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5 11:26: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的56例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经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后发生囊袋收缩综合征患者。将56例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患者发生囊袋收缩综合征的原因以及探讨相关防治方法。结果患者发生囊袋收缩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因晶体前囊下的上皮细胞在术中无法完全清除以及撕囊直径过小,使得炎症情况出现,另外人工晶体材料刺激和血-房屏障破坏均会导致囊袋收缩综合征的发生。结论给予囊袋收缩综合征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是确保提升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视力的保障。

关键词: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囊袋收缩综合征

本文引用格式:赵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58,67.

0引言

近年来,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不断进步,多种功能性人工晶状体得到广泛应用,也将单纯的白内障复明手术转变为屈光手术,使得患者对术后视觉效果的需求也逐渐提高[1]。而其中连续环形撕囊是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和技术,而由于晶状体前囊下的上皮细胞出现纤维化和增殖生长情况,导致术后出现撕囊区面积减少、人工晶状体偏心、囊袋收缩变窄等情况,导致患者出现屈光不正、视觉功能障碍、眩光等不良症状,而这一系列症状为囊袋收缩综合征[2]。而囊袋收缩综合征对术后视觉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囊袋收缩综合征会使人工晶状体偏离中心,造成患者视力发生障碍。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患者,探讨其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方法。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平均(52.54±4.70)岁。所有患者均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在术中行晶体前囊连续环形撕囊术,同时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认可。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式。有10例患者进行手术剥离式前囊口松解,行表面麻醉,取颞侧角巩缘做隧道切口,于前房注入黏弹剂,松解患者前囊和人工晶状体,随后将患者前囊口以剪切的方式进行扩大,待调整好人工晶状体位置后注吸前房黏弹剂,对球结膜行电凝,结膜以下注射庆大霉素以及地塞米松,术后给予患者消炎痛片,给予典必殊以及迪非眼液交替进行滴液。22例患者采用Nd-YAG激光前囊口放射状切开术治疗。16例患者采用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随后给予患者典必殊以及迪非眼液交替进行滴液。8例患者在手术剥离后,使其前囊口松解,观察其在无炎性反应后采用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给予患者典必殊以及迪非眼液交替进行滴液。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所有患者手术情况,并对所有患者散光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状况进行分析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调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以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发生囊袋收缩综合征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56例患者发生囊袋收缩综合征的原因为:人工晶体材料的刺激、晶体前囊下存有上皮细胞且在术中无法完全清除致发生炎症以及血-房水屏障被破坏,见表1。


\

 

2.2视力情况

在56例患者中,在治疗后,除了有8例患者伴有轻度角膜水肿外,所有患者均未有前房渗出情况,且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术后视力改善良好。治疗后所有患者散光情况平均为(0.87±0.21),见表2。



\

 

3讨论

囊袋收缩综合征是指后囊膜皱褶,多因人工晶体在囊袋中时,后囊膜受力不均衡导致其产生出与人工晶状体相似的皱褶。后囊膜所在位置的重要性,会因屈光指数发生任何改变而影响视力[3]。在临床中,常见的症状多为视力障碍以及视力干扰。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则是通过置入人工晶状体代替人眼晶状体,增加患者前房容积,确保患者在术后其周边和中央前房敏感度提高,促使患者晶状体与瞳孔缘接触平面向后移动,达到改善患者瞳孔阻滞的情况。而患者在经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极易发生囊袋收缩综合征,此病症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极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4]。此病症的发生多因患者前囊下上皮细胞在术中未能完全清除。即使在干净的情况下,仍会有少量残留。并且人工晶状体的材料会对患者形成刺激,导致炎性反应的发生,使得患者房水屏障破裂,导致前囊下的上皮细胞形成纤维细胞,促使纤维化与胶原的分泌和生长增殖,造成患者囊袋收缩,发生后囊混浊[5]。前囊作为一个连续的圆形囊袋,而这个收缩力将导致患者囊收缩,形成前囊区。前囊区出现变化则会使人体眼睛赤道直径受到影响,使之缩小。而前囊收缩则是临床中连续环状撕囊的特征。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合适的连续曲线撕囊大小均无明显变化。后囊与前囊和人工晶状体的紧密配合,将晶状体牢牢固定在囊袋之中,能有效预防术后发生白内障。而拦蓄的圆形囊袋一旦偏心或太小时,在术后囊袋则会收缩成直径偏小的连续圆形囊袋,使得人工晶状体发生偏心的情况,导致囊袋收缩综合征发生[6]。所以,连续性圆形囊膜的临床表现则是囊膜收缩综合征,同时晶状体上皮细胞也在囊膜收缩过程中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在前囊直径减小以及前囊收缩浊度的情况中,若患者视力受到影响,可采用Nd-YAG激光前囊切除术改善患者视力。而对视力在下降的患者,则可采用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对于囊袋收缩有两个对抗因素,分别是人工晶状体襻的弹性以及晶状体悬韧带张力,人工晶状体襻和囊袋赤道周围进行接触时,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囊袋收缩[7]。因此,为患者选择硬性L型襻人工晶状体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囊袋收缩综合征的概率,并且能有效巩固白内障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术后皮质类固醇的使用进行强化,降低了术后不良反应的出现。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囊袋收缩综合征的主要因素为人工晶体材料的刺激以及血-房水屏障被破坏导致患者囊下的上皮细胞变为纤维细胞,同时产生增殖与生长,而在此过程中胶原蛋白发生纤维化,造成囊袋收缩后产生浑浊的异常情况;再加之晶体前囊下存有上皮细胞且在术中无法完全清除致发生炎症[8]。

对于前囊口浑浊、收缩以及直径缩小的情况,其会导致患者视力减弱,因此采用Nd-YAG激光前囊口放射状切开术改善患者视力情况;而因后囊混浊、褶皱造成的视力减弱情况,采用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视力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囊袋收缩综合征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是确保提升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视力的保障;同时囊袋收缩综合征属于连续环形撕囊的一种特殊的并发症现象。

参考文献

[1]曾琨,冯其高,马大卉,等.激光前囊切开术治疗白内障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7,25(4):377-378.
[2]林楠,龚莹莹,蒋炎云.视网膜光凝/冷凝对超声乳化IOL植入联合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8,18(3):535-538.
[3]贾晓丹,李方园,王炳亮.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5):947-949.
[4]张睿.YAG激光前囊膜切开术治疗白内障术后囊袋皱缩综合症[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8,27(2):94-95.
[5]杨安怀,胡焰山,李拓.白内障术后晚期人工晶状体脱位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9):1674-1677.
[6]李盈龙,彭小宁,杨国科.两种不同切口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8,18(4):674-677.
[7]景清荷,陈佳惠,季樱红,等.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Cionni张力环在伴有前房玻璃体脱出的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17,37(6):535-538.
[8]袁霞,杨东霞,郭登山,等.糖尿病性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治疗及护理[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5):159-1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54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