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8-19 21:35: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在 2015 年 12 月到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 100 例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第 1d 视力在 0.3-0.5 之间的患者占 68 例,视力在 0.5 以上的患者占 20 例,视力在 0.3 以下的患者占 12 例;术后 3 个月视力在 0.3-0.5 之间的患者占 70 例,视力在 0.5 以上的患者占
26 例,视力在 0.3 以下的患者占 4 例;术后没有出现角膜失代偿、核坠落、眼内炎症反应以及悬韧带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术应用于白内障治疗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白内障;并发症;临床疗效

作者:张洪杰 .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4):113,115.

\

0引言

老化、局部营养障碍、遗传、免疫代谢异常等都能够导致晶状体代谢出现紊乱,引起晶状体蛋白质变质,出现混浊症状导致白内障。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方法中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超声乳化术以其切口小和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1,2]。现对本院在 2015年 12 月到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 100 例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在 2015 年 12 月到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 100 例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占 58 例,女性患者占 42 例,患者的年龄在38-90 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白内障,红绿色觉和光定位显示为正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脑血管等疾病的患者占 36 例。通过回顾性分析 100 例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乳化术治疗,术前对患者常规进行全面检查,给予心电图、生化常规、X 线检查,若发现有心脏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疾病,患者需要经过内科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后进行手术治疗。眼科检查中除了给予常规检查,还包括泪道冲洗、B 超、眼底检查、OCT 检查、以及 A 超检查等。充分散瞳之后给予表面麻醉,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治疗,使用开睑器进行开睑,选择超声乳化机,待表面麻醉之后做切口,把黏弹剂注入,做环形的撕囊以及 1 点角膜缘内穿孔,把乳化探头以及劈核刀从切口插入,使晶体乳化,吸出粉碎。对前房和囊袋进行冲吸,把黏弹剂注入,植入人工晶体, 之后把黏弹剂吸出。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膏进行涂眼之后包盖,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进行局部用药治疗 7-15d,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确定给药的方式。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经过治疗术后第 1d、术后 3 个月的视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并做好记录。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第 1d 视力在 0.3-0.5 的患者占 68 例,视力在 0.5 以上的患者占 20 例,视力在0.3 以下的患者占 12 例;术后 3 个月视力在 0.3-0.5 的患者占 70 例,视力在 0.5 以上的患者占 26 例,视力在 0.3 以下的患者占 4 例;从并发症分析,角膜水肿症状患者占 35 例,多为轻度角膜水肿,5d 内均能够自行消退;术后出现短暂眼压升高症状的患者占 10 例,4d 内经过对症处理之后均恢复正常;出现低眼压症状的患者占 2 例,其中发生在术后第 9d 的患者占 1 例,经过 B 超检查显示脉络膜脱离,使用加压包扎进行处理,给予强的松静脉滴注治疗 5d 后脉络膜脱离恢复, 眼压也相应恢复正常。另外 1 例发生在术后的第 7d,伴角膜水肿症状,引起视力下降,使用加压包扎 5d 后恢复正常,患者的视力提高为 0.5;术后没有出现角膜失代偿、核坠落、眼内炎症反应以及悬韧带断裂等严重并发症。

3讨论

白内障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3,4]。白内障患者早期可觉眼前出现固定不动的黑点,且易出现单眼复视、多视现象,双眼可同时发病,也可一前一后发病,视力进行性减退,由于晶体皮质混浊导致晶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可有眩光感,近视度数增加,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三种类型 [5]。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展,患有白内障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目前,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方法中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乳化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种新型白内障手术。

\

使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术毕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可同时植入房型人工晶状体。以其切口小、产生的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减轻以及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超声乳化术应用于白内障治疗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6]:保持前房稳定,切口不能过大,避免前房消失,适宜调整吊瓶的高度,保持瓶内适当灌注液,预防超声热能对角膜造成损伤以及前房消失;如果核比较硬,则不适合使用超声进行强行吸除,可以使用晶体圈套器把晶体核取出, 避免因为超声能量太强或者时间太长对角膜造成损伤;若术后出现低眼压症状,要先仔细做 B 超检查以及眼部检查,根据患者不同的发病原因进行及时有效处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7]。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得到了更好的发展,逐渐代替了传统手术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临床疗效较为确切 [8-10]。通过上述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第 1d 视力在 0.3-0.5 的患者占 68 例,视力在 0.5 以上的患者占 20 例,视力在0.3 以下的患者占 12 例;术后 3 个月视力在 0.3-0.5 的患者占 70 例,视力在 0.5 以上的患者占 26 例,视力在 0.3 以下的患者占 4 例;从并发症分析,术中浅前房患者占 3 例,植入人工晶体,后囊膜破裂患者占 1 例,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角膜水肿患者占 2 例,后囊膜混浊症状患者占 5 例。术后没有出现角膜失代偿、核坠落、眼内炎症反应以及悬韧带断裂等严重并发症。说明了超声乳化术应用于白内障治疗中效果显著,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术后视力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