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小儿遗尿渐成为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方法多样,疗效确切,因此中医药治疗小儿便秘前景广阔。本文从病因病机、证型分布、中医药内治、外治法等几个方面阐述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的研究进展,从而认识到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的特色和优势,并发现其不足之处,以期在今后治疗小儿遗尿过程中寻求新思路。
关键词:小儿遗尿;病因病机;中医中药;外治法
本文引用格式:李帅,周朋.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47-48.
1小儿遗尿的病名
中医古籍中未明确提出小儿遗尿症的病名,在古代文献中多称之为“遗溺”、“溺”、“遗尿”、“遗”、“不禁”等。遗溺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云“三焦……入络膀胱,约下焦,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2小儿遗尿的病因病机
关于小儿遗尿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古代医家的认识虽略有不同,但遗尿的发生,主要还是因为下元虚寒,导致膀胱失约,此外,肺脾气虚、心肾不交、肝经湿热亦可致使该病的发生。
丁樱教授[1]认为,小儿遗尿多为虚证或本虚标实,多以“下元不固”贯穿本病始终,肾为先天之本,主水,司二便,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州都之官,主藏溺,膀胱的气化功能有赖于肾气的调节。若先天禀赋不足,则肾气不固,下元虚寒,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而致遗尿。
冯松杰教授[2]认为,遗尿与肺、脾、三焦脏腑功能失常相关。肺为水之上源,肺主治节,主气司呼吸,具有上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脾主运化,可运化水湿而制水;三焦为决渎之官,三焦的生理机能是运行津液,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言“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三焦水道不利,肺、脾、肾等脏腑输布调节津液代谢的机能则难以实现,出现水乱二便,发生遗尿。
王天峰[3]认为膀胱虽是遗尿的主要病位,但是心肾不交亦是其主要的病机特点,肾阴虚、心火旺证即为心肾不交之证。心肾不交,水火不济,肾水不能上达于心,心火不能下达于肾,肾虚不能主水,则膀胱不能固水,心神失养,神明不出,上虚不能制下者,膀胱失于统摄,以致遗尿。
王兵认为肝与小便的生理病理关系极为密切[4],肝与膀胱通过筋而相互联系,肝之气血达于筋,从而影响膀胱。肝气疏泄失度,亢而无制,则影响筋而使膀胱气化津液功能失常,出现遗尿。
综上所述,小儿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心肝常有余,肺脾常不足,肾常虚,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其下元虚寒、肺脾气虚、心肾不交、肝经湿热者常致膀胱失于约束而成遗尿之病。小儿遗尿的病机为膀胱失约,病位主要在膀胱,常涉及肾、肺、脾、心、肝、三焦诸脏腑。
3小儿遗尿的治则治法
固涩止遗是是小儿遗尿症的总的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多对于患儿按照“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的原则进行辨证论治。在固涩止遗的基础上,对于下元虚寒者,治以温补肾阳;对于肺脾气虚者,治以健脾补肺;对于心肾不交者,治以清心滋肾;对于肝经湿热者,治以清热利湿。
丁樱教授[5]认为小儿遗尿的治疗应重视固本开窍,在临床遣方用药上要注意温阳补肾,涤痰开窍醒神。通过温阳补肾,使得下元不寒,继而温养膀胱,恢复膀胱的气化功能,从而约束水道,减少尿液遗出。通过涤痰开窍,豁痰醒神,使得清窍清明,司感觉运动机能正常,患儿睡后容易唤醒,或唤醒后不再神志朦胧,从而自觉进行小便的排泄。
翟文生教授[6]认为遗尿的发病机制虽主要在膀胱失于约束,然与肺、脾、肾功能失调,以及三焦气化失司都有密切关系。通过对遗尿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并根据“同病异治”和“反治法”的辨证思想,立益气宣肺之法,肺主治节,主行水,宣肺的同时也能宣通足太阳膀胱经之经气,使膀胱气化得以恢复,开合有度,而遗尿自止;脾主运化,脾气上升,通过益气补脾可以制水,恢复膀胱决渎功能,进而阐明了宣发肺气、调补脏腑在治疗小儿遗尿中的重要性。原晓风[7]认为,小儿遗尿症的治疗,需在传统补肾的基础上注重从心肾论治,治以宁心醒神,补肾止遗。心为君主之官,神明之府,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中枢。通过宁心醒神,充分发挥心脑司意识反射的功能,调节水液代谢,使膀胱气化得以恢复,开阖有度,而遗尿自止。
夏明[8]认为小儿遗尿症的治疗应疏肝清热、固涩小便,小儿所特有的“稚阴稚阳”、“肝常有余”的生理病理特点则是小儿易于肝郁化热的病理基础,热迫膀胱,膀胱不藏,而致睡中遗尿。通过清肝泻火,恢复肝主疏泻的生理功能,肝气疏通则气机畅达,气行则津液布散,津液流通则无遗溺之患。
4小儿遗尿的外治法
4.1针灸
针灸是通过毫针直接刺激穴位、经络,调整人体气血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经济安全等优点。庄俊会[9]通过对96例肾气虚型小儿遗尿患者的治疗,研究发现针灸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针灸治疗的总体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药物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鲍超[10]通过观察60例小儿遗尿患者,观察组用针灸"通督温阳"法治疗,对照组用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3.3%(P<0.05),治疗小儿遗尿有较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4.2推拿
