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于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开展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比对。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序后奇偶数划分小组,研究组26例患者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结果课题反馈研究组数据异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开展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关键词:静脉腔内激光;手术;下肢静脉曲张;近期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王玉军.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77+81.
0引言
下肢静脉血栓为临床常见的血管疾病,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伴有极高的复发几率。静脉曲张发生在下肢与体型、长时间站立及饮食习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临床多以下肢患肢乏力、算中、浅静脉炎及色素沉着为主要临床表现[1]。本研究为了研究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疗效差异,特选取52例患者进行比对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序后奇偶数划分小组,研究组共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40-78岁,平均(58.59±3.15)岁,下肢静脉曲张病程11个月至12年,平均(4.85±1.02)年;根据CEAP分级显示:C2-3分级患者17例,C4-5分级患者9例,其中4例患者并发原发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对照组共26例,男13例,女13例;年龄41-75岁,平均(59.05±3.28)岁,下肢静脉曲张病程8个月至10年,平均(4.69±1.13)年;根据CEAP分级显示:C2-3分级患者16例,C4-5分级患者10例,其中3例患者并发原发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长短、CEAP分级及合并症情况进行客观比对,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患者予以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前于患者站立位于体表进行曲张静脉的标记,给予患者常规麻醉及消毒铺巾,取16号针于内踝进行大隐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辅助导丝置入,将600μm光导纤维置于于腹股沟韧带,借助B超明确纤维位置后进行固定,设置激光治疗参数,以2 mm/s素回撤光导纤维,于主干治疗后进行附属枝干治疗,步骤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于大隐静脉进行高位抽剥术及结扎术,术前站立位进行体表标记,于大隐静脉进行切入,将双重近端进行结扎,切除远端主干3-4 cm后缝合,采用钝性分离进行曲张静脉的剥除,结束手术。
1.3评价标准
(1)研究记录比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切口长度、切口个数、住院时间等指标;记录比对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几率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
(2)采用《静脉曲张诊治指南》中对下肢静脉曲张疗效依据作为评估标准,分为治愈、有效以及无效等指标[2]。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3.0版本进行所得数据的分析,组间比对采用样本t,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指标相较。通过比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切口长度、切口个数、住院时间等指标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数值,组间差经统计学分析表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数值,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情况低于对照组数值,组间差经统计学分析表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情况相较:研究组26例患者治愈患者共18例,约占比69.23%,有效患者共8例,约占比30.77%,无无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26例患者治愈患者11例,约占比42.31%,有效患者11例,约占比42.31%,无效患者4例,与占比15.38%,治疗有效率为84.62%,组间差经统计学分析表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针对下肢静脉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但是考虑手术操作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大,患者预后时间长,术后影响因素较多,静脉曲张复发几率较高[3]。随着医疗手段的提高,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被确立起来,临床于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取得了较高的反馈,临床应用价值高。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手术创伤小,为微创手术类型;通过借助先进的激光治疗仪器,辅助B超检查,有效提高治疗精准程度,减少手术操作对血管及周围软组织的损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可显著提高手术完成质量[4]。
本研究表明,通过比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切口长度、切口个数、住院时间等指标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数值,研究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数值,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情况低于对照组数值,组间差经统计学分析表意义(P<0.05);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手术指标显著优于传统手术,临床应用优势显著。研究相关研究数据可知,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于下肢静脉曲张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于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开展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可有效降低治疗对机体的损害,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机体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姜建威,吴清华,顾琛,等.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杂交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26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4):276-279.
[2]Wozniak W,Mlosek R K,Ciostek P.Complications and Failure of 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Procedures in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Varicose Veins in a 5-Year Follow-Up[J].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2016,50(7):475-483.
[3]杨明远.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3):105-106.
[4]罗丽华,陈柱,肖恩华,等.肿胀麻醉液温度对腔内激光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中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3(6):651-6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