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结直肠癌组织中NQO1蛋白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00例,对NQO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siRNAi组与正常组在24 h、48 h、72 h时相比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直肠癌组NQ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较非肿瘤组织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直肠癌患者临近非肿瘤组织NQO1阳性率显著低于肿瘤组织(P<0.05)。NQO1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肿瘤转移分期(TNM)、结直肠癌患者肿瘤转移关系密切(P<0.05)。结论NQO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升,同时其与肿瘤恶性状态关系密切,在癌细胞转移和侵袭中均有参与,将其作为预后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患者中。
关键词:NQO1;结直肠癌组织;表达;意义
本文引用格式:李晓燕,张启芳,张海莲,等.NQO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209-210.
0引言
NQO1蛋白存在于结直肠、肺、胃等组织中,诱导防御因子抵御各种损伤[1]。有关报道指出[2],NQO1在恶性肿瘤中出现表达上调情况,且与转移、侵入、疾病发展关系密切。本次研究观察和分析在结直肠癌组织中NQO1蛋白的表达和意义,取得不错成果,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50例,女性50例,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85岁,平均(59.9±8.9)岁,肿瘤直径为1.8-16.0 cm,平均(6.7±1.8)cm;其中右半结肠癌、直肠癌、左半结肠癌分别为30例、35例、35例。
1.2方法。NQO1 mRNA表达情况采取实时定量PCR进行检测,NQO1蛋白表达情况采取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检测,采取siRNA技术来干扰结直肠癌细胞系思维8NQO1表达。所需设备:上海普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ABI 7300荧光定量PCR仪;郑州南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EL204梅特勒电子天平;NQO1和GAPDH一抗来自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尔康来自碧天公司;选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制定的免疫组化检测试剂。
1.3细胞和siRNA试验。从美国模式培养物保藏所选购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正常培养,将HepG2,2×105cell在干扰前孔铺6孔板,改良培养基使用无血清,干扰时间为细胞汇集度为40%。S干扰W480细胞中NQO1表达使用siRNA技术,在siRNA duplex-Lipofecta mineTM RNAi MAX按照Lipofecta mineTM商品说明书加入培养基内。经过4h孵育后,更换为10%FBS培养基。测定细胞活力在干扰后,选购上海基因治疗有效公司的siRNA细胞和正常组Contactin1靶标。
1.4定量PCR检测。提取组织总RNA用Trizol法,测定RNA纯度和浓度采取紫外分光光度计,后取2μg进行逆转录,生成cDNA。采取SYBRgreen染料法进行定量检测。
1.5Western biot检测。提取总蛋白,二奎琳甲酸测定蛋白质含量后进行凝胶电泳,样本为20μg,电转至聚偏氟乙烯薄膜后,封闭2 h使用3%的脱脂奶,孵育抗人NQO1和GAPDH一抗,4℃孵育过夜,TBST洗膜,孵育二抗后显影。对条带亮度分析。
1.6免疫组化。对5μm石蜡切片染色,在10 mmol/L柠檬盐缓冲液(pH6.0)的热激30 min介导抗原复性,采取抗NQO1单克隆抗体孵育,4℃过夜,洗涤后孵育二抗,曝光使用显色液。
1.7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χ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细胞活力。两组在8 h细胞活力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24 h、48 h、72 h时细胞活力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新鲜样本NQO1mRNA、NQO1蛋白。结直肠癌组与非肿瘤组织相比NQO1mRNA、NQO1蛋白的表达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NQO1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结直肠癌患者样本为肿瘤组织NQO1阳性率为58.00%(58/100)明显高于临近肿瘤组织NQO1阳性率16.00%(16/100)(P<0.05),见表3。
3讨论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一般情况下,通过外科手术就可治疗,但是当癌细胞出现转移时,手术治疗不可根治,且效果降低[3]。为尽早对疾病作出评估,找到结直肠癌预后生物标志物非常重要,既可提高治疗效果,也可改善生活质量[4]。
NQO1蛋白在很多癌症中出现高表达的情况,如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有关研究认为[5]NQO1可作为标志物在肿瘤的检测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siRNAi组与正常组在24 h、48 h、72 h时相比细胞活性显著降低,说明NQO1会改变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改变。结直肠癌组NQ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较非肿瘤组织相比明显升高,结直肠癌患者临近非肿瘤组织NQO1阳性率显著低于肿瘤组织。NQO1表达与肿瘤直径、TNM、结直肠癌患者肿瘤转移关系密切。从而说明NQO1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生物学标志物。
参考文献
[1]马跃,林黎娟,朴俊杰,等.结直肠癌中NQO1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4):366-370.
[2]周娇娇.表观遗传学对调控转移的相关性研究——miR-320a/b及ALDH1a3和NQO1甲基化对转移调控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5.
[3]谢慧君,袁明明,王伟伟,等.结直肠癌患者NQO1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疾病预后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7):2513-2516.
[4]孙立园,赵杨,刘莎莎,等.结直肠癌组织中IGFBP-3、u-PA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J].山东医药,2018,58(23):51-53.
[5]马肖,袁伟,唐万燕,等.miR-29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16,38(6):430-4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