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析高血压合并快静息心率临床典型特征及常见并发症。方法取本院2016年至2018年诊疗高血压患者40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提示无高血压情况群体400例设为对照组。对纳入对象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归纳合并快静息心率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结果对患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年龄、高血压等级、体质量是导致合并快静息心率的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结论对合并快静息心率高血压患者应该保持足够的重视,此类患者年龄偏大、体质量偏低且高血压等级偏高,有极高危险出现脑卒中。
关键词:快静息心率;高血压;临床特征;临床合并症
本文引用格式:胡爱玲.探究合并快静息心率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常见临床合并症情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83,85.
0引言
一般成年人心率为60~100次/min,平均75次/min,静息心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静息心率如果超过80次/min,则发生心血管事件以及脑卒中事件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通过掌握快静息心率,对于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有着重要作用[1]。合并快静息心率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事件概率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因此对合并快静息心率的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有较为系统的认知,归纳常见临床合并症,对患者的健康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将近年于笔者所在医院诊疗合并快静息心率的高血压患者资料数据整理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6年至2018年诊疗高血压患者400例为分析对象并设为观察组,男性267例,女性133例;平均年龄为(53.2±11.6)岁;平均体质量为(26.2±3.5)kg/m2。其中有145例存在快静息心率,静息心率平均为(73.5±11.6)次/min。
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血压无异常群体400例为对照组,男性272例,女性128例;平均年龄为(52.7±12.5)岁;平均体质量为(23.8±3.2)kg/m2。其中28例存在快静息心率,静息心率平均为(70.6±9.6)次/min。
1.2分析方法
对纳入研究对象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年龄、静息心率指标、体质量等,记录数据并用统计学软件处理。
1.3诊断标准
高血压非同日进行3次血压测量,提示收缩压在140 mmHg以上/舒张压在90 mmHg以上。如收缩压在180 mmHg以上/舒张压在110 mmHg以上,判定为3级高血压。
静息心率在85次/min以上的为快静息心率。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SPSS 20.0做统计与分析,具体经t检验及卡方检验,由(±s)与(%)对检验结果做描述,P<0.05说明实验数据有较高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脑卒中引发变量进行分析,详情请见表1。
3讨论
静息心率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被关注,有研究提示社区人群当中,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相对于非高血压人群更高,在高血压人群中,检出快静息心率的概率明显升高,非高血压患者群体中,静息心率如果超过85次/min,随着时间其高血压发病率也会有所增加[2],而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如果合并快静息心率,发展成为高血压的概率也明显高于静息心率正常的患者。
快静息心率患者大多数为3级高血压,这和交感神经张力的提升存在一定联系,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并在基础代谢水平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静息心率数据正常或者相对较低的人群,与快静息心率患者对比提示体重指标更低,发病年龄也在偏大的群体当中,低体重指标的静息心率明显增加,这和交感神经张力偏高存在联系。低体重指标已经开始被认为是诱发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独立因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力衰竭等患者群体中,大多数疾病预后质量良好者均提示其体重指标偏高[3]。
在归纳数据后可知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概率和快静息心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快静息心率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可能和交感兴奋强化、糖脂代谢异常之间存在联系,快静息心率和脑卒中之间的联系也间接促进了血管氧化应激反应,推动了动脉样硬化的发展,在粥样硬化斑块的出现、发展、形态变化之间扮演着重要角色。静息心率提升10次/min,接下来的8年内出现缺血性卒中的概率会提升10%,可知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β受体阻滞剂在应用后不但能够控制血压,还可以降低机体的静息还有运动过程中心率状态,当前临床对于合并心率快速的高血压患者,除非其他继发因素引发,都可以通过β受体阻滞剂达到控制心率的效果。
本研究对近年临床诊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静息心电图所检测指标提示心率相对于数脉搏的方式更为准确和稳定,而高血压群体中发生快静息心率概率相对较高,而合并快静息心率群体的年龄偏高以及体重指标更低,是引发高血压患者脑卒中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晓飞,孙凯,陈敬洲,等.合并快静息心率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7):165-166.
[2]王果仙,龙丽芬,张桂玲.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6(2):96-98.
[3]买买提衣明·居马.分析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特点以及相关因素情况[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8(4):2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