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性分析与研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1-10 15:03: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性。方法 将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6 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传统的手术方法,腔内激光治疗组施行腔内激光。比较两组效果;手术之后机体疼痛程度、切口平均数量、手术、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瘢痕概率。结果 腔内激光治疗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腔内激光治疗组手术之后机体疼痛程度、切口平均数量、手术、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 P<0.05;手术前两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 0.05;手术后腔内激光治疗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 0.05。腔内激光治疗组瘢痕概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腔内激光效果明显, 可更好改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腔内激光;临床效果

本 文引用格 式: 赵新磊 , 陈骁 .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性分析与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9):65+68.

0引言

下肢静脉曲张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绝多数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伴随下肢浅静脉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主要表现是色素沉着、下肢疲劳等,目前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来说,无法单纯依靠非手术方法进行根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多实施手术治疗,其中,有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曲张静脉剥脱术,均是传统方法,切口比较多,创伤较大, 不利于术后早期快速康复,和新时代微创理念不契合。随着时代发展,微创手术已经成为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首选方法, 安全有效,患者认可度高 [1-2]。本研究将 2016 年 1 月至 2018年 6 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90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传统的手术方法,腔内激光治疗组施行腔内激光。分析了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腔内激光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6 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90 例分为两组,腔内激光治疗组 43 例, 男 26例, 女17 例;年龄 22-82 岁,平均(54.41±2.48)岁;病程 3-35 年, 平均(16.41±2.80)年。其中右下肢 24条,左下肢 19 条。行 CEAP 临床分级:C2 为 11 条,C3 为 10 条,C4 为 13 条, C5 为 7 条,C6 为 4 条。对照组 47 例,男 28 例,女 19 例; 年龄 22-81 岁, 平均(54.78±2.79) 岁;病程 3-34 年, 平均(16.45±2.89)年。其中右下肢 25 条,左下肢 22 条。行CEAP 临床分级:C2 为 11 条,C3 为 10 条,C4 为 13 条, C58 条,C6 为 5 条。两组一般资料可比性好。

1.2方法。对照组施行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腔内激光治疗组施行腔内激光。半导体激光仪, 激光波长 980 nm,光纤直径 600 μm,仰卧,常规消毒铺巾, 连续硬膜外麻醉,卵圆窝切开 2 cm,游离大隐静脉,将静脉窦主干、静脉分支高位结扎,穿刺内踝上方,将导丝置入, 5F 导管插入腹股沟下方,将导丝抽出,经 5F 导管给予光纤置入,启动激光仪,沿着导管移动光纤红外线光标至卵圆孔, 撤出导管 2-3 cm,对激光参数进行调节,维持 10-14 W,给予单脉冲治疗,每秒 15 次,处理静脉分支时需要进行局部多次穿刺,后给予闭合激光处理 [3-5]。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效果;手术之后机体疼痛程度、切口平均数量、手术、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瘢痕概率。显效:症状消失,无静脉炎等的发生;有效: 症状改善,无静脉炎等并发症;无效:不满足显效、有效标准。效果 = 显效率 + 有效率 [6]。

1.4统计学分析。SPSS 21.0 软件统计, 实施 t 、χ 2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效果比较。腔内激光治疗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如表 1。
\

2.2手术前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手术前两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 0.05;手术后腔内激光治疗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 0.05),如表 2。
\

2.3两组手术之后机体疼痛程度、切口平均数量、手术、住院时间比较。腔内激光治疗组手术之后机体疼痛程度、切口平均数量、手术、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 3。
\

2.4两组瘢痕概率比较。腔内激光治疗组瘢痕概率低于对照组(P< 0.05),如表 4。
\

3讨论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腔内激光疗法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被广泛应用,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原理是导入的光纤经脉冲方式将多种波长红外线激光输入静脉腔而促使静脉壁热损伤血管闭合,促使纤维性愈合产生和管腔永久闭合 [7-9]。

本研究中,对照组施行传统的手术方法,腔内激光治疗组施行腔内激光。结果显示,腔内激光治疗组效果、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手术之后机体疼痛程度、切口平均数量、手术、住院时间、瘢痕概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腔内激光效果明显,可更好改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参考文献:

[1]刘兰峰, 董晓寒.传统手术与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J].中国农村卫生,2018(07):26-27.
[2]季云生. 探究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5):32-33.
[3]张云福.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7,38(10):1947-1948.
[4]赵侠, 杨定会, 史建敏.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EVLT) 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7,38(05):907-909.
[5]高瑜.中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6]王藏慧.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40 例近期疗效对比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2017,46(01):71-72.
[7]闫晓琨, 鲁希国, 刘旺宁, 陈涛.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与传统手术对比分析[J].甘肃医药,2015,34(11):831-833.
[8]马怀昌, 张永浩. 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J]. 临床医学,2015,35(06):51-52.
[9]宋小洹.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68 例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04):477-478.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性分析与研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10/2019011003042844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