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01 11:54: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针对 ICU 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研究其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简称 VAP)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我院 ICU 病房收入的患者 58 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口腔进行气管插管, 且机械通气时间均在 48 h 以上,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集束化组,每组有患者 29 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集束化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集束化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 病房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但总有效率(93.10%)比对照组(72.41%)高,差异均明显(P< 0.05)。结论 针对 ICU 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祛痰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ICU;集束化护理;预防;VAP;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付秀青 . 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预防 ICU 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237-238.

\

0引言

集束化护理既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概念,又是一种综合护理方案,主要是将循证医学作为临床指导,把临床上已经被证实具有高效的护理措施集合到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护理方案 [1]。近些年,随着我国急救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通气在抢救危重或者术后需要呼吸支持的患者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2]。而 VAP 是指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 48 h 之后或者停止使用机械通气并将人工气道拔出 48 h 内出现的肺实质感染。临床上,VAP 是ICU 病房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发率可达到 43.19% 左右,病死率可达到 51.6% 左右,是 ICU 病房发生次数最多的一种医院获得性感染。临床上一旦患者感染, 会使其住院天数增多,既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社会负担。本文作者针对 ICU 患者采取了集束化护理,对该方案预防 VAP 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对此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我院 ICU 病房收入的患者 58 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口腔进行气管插管, 且机械通气时间均在 48 h 以上,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集束化组,每组有患者 29 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中有男 16 例,女13 例;年龄在 29-78 岁,平均(46.62±10.93)岁;集束化组患者中有男 18 例,女 11 例;年龄在 31-80 岁,平均(47.94±11.03)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均在 48 h 以上;② 所有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均良好;③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了关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在进行机械通气之前, 所有患者均已经确诊患有肺炎疾病;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无创通气;③所有患者均合并其他感染。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可知:组间差异不明显(P> 0.05)。

1.2方法。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每间隔 0.5-1.0 h 给患者进行一次吸痰护理,还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叩背,同时还要及时给患者更换呼吸机呼吸管路,并给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改善水电解质失衡;集束化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
①体位护理。如果患者没有禁忌症,可以让其头部高于脚部,同时把床头抬高至 30-45°之间,并在患者的脚下垫上软枕,进而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压疮。另外由于患者处于特殊情况,要将翻身、叩背时间间隔适当的缩短,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酌情给予肺部处理,并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
②气囊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气囊压力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其压力在 25-30 cmH2O,避免声门分泌物进入到患者的肺部,造成肺部感染,同时还要对患者的气管进行紧密监测, 对受损和坏死情况进行观察;
③营养护理。纠正患者的低蛋白血症,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对肠道内营养进行维持,减少细菌移位情况的发生;
④气道湿化护理。将湿化瓶水温控制在 32-35℃之间, 湿度控制在 60%-70% 之间,患者所使用的雾化器要专人专用, 每隔 24 h 更换一次。⑤口腔护理。给患者进行常规的口腔护理,护理次数为每天 4-6 次,情况特殊时可以适当增加。

1.3观察指标。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 病房时间以及临床护理效果。其中临床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总有效= 显效+ 有效),具体判定标准如下:
①显效:患者的一侧肺或者双侧肺存在少量的散在痰鸣音, 痰液呈现白色稀薄状,很容易被吸出,每次痰量可达到 1 mL左右,每天吸痰次数在 12 次以下,而且拔管后导管壁表面没有痰栓;
②有效:患者的一侧肺或者两侧肺存在干啰音,痰液呈现黄色粘稠状,比较容易被吸出,每次痰量可达到 3 mL
左右,每天吸痰次数在 20 次左右,而且拔管后导管壁表面没有痰栓;
③无效:除以上两种情况均是。

1.4数据处理。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数据处理分析,当 P < 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机械通气时间和住 ICU 病房时间。常规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10.35±1.36)d,住 ICU 病房时间为(14.92±2.72) d;集束化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8.77±1.28)d,住ICU 病房时间为(10.22±3.42)d。将两组进行数据处理可知:组间差异均明显(T=4.556,5.792;P < 0.05)。

2.2临床护理效果。常规组患者中显效的有 9 例,有效的有 12 例, 无效的有 8 例,总有效的有 21 例,总有效率为72.41%;集束化组患者中显效的有 12 例,有效的有 15 例,无效的有 2 例,总有效的有 27 例,总有效率为93.10%。将两组进行数据处理可知:组间差异明显(χ 2 =4.350;P < 0.05)。

\

3 讨论

VAP 是指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48h 以上所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发率在 30%-76% 之间,在欧美发达国家的ICU 病房中,每一千个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会有 3.6 例发生 VAP,而在发展中国家的 ICU 病房中,每一千个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会有 10.0-41.7 例发生 VAP[3]。一旦患者出现VAP 的情况,会使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也会使患者的ICU 住院时间延长,进而使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加重,严重的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4-5]。目前临床上已经将 VAP 的预防视为控制 ICU 感染的主要任务。

本研究结果显示:集束化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 病房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但总有效率(93.10%)比对照组(72.41%)高,差异均明显(P<  0.05)。说明集束化护理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病房内微生物的含量;加强患者的气道管理后,有利于预防患者误吸,也可以确保患者的有效通气; 而以患者的病情和痰液粘稠度为依据,对其进行吸痰护理,对湿化液的使用总量进行动态调整,确保了气道处于湿化状态, 利于痰液的排出,并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依据来确定吸痰次数,有利于减少气道黏膜感染和损伤可能;而有效的口腔护理, 可以使患者口腔内分泌物的淤积与微生物的寄生有效减少。

综上所述,针对 ICU 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祛痰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佼佼 , 马红梅, 廖春霞, 等. 集束化护理预防 ICU 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meta 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16,32(24):3336-3340.
[2]王花芹, 赵先美. 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预防ICU 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J]. 中国临床护理 ,2017,9(1):13-15.
[3]田晓华, 刘卫荣, 袁玲. 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J]. 护士进修杂志,2014(3):241-243.
[4]程艳.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 ICU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2015(20):181-183.
[5]杨芙蓉.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J]. 齐鲁护理杂志,2015(19):49-50.

《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预防 ICU 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01/2018120112572721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3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