推拿是通过手法直接作用于体表经络、特定的腧穴,以达到运行经络气血、调和脏腑阴阳的作用,安全有效,易于被患儿及家长接受。李清军[11]通过过观察小儿遗尿患儿对照组予口服缩泉胶囊,治疗组予推拿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复发率低。李怡芳[12]通过研究74例脾气亏虚型遗尿症患儿,对照组予以盐酸甲氯芬酯胶囊口服,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温肾益脾法配合推拿治疗,发现两组治疗均有效、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但研究组有效率为91.89%,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儿睡眠觉醒情况改善明显。
4.3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指在特定穴位贴敷特定的药物,刺激患者经络、腧穴治疗疾病,其原理是药物有效成分渗透于皮肤角质层和真皮层内,通过皮肤的调控作用将药物缓慢释放,经皮肤毛细血管入血液循环进行药物代谢,增加局部组织毛细血管的扩张,以致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的渗透性,从而达到药物经皮渗透吸收的治疗目的。梁巍通[13]过研究遗尿患儿对照组给予小儿遗尿宁颗粒,观察组予遗尿贴(益智仁、远志、石菖蒲、覆盆子、茴香、吴茱萸、肉桂、白果等),发现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遗尿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肯定。刘冰[14]通过贴敷肾腧穴等,治疗90例遗尿患儿有效率为96.7%。
4.4耳穴
耳穴治疗通过刺激耳部穴位,间接刺激患者各脏腑治疗疾病,通过神经体液途径,改善机体各器官的功能状态,进而达到临床治疗作用,患儿及家长接受度高,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董文娟[15]观察123例耳穴电针治疗的遗尿症患儿,发现总有效率96.7%。徐卫国[16]通过观察王不留行籽耳穴贴配合点穴治疗65例遗尿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9%,临床效果显著。
4.5艾灸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张桂艳[17]通过临床中运用艾灸关元穴、百会穴治疗89例小儿遗尿症患儿发现,治疗总有效率97.8%。刘彦妍[18]用隔中药饼艾灸法治疗35例遗尿患儿,发现总有效率为91.35%,用隔中药饼艾灸法治疗小儿遗尿效果确切。
5小儿遗尿的预防调护
夜间遗尿并不是患儿的过错,家长不应就此对患儿进行责罚,应树立战胜遗尿的信心,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治疗,提升治疗信心,关注患儿治疗时出现的不良情绪,主动询问,并给予解决;在进行治疗时,家长尽量陪伴患儿,通过分散其注意力来缓解患儿的焦虑情绪;告知家长在患儿睡觉前尽量不要过度兴奋,并在睡前排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综上所述,中医典籍对小儿遗尿的论述较为详尽,不同医家对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论治、内治法、外治法等方面认识不尽相同,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效果确切,配合外用针刺、穴位贴敷、推拿、耳穴压豆、艾灸等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范淑华,李向峰.丁樱教授运用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简介[J].新中医,2011,43(12):150-151.
[2]孟令栋.冯松杰治疗小儿遗尿的经验[J].医学传薪,2011,2(16):20.
[3]王天峰.自拟止遗方辨治心肾不交型小儿遗尿60例[J].环球中医药,2016,9(08),1007-1009.
[4]王兵.论肝主小便[J].环球中医药,2010,3(6):450-451.
[5]边圣景.丁樱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J].中医学报,2012,27(4):420-421.
[6]翟文生,李鹏飞,何改丽.益气宣肺法治疗小儿遗尿经验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03).
[7]刘娟,原晓风.宁心醒神、补肾止遗法治疗小儿遗尿(心肾不交型)30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3):189.
[8]夏明.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小儿遗尿症50例[J].江苏中医药,2004,25(2):25.
[9]庄俊会.针灸治疗肾气虚型小儿遗尿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3):144-145.
[10]鲍超,陆斌,吴旭.针灸通督温阳法治疗小儿遗尿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5,47(04):49-50.
[11]李清军.推拿治疗小儿遗尿25例临床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09):27-28.
[12]李怡芳,康玉婷.温肾益脾法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04):651-654.
[13]梁巍,张楠,李娜.遗尿贴穴位贴敷治疗儿童遗尿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01):88-89.
[14]刘冰.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遗尿90例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05):177-178.
[15]董文娟.耳穴电针治疗小儿遗尿症123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05):555-556.
[16]许卫国.耳穴贴压配合点穴治疗小儿遗尿症65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04):21-22.
[17]张桂艳,祝国歆.艾灸关元百会治疗小儿遗尿症89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06):14.
[18]刘彦妍,王政泽,孙芳.用隔中药饼艾灸法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9):102-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