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多因素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4 15:40: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多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到我院行抗青光眼术的50例50~70岁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以其中25例(25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患者为观察组,另外25例(30眼)术后未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青光眼类型、术前眼压、前房深度、相对晶状体位置、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房角结构等临床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和眼轴长度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持续高眼压、房角完全关闭、前房较浅、晶体较薄、眼轴较短、年龄较小的女性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抗青光眼术后易发恶性青光眼,其中年龄较小及眼轴较短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并发恶性青光眼;多因素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薄真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多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49.

0引言

恶性青光眼又称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是眼部疾病中严重程度较高的一种,可能给患者的眼部结构及视力带来极大损害,甚至造成个别患者失明的恶果。现阶段医学领域还未研究透彻恶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因此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1]。鉴于此,本文就我院特定时间收治的行抗青光眼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开展研究,具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到我院行抗青光眼术的5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男性35例38眼,女性15例17眼,年龄50~70岁,平均(63.44±5.33)岁,以术后未发生恶性青光眼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25例患者为观察组。

纳入标准:(1)经诊断确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在行PAGG抗青光眼手术前未经历过眼部手术;(3)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4)无白内障等其余眼部疾病;(5)眼部未受过严重外伤;(6)患者神志清醒并自愿接受抗青光眼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1)眼部曾受严重外伤或经历过手术;(2)行PAGG抗青光眼术后出现脉络脱离合并视网膜脱离并发症;(3)临床资料不全。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制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信息登记表,记录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住院期间的各项医疗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进行多因素分析。

1.3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青光眼类型、术前眼压、前房深度、相对晶状体位置、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房角结构等临床指标。眼压高低判断标准:行抗青光眼术前以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患者眼压,若患者眼压在经过降眼压治疗后依然大于30 mmHg,则认为该患者是术前持续高眼压[2]。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等数据以A/B型眼部专用超声仪测量结果为准。房角结构检验仪器认定Ocular反射式房角镜,检验结果分为完全关闭及非完全关闭两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抗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多因素分析,详见表1。

\

3讨论

抗青光眼术后并发的恶性青光眼将严重危害患者视觉能力,增大患者失明的可能。医者应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分析引发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持续高眼压、房角完全关闭、前房较浅、晶体较薄、眼轴较短、年龄较小的女性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抗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风险较大,其中尤以年龄较小及眼轴较短两项因素的影响为大。究其原理,以年龄较小的患者为例,由于其新陈代谢速度较年老者更快,加重了术后的炎症反应,加剧了睫状体水肿状况,从而引起睫状环阻滞,最终导致恶性青光眼的发生[3]。

综上所述,年龄和眼轴长度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在术前及术中针对以上问题做好防范工作,从而降低恶性青光眼的术后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朋,杜非凡,韩冰,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多因素分析[J].军事医学,2017,41(3):227-229.
[2]线海燕,王卓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156-158.
[3]薛爱君,刘湘云,李凤君,等.两种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凝血功能变化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2):268-2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748.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