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31 14:13: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160例老年青光眼患者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效果,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率,改善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护理干预;眼科

本文引用格式:许佳.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326,331.

0引言

白内障属于临床多发的致盲疾病,患病率较高,会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损害身心健康[1]。临床症状包括:视力障碍、晶体混浊。房水由于白内障导致的晶状体损伤而回流受阻,极易诱发青光眼[2]。临床常用人工晶体植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进行治疗,能够保持剩余视功能,增加手术成功率,同时加强围术期全面的护理干预,属于确保治疗效果的主要环节。该报告中,抽取160例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进行分析,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获得良好的效果,整理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医院收治的160例老年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病人进行分析,包括男性88例,女性72例。年龄均为56~87岁,平均(65.26±2.37)岁。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通过对比所有病人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常规资料,差异不大(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开展眼科一般护理干预,病人入院后护士告知其进行检查,术后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如下。

1.2.1术前指导

护理人员为病人介绍术前准备事项,按照医嘱正确服药,同时科学规律的饮食,告知病人术前更换衣服,排净二便,保持良好热情的态度,为病人介绍手术步骤、麻醉方法与手术时间等内容,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解除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1.2.2术前护理

护士术前按照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老年病人的承受能力较弱,非常敏感,容易产生焦虑、压抑等不良心理。然而不良心理不利于手术的有效落实。所以,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为病人全面地讲解有关医院的环境与规章制度,为其介绍手术疗法的优点与手术成功的案例,让其掌握白内障并发青光眼的病因以及术后的保健方法。安排交流能力较强的护士和病人进行交谈,进而获得病人的认可与依赖感,形成良好的相处模式。术前开展降眼压治疗,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避免药物向外渗透,有效地消除局部疼痛、肿胀的出现。

1.2.3术后护理

术后密切监测病人的眼部情况,确保眼部敷料的干净卫生,科学合理地应用止血药物及抗生素等,每日早上滴注复方托呲卡胺眼药水,有效避免虹膜后发生粘连;用抗生素及激素眼药水滴眼,有利于其眼部炎症的消退。勤洗手,禁止用手揉眼,有效防止发生交叉感染。护士应该密切监测病人疾病的康复情况,例发生前房出血、角膜红肿等并发症[3],需告知医生进行及时的治疗。护士应该在术前告知病人禁忌长期的低头,禁忌强烈的晃动头部。术后采取恰当舒适的体位护理,保持头高于床尾。在病房内播放病人喜欢的视频节目,积极和病人交流,缓解术后焦虑情绪,减轻疼痛感[4]。

1.2.4饮食指导干预

科学健康的饮食计划,有利于补充病人所需的营养需要,满足病人的身体机能消耗。而且,原发性青光眼病人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合理的饮食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病人身体早日康复。饮食指导上,主要侧重于促进病人眼睛功能保障以及功能恢复上的食品,例干果类、绿色蔬菜等。对于一些老年病人,需要合理地调整脂类食物在病人饮食中的比例等。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指导病人戒烟、戒酒,减少对眼压的不良习惯影响。

1.2.5健康教育

为家属及病人分发有关眼部疾病健康宣传册,护理人员应为病人进行详细的介绍,提高病人对眼部保健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的水平,进而明显地增强临床效果。

1.2.6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前必须告知其复诊时间,告知复诊的必要性。嘱其出院后正确用眼,尽可能避免在光线微弱的情况下用眼,控制低头的时间。使病人认识到头部不适、视觉误差及怕光等情况,如果发生异常症状,及时来医院检查。

1.3结果判断

对比两组病人的复明例数、并发症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做好认真的记录。

1.4数据分析

将实验所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处理,数据采用2和t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存在临床对比价值。

2结果

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复明例数、患者满意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具体详见表1。


\

 

3讨论

青光眼属于临床中非常多发的一种眼科疾病,疾病最后会造成病人的失明,严重地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工作。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属于临床救治青光眼的常用治疗方法,然而手术会导致病人眼前端的组织结构改变,容易发生白内障。眼球当中晶状体发生浑浊,导致视力下降即为白内障[5-6]。白内障外摘除术、囊内摘除术以及超声乳化术等属于临床治疗白内障常用的措施,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存在伤害低、伤口小与手术时间短的特点,在临床中已经普遍使用。然而临床中大部分病人对手术具有错误的认识,导致患者会产生焦虑、压抑等负面心理,造成治疗配合度减弱,不利于手术的有序进行,降低治疗效果[7-8]。所以,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身体的早期康复。加强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将病情的严重程度、术后定期复查及预后情况,准确、全面、系统地告知患者,使其明确不同手术方式联合应用的目的及优点,增强病人积极治疗的热情,改善预后。术后重视基础护理、术眼护理,对术眼的视力进行观察,并在患者出院前,就正确的按摩方法加以指导,包括按摩力量、次数等,对医嘱严格执行,掌握不适情况,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家庭和社会关注力度,使患者保持乐观心境,积极投入术后康复全程,保证获取良好预后。该报告结果显示,通过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临床对比价值。充分地证实了对于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显著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开展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展价值。

参考文献

[1]白玉芳.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患者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3):52-54.
[2]单连华.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2(10):21-23.
[3]杨婷婷.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饮食保健,2018,3(13):72-73.
[4]Wang Xinhua,Peng Jianhui,Xu Xuejun.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Analysis of Glaucoma Combined with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J].China Health Nutrition,2016,16(10):78-79.
[5]Xu Liping.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analysis of glaucoma with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J].Dietary Health Care,2017,9(14):28-30.
[6]梁永霞,李玫.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高龄白内障并青光眼围手术期患者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3(14):82-84.
[7]樊春宏,马丽莹,阮小秋.护理干预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6(14):72-74.
[8]吴胞英.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围术期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32(14):231-2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85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