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5 14:37: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8例,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和抑郁自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临床疗效好。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糖尿病足;护理;预防

本文引用格式:倪娜.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322,325.

0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现代社会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发病人群的年龄也有越来越小的趋势[1],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由于糖尿病患者足部骨关节和软组织病变,导致从轻微的神经症状到感染、溃烂,严重者截肢致残甚至威胁生命[2],糖尿病足对患者的危害极大,同时对糖尿病的治疗也有极大的影响,患者因糖尿病足将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让糖尿病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和预防糖尿病足,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3],为了让患者提高预防意识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7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预防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意义,结果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21~26岁,平均(23.34±1.62)岁;病程0.8~9.5年,平均(4.8±1.4)年。对照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21~26岁,平均(22.92±1.54)岁;病程0.7~10.2年,平均(5.1±1.2)年。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精神状态正常,积极配合治疗,无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无语言交流障碍,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时间为6个月,期间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糖等各项指标,指导患者按医嘱服用药物,管理患者的日常饮食,保证饮食符合医生要求。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防性护理,具体方法为:①通过集中培训学习或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糖尿病足的健康知识宣教。包括发病的原因、具体临床症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治疗和预防的方法等,让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足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树立防范意识和治疗信心。②定期对患者的足部进行检查,同时指导患者学习糖尿病足的检查方法,积极开展自查,随时观察病情的发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此外要注意加强对患者的足部护理,可以勤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平时保持足部干爽透气[4]。③加强运动锻炼,特别是加强足部的锻炼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在锻炼中要注意对足部进行保护,选择合适的鞋袜保持足部健康。

1.3判断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足部溃烂发生率、疾病相关知识得分和遵医嘱情况得分,满分100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指导两组进行焦虑自评和抑郁自评,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利用SPSS 19.0进行计算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表示,采用2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足部溃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知识得分和遵医嘱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分情况

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加上饮食结构及环境等问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5],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病后患者足部在早期仅会出现一些神经反应,病情发展后逐渐出现脓肿、溃疡等症状,中后期足部感染溃烂还会出现重度的骨关节病变,严重者甚至需要进行截肢手术保全性命[6],导致患者终生残疾,糖尿病足的病情十分恶劣,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伤害和造成的心理压力都是巨大的,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提高对糖尿病足的防范意识,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避免产生严重的后果。目前临床医学还无法治愈糖尿病,只能通过控制患者的血糖、控制饮食和增强锻炼等方式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症状[7],并对糖尿病并发症进行预防,特别是对于早期病变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性护理干预通过多方面的细致护理,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通过知识宣教,让患者和教书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病因、病理的预防护理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其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强防范意识,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配合度[8];加强足部的定期检查,并教导糖尿病足的检查方法,指导患者和家属能随时注意足部情况的变化,足部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对患者足部进行细致的护理,指导患者用温水泡脚,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泡完之后要将脚擦干并保证足部的清洁干爽;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实时监测血糖,保证血糖稳定;指导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锻炼时要注意足部安全,选择合适的鞋袜保证足部透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影响护理治疗。

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防范意识和护理配合度,有效降低足部溃烂的发生率,减少不良情绪对治疗护理的影响,值得临床采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莉.糖尿病足预防性护理干预之管见[J].双足与保健,2018,27(6):90-91.
[2]吕斌.医院-社区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中高危糖尿病足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9):77,82.
[3]Meloni M,Izzo V,Giurato L,et al.Recurrence of Critical Limb Ischemia After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Ulcers[J].Advances in Wound Care,2018,7(6):171.
[4]孔秀霞.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5):81.
[5]汤洪岩.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253-254.
[6]马玉霞,王冬梅,何立芳.中医护理干预在早期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中医,2018,36(10):210-212.
[7]Zil-E-Ali A,Shafi S,Ali MH.Think Before Chopping a Diabetic Foot:Insight to Vascular Intervention[J].Cureus,2017,9(4):e1194.
[8]易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8,26(10):201-2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2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