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8 12:46: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80例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发生原因包括饮食不当、药物使用不当、血糖监测不及时、空腹血糖运动等,实施急救护理,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得到满意评价。

关键词:急诊低血糖昏迷;急救护理;原因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陆玉娟.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287+303.

0引言

低血糖是指空腹血糖值低于2.8 mmol/L,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发冷,严重者出现昏迷,极易累及脑细胞代谢与肝肾功能,若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需及时纠正血糖,避免损伤脑细胞,从而预防脑血管疾病[1]。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80例开展研究,研究时间为2018.2-2018.8,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1例与19例,年龄为24-68岁,平均年龄为(46.75±10.87)岁。实验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2例与18例,年龄为23-67岁,平均年龄为(46.35±10.26)岁。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意识等体征,检测血糖,当确诊为低血糖昏迷后,遵医嘱补充葡萄糖,严密监护血糖与体征,预防不良反应。对于轻度昏迷者,喂食果汁、糖水等糖分含量高食物;重度昏迷者,静脉注射葡萄糖,避免食物误吸;意识清醒者,给予高含糖量食物。

1.2.2实验组。给予实验组急救护理:营造一个清洁卫生、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通过PPT、视频等方式讲述疾病有关知识,并向患者讲述病情变化,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制作健康知识手册向患者发放,其内容包括发病机制、治疗效果与治疗方法等,巩固患者所掌握的疾病知识,并指导患者及家属重视,在疾病治疗中积极参与。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做好沟通与交流,关注负性情绪,一旦发现需及时缓解;给予患者鼓励,对于患者的诉说,护理人员应当耐心倾听,并及时解答;向患者讲述疾病治愈的案例,给予其鼓励,树立自信心。指导患者用药,确保患者能够按照正确方法服药,并加强健康教育,强调用药不良反应,使患者能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指导患者的饮食,以富含纤维素、优质蛋白等清淡食物为主,低盐少脂,低胆固醇,禁烟忌酒。

1.3观察指标。对详细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与抢救成功率;随后,使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评估,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评估内容为基础护理、操作实践等。

1.4统计学方法。本实验数据信息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抢救成功率、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应用检验,表示方法为%,若组间比较呈P<0.05,表示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结果分析。观察组40例患者应用急救护理,34例抢救成功,占比85.00%;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28例例抢救成功,占比70.00%,组间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5.000)。

2.2并发症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


\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

\
 


3讨论

昏迷表示机体丧失意识与运动障碍,主要由于脑干或者大脑皮层发生器质性病变,具有病情危急、发展迅猛的特点,需及时给与有效治疗,避免引发死亡。低血糖昏迷表示空腹血糖值低于2.8 mmol/L而引发昏迷[2],机体在血糖过低时代谢发生改变,导致脑部的供血不足,若未及时纠正血糖或者效果不佳,脑组织损伤概率较高,从而引发脑血管疾病,不利于预后。因此需重视低血糖昏迷,深入分析研究发生原因,并实施有效措施。本研究通过对40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引发疾病的原因包括发生原因包括饮食不当、药物使用不当、血糖监测不及时、空腹血糖运动等,主要原因为饮食不当。与张颖[3]研究结果保持一致。

护理人员需不断重视患者的需求,并将此作为服务基础,尽可能满足,进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4],将以人为本作为护理理念,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为患者着想,改变传统的我等服务,变为我要服务,以便提高护理质量。在急诊护理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5],时刻为其着想,确保治疗目标与价值的实现。低血糖昏迷发病突然,患者多伴随焦躁、抑郁等情绪,因此需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心理护理,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为患者提供优质治疗环境与护理服务,确保患者保持良好护理状态。同时加强用药指导,促进血糖纠正,达到治疗目的[6]。积极指导患者的饮食,配合药物调整患者血糖,确保膳食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预防并发症,促进恢复。研究结果可见,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

综上所述,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发生原因包括饮食不当、药物使用不当、血糖监测不及时、空腹血糖运动等,实施急救护理,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得到满意评价[7-9]。

参考文献

[1]王婷,赵倩.40例低血糖性昏迷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7):35-36.
[2]李晓颖.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护理[J].特别健康,2017(15):120-121.
[3]张颖.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护理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7(17):78-79.
[4]姜翠凤,范婷婷,张梦颖,等.急诊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32-34.
[5]孙桂杰.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173-175.
[6]王学蕾,贾巧丽.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5):225-226.
[7]金菲亚.重度低血糖昏迷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原因分析与急救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2):269-272.
[8]陈书芳,李毅,林慧闽,等.老年患者低血糖脑病误诊急性脑血管病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7):796-798+801.
[9]王静.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性脑病的预防及护理进展[C].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研讨会暨2014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60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