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8 14:36: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针对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老年患者治疗时选择中西医联合的方式,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急诊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均处于急性发作期,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接受中西医联合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情况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发作期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起到双重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本文引用格式:李积财.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207,210.

0引言

临床比较多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之一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急性发作期间极有可能引起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从而降低患者呼吸功能,增加其死亡率。临床对该疾病采取常规治疗大都为西医治疗,包括抗感染、机械通气、预防并发症等措施[1],其效果不够理想,甚至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在西医方面的治疗措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临床有研究尝试对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取得一定效果。本次研究特针对其展开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急诊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均处于急性发作期,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的为60岁,最大的为85岁,平均(70.2±6.0)岁,患病时长为1~12年,平均(4.3±2.9)年;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最小的为60岁,最大的为82岁,平均(69.8±5.7)岁,患病时长为1~13年,平均(4.6±2.8)年。比较以上数据,P>0.05。

1.2方法

对照组:西医治疗。包括抗感染、祛痰平喘、低流量吸氧、抗心衰等措施,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机体水电解质平衡进行调节。

研究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的相同;中医治疗选用的药方为中药化浊祛瘀药方,其中药方成分包括组分如下,各20 g的薏苡仁、苇茎、桃仁、丹参、刘寄奴、鱼腥草、冬瓜仁,各10 g的当归、款冬花、甘草、大黄、浙贝母。存在痰热现象的患者可以在药方中加入各10 g的桑白皮和黄苓;存在阴虚症状的患者则在药方中加入各10 g的五味子和女贞子;存在气虚症状的患者在药方中加入20 g山药、15 g茯苓。中药方用水煎服。

两组患者均接受长达1周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取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指标[2-3]。其中治疗效果可评估为显效、有效、无效这三种,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肺功能指标恢复接近正常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其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比较严重,肺功能指标没有明显改善,为无效。肺功能指标主要包括患者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最大肺活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8.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数据用(%)表示,采取2检验;计量数据用(±s)表示,采取t检验,当P<0.05时,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进行治疗效果评估,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

 
2.2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

在患者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最大肺活量上,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2。



\

 
3讨论

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其自身呼吸气流会受到限制,需要采取临床预防以及治疗措施,尤其是在急性发作阶段,很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断发展到急性发作期主要是因为各种危险因素加重患者机体炎性反应[4],许多患者在没有接受有效、及时的救治措施而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临床需要对该疾病起到一定的重视。

以往临床针对该疾病主要采取西药治疗,可以在短期内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其中所包含的方法有许多种,包括平喘、抗感染、化痰等治疗方法[5-6],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以对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行抑制,避免炎症细胞出现活化的情况,调整患者气道狭窄情况。虽西医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未完全满足临床需求,因此相关研究也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可以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相比于单一的西医治疗具有更大的优势。在中医理论中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纳入肺胀、咳嗽的范畴当中[7],患者在患病时存在气血不畅、瘀血滞留的情况,临床可以针对该情况采取治疗措施。本研究选取的药方成分包括薏苡仁、浙贝母、桃仁、当归、甘草、大黄等,鱼腥草和冬瓜仁用于清热泄热,薏苡仁和浙贝母的功效在于利湿化痰,丹参、桃仁、当归等可以用于凉血化瘀,甘草、大黄等具有解毒通腑、泄热的功效,多种药材药性作用于机体当中,达到活血通气、缓解肺部功能的作用[8],针对性缓解患者机体各项功能。将中医治疗联合西医治疗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其作用十分明显。

本研究针对我院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患者临床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处于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说作用十分明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的影响很大,处于急性发作期还会存在全身组织缺氧的情况,而中西医治疗正好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氧情况,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艳丽,谢超明,董伟彪.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发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1):44-45.
[2]郭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9):55-57.
[3]胡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0):1409-1411.
[4]叶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2018,38(3):87-88.
[5]董燕.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5):27-28.
[6]陈绮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1):53-54.
[7]Hideki Yasui,Naoki Inui,Tomoyuki Fujisawa,et al.Low-dose Fluticasone Propionate in Combination With Salmetero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linical Medicine Insights Circulatory Respiratory&Pulmonary Medicine,2018,12(12):11.
[8]Wang Z,Wang C,Yang X.Efficacy of salmeterol and formoterol combination treatment in mice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Experimental&Therapeutic Medicine,2018,15(2):15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7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