,癌痛管理中构建与应用护理方案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癌痛管理中构建与应用护理方案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且可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汤娟,温莹浩,方淳,等.多学科协作团队在癌痛全程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1):141-144.
[2]周亚梅,王继凤,李雯燕,等.癌痛管理中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7):100-101.
[3]梁萍,袁敏,温娅婷,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品质管理在晚期癌痛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08):1076-1080.
[4]王林娟,张庆.癌痛护理管理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09):1292-1294+1298.
[5]张佩雯,王斐,刘爽,等.癌痛管理中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05):417-418.
[6]陆小英,赵存凤,张婷婷,等“.长海痛尺”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20(4):627.
[7]邱旋英,李晓晖,张德葵,等.癌痛控制障碍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9,23(4A):8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1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