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早发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7 12:40: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早发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大内科收治的38例早发STEMI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中青年组与老年组,中青年组为50~55岁,老年组为55~6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MACE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青年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吸烟者、肥胖者及高脂血症患者的发病率均高于老年组(P<0.05);但老年组患者中有卒中史、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中青年组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中青年中早发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合并症较少,但其致病因素较多,预后效果不及老年组。

关键词:不良反应;合并症;临床特点;早发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本文引用格式:阿卜来提·喀迪尔.早发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92-93.

0引言

早发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早发STEMI)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遗传因素等。若患者未及时就医,容易导致患者死亡[1]。早发STEMI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心悸、胸闷、心绞痛、心律不齐等,部分患者还会发生肠胃道不适的症状,在心电图的检查结果中表现为典型的ST段抬高,或可伴随R波及Q波的降低。STEMI的致死率较高,且预后较差,若患者在患病后未及时就医,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2]。本研究就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加深对早发STEMI的了解,为早发STEMI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大内科收治的38例早发STEMI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研究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使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这38例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中青年组与老年组,其中,中青年组22例,女性2例,男性20例,年龄50~55岁,平均(53.16±1.27)岁;老年组有16例,女性4例,男性12例,年龄55~60岁,平均(57.61±1.76)岁。

1.2方法

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体重、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并记录患者的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的发生情况。肥胖的定义为患者体重指数超过23 kg/m2,按照我国发布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标准诊断患者是有糖代谢异常情况出现。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超过140 mmHg,舒张压超过90 mmHg。高脂血症按照高脂血症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心肌梗死按照“心肌梗死定义”中的标准进行诊断,即患者的血清心肌标志物发生升高的情况[3],且临床症状至少包含以下一项:①左束支在传导过程中发生阻滞或ST-T发生改变;②患者有缺血的情况发生;③影像学显示患者丧失心肌活性或局部新发了异常的室壁运动;④形成了ECG病理性Q波;⑤经检测发现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有血栓的形成[4]。

1.3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达,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患者临床特征


在中青年组中,男性占比90.91%,抽烟者有17人,占比77.27%,肥胖者为18人,占比81.82%,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有12人,占比54.55%。在老年组中,男性占比75%,抽烟者有10人,占比62.50%,肥胖者为12人,占比75.00%,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为7人,占比43.75%。中青年组的男性患者、抽烟者、肥胖者及高脂血症患者的占比均高于老年患者。

中青年组的平均心率为(79.27±15.9)次/min,甘油三酯的平均水平为(2.49±1.88)mmol/L;老年组的平均心率为(74.91±13.61)次/min,甘油三酯的平均水平为(2.13±1.39)m mol/L,中青年组的心率与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

中青年组中,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及有卒中史的患者比例为36.36%、4.55%、18.18%、4.55%,明显低于老年组,老年组的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及有卒中史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3.75%、6.25%、25.00%、6.25%。

2.2预后情况

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中青年组的MACE发生率、心源性死亡率及靶血管学运重建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见表1。


\

 

3讨论

早发STEMI主要是指患者发生缺血性胸痛,并且疼痛时间通常持续20 min以上,患者体内的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的浓度上升,心电图的检查结果显示ST发生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一种[5]。据相关报道显示,该疾病的发展有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性硬化,血小板沉积黏附于血管壁,导致供血系统发生障碍,最终引起患者的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坏死[6]。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但也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提前发生,这也是早发STEMI朝年轻化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7]。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饮酒、抽烟、高血压及肥胖等[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收治的患者中,以男性居多,早发STEMI患者中,中青年组的合并症明显少于老年组,但其肥胖、抽烟、饮酒、高脂血症的患者明显高于老年组。抽烟、肥胖、饮酒、高脂血症等都属于可控危险因素的范围,因此,中青年可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的方式来降低患病的风险。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老年组的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其中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女性随年龄的增长,会出现雌激素下降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女性的雌激素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脂发生紊乱等作用,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激素的降低,女性的患病风险也有所增加,故老年组的女性患病率高于中青年组。而中青年组的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老年组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中青年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心源性死亡率及靶血管学运重建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导致中青年组患者预后效果较差的原因主要是中青年组患者的病程短,还未形成侧支循环,加上其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斑块组成成分大多为脂质,成分中的纤维含量少,容易导致血管破裂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侧支循环缺乏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中青年组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差。

综上所述,中青年组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率虽低于老年组患者,但其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明显多于老年组,这也是造成中青年组早发STEMI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的主要原因,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影响,导致中青年组的预后效果较老年组患者更差。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是有效预防早发STEMI发生、提升预后效果的关键,合理的膳食及适当锻炼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早发STEMI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凯.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154-155.
[2]赵雪东,赵冠棋,郑文,等.早发与非早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8):904-909.
[3]伏蕊,宋晨曦,杨进刚,等.中国无典型胸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8,33(6):12-16.
[4]张新菊.血清Hcy、IMA及各炎性因子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研究[J].当代医学,2019,25(4):22-24.
[5]李淑玉.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指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5):66.
[6]李华柱,徐默玲,王莉华.PCI术后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J].浙江医学,2018,40(16):95-98.
[7]丛占春,赵昕,荆全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靶血管非梗死相关病变处理策略选择及预后[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8,26(5):13-20.
[8]邓宇阳,刘海伟,徐凯,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8,46(10):28-30,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4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