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肥胖病并发月经过少临床治疗中针刺效果及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接诊肥胖病并发月经过少患者共60例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针刺组,组内样本量均为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在药物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指标、体脂率指标、月经积分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入院就诊时,两组血清激素指标、体脂率指标、月经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针刺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针刺组血清激素指标、体脂率指标、月经积分较对照组均出现大幅度改善,P<0.05。结论肥胖病并发月经过少治疗中针刺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对患者肥胖实现有效改善,减少月经失调诱因,逐渐使其月经恢复正常,治疗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针刺;肥胖病;月经过少;临床治疗;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琼.针刺治疗肥胖病并发月经过少疗效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166-167.
0引言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肥胖症这一常见代谢症候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而大量多余脂肪在人体内的储存则说明肥胖症的发生与患者自身饮食习惯、脂肪代谢紊乱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而随着脂肪的增多,患者所具有的不良影响也开始逐渐加剧,而月经过少作为肥胖后常见并发症,对于肥胖患者的生殖系统具有严重不良影响,需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实现对患者肥胖及月经过少症状的有效改善,提升健康质量[1]。因此,为探讨分析肥胖病并发月经过少临床治疗中针灸效果及影响,特纳入60例患者开展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针灸科门诊接诊肥胖病发月经过少患者共60例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针刺组,组内样本量均为30例。
对照组,年龄最大者3 7岁,年龄最小者1 9岁,平均年龄(28.07±4.27)岁;肥胖症病程3-11.5年,平均(7.25±2.98)年;月经过少病程5~13个月,平均(9.02±2.35)年。对照组,年龄最大者38岁,年龄最小者17岁,平均年龄(27.54±4.22)岁;肥胖症病程2.5-11.5年,平均(7.04±2.82)年;月经过少病程5~11个月,平均(8.16±2.07)年。研究由医院伦理核准实施,临床资料组间对比后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经临床检查及病史自述后均确诊为肥胖症合并月经过少,需接受药物治疗;患者均在详解细则后自愿加入本次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合并病理性因素所致肥胖症者;排除研究期间自愿脱离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即接受二甲双胍+枸橼酸氯米芬联合治疗。二甲双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山东司邦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230,0.5 g/片)口服治疗,500 mg/日,晚餐时随餐服用;枸橼酸氯米芬(枸橼酸氯米芬片,MEDOCHEMIE LTD,批准文号H201040688,50mg/片)口服治疗,于月经周期第5日开始服用,50 mg/日,连续服用5日为一疗程,于下次月经期内重复上述治疗[2-3]。
针刺组在药物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1)药物治疗同上;(2)针刺治疗:选取患者双侧大横、子宫、丰隆穴位及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穴位进行针刺,对穴位体表进行消毒后,以45°角进针,留针30 min后退针。1次/2天,月经期间需停止治疗,1月经周期为1疗程[4]。
两组患者均需连续治疗4月经周期,治疗期间两组均需接受相同运动体重管理及心理辅导措施,以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指标、体脂率指标、月经积分变化及治疗效果。
血清激素指标包括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及雌二醇三项。疗效判定指标: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体重较治疗前减少40%
以上,且月经量及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体重较治疗前减少20%~40%,且月经量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月经周期改善明显;无效:经治疗后,患者体重、月经量及月经周期均无明显改善。
月经积分根据患者月经量、月经周期、月经持续时间及月经性状进行评分,总分为20分,且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月经状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各项数据中,血清激素指标、体脂率指标、月经积分均为连续性变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治疗效果为定性资料,用(n,%)表示,2检验,均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若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清激素指标对比
入院就诊时,两组血清激素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血清激素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见表1。
2.2体脂率指标、月经积分对比
入院就诊时,两组体脂率指标、月经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体脂率指标、月经积分较对照组均出现大幅度改善,P<0.05,见表2。
2.3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药物治疗是现阶段对于肥胖症伴月经过少所使用的主要治疗手段,主要借助二甲双胍口服提升人体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脂肪代谢实现减重,并配合枸橼酸氯米芬口服,对其血清雌激素分泌水平进行调节,刺激卵泡生长,进而起到改善患者月经周期的作用,但长期药物治疗易造成人体耐药,降低药物治疗效果,故需配合其他治疗方式,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5]。
研究结果表明:入院就诊时,两组血清激素指标、体脂率指标、月经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血清激素指标、体脂率指标、月经积分较对照组均出现大幅度改善,P<0.05。分析原因:中医辨证诊疗中,将肥胖症视为由肾脏、肝脏、脾脏功能司职失调所诱发的症候,故需结合上述病理特征开展治疗。肥胖病并发月经过少采取针刺治疗,可通过对中脘、下脘、气海等穴位的针刺刺激调理患者肾脏、肝脏、脾脏功能,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促进减重,并进一步改善患者气血循环状况,从而实现对其月经周期的有效调理,改善月经过少症状[6-7]。
综上所述,肥胖病并发月经过少可通过针刺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对患者肥胖实现有效改善,并减少月经失调诱因,逐渐使月经恢复正常,治疗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邢雅雯.针药结合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2]姚敏,丁德光,周薇,等.针灸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8,33(10):2043-2048.
[3]蒋仕玉,陈雯霞,艾炳蔚.电针联合激光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7,49(05):54-56.
[4]徐传花,曹佩霞,李淑萍.补肾化痰汤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0):23-26.
[5]陈宝莹,陈密林,黄芳,等.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07):650-651.
[6]陶腊梅.穴位埋线治疗痰湿型肥胖伴月经过少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7]申涛.针灸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6):56-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