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01 10:40: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儿科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100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社交行为、语言等生长发育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其语言和社交行为能力的提升,因而推广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

本文引用格式:刘金香.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280-281.

0引言

语言发育迟缓是一种儿童阶段常见发育障碍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在于大脑发育不良或是脑组织损伤所致的患儿语言交流障碍,主要特征表现为无法说话或是只能用语言表达简单的词语等,少数患儿还会出现不合群、多动症、无法与人目光接触或是烦躁等问题[1-2]。本研究统计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我院儿科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100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男66例,女34例,年龄16-40个月,平均(29.5±11.0)个月。诊断标准:第一,存在交流技能差、词汇量少、说话缓慢、说话晚、不会说话等症状;第二,耳科检查证实无外耳畸形,对声音反应正常,声压级在50-65 dBSPL之间,且听性脑干反应阈在23-30 dBnPL之间,听力无异常;第三,符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判断标准。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例,且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病情监测、环境护理、心理干预等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儿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措施:第一,家庭康复训练护理。训练师指导患儿及其家长掌握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并通过康复讲座的方式巩固其健康知识,定期对其实施电话随访,掌握患儿实施效果和康复情况。第二,日常交流训练护理。通过一些贴近患儿生活实际的材料,深化其对于材料的理解。也可通过日常交流或是游戏活动的方式,鼓励患儿表达动作和声音,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开展训练,每次40 min,每天1次。第三,复述或是表达训练。训练师可按照患儿对于词语、单词的理解能力,嘱其跟读和复述词语,也可在患儿面前放置图片或是玩具来刺激患儿表达,训练师通过口型提醒,使其主动进行表达。第四,手势符号训练护理。训练师可以通过手势符号来模仿飞机、睡觉、吃饭和穿衣服等事物或是动作,保证患儿理解不同事物、动作与手势符号之间的关联性。第五,操作能力和记忆力训练护理。训练师可组织患儿共同操作玩具来强化其操作能力,并通过颜色生动鲜艳的漫画书或是播放患儿喜爱的动画片来引导其主动模仿其中的语言或动作,强化患儿的记忆力,并使其对于喜好的事物形成长期记忆能力[3-5]。

1.3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护理前后,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和语言等生长发育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本次临床资料均使用SPSS 17.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t检验,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护理前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和语言等生长发育情况差异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社交行为、语言等生长发育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


3讨论

1-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学习最快的阶段,针对这一阶段的儿童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育,所以,护理人员应关注儿童语言功能的发育,及时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语言发育迟缓对于患儿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家长通常认为说话较晚是不需要治疗的,因而常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护理人员应加强语言发育迟缓护理干预相关的普及工作,尽早开展护理干预措施,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家庭是3岁以内儿童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因而家庭成员对于儿童的语言功能发育和社交行为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告知儿童家长主动参与到患儿的康复训练中,帮助其创造良好的社交和交流环境[6-8]。可通过定期组织健康讲座或是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将医院的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生活中,进而提高儿童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9]。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也会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问题,因而护理人员可结合患儿的年龄阶段和智力水平,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通过视觉环境和触觉环境的改善,增强患儿的记忆力和观察力,通过丰富的互动场景,帮助患儿模拟发音,增强其语言能力[10-15]。

参考文献

[1]张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8):1507-1508.
[2]王媛媛,陈娟娟.285例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8):266-267.
[3]詹淑琴.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5):680-681.
[4]张桂芳,海敬,尚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9):1223-1224.
[5]胡继红,周平秋,郭春光,等.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各发育能区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1):88-91.
[6]陈雷平,王周阳.早期干预措施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8,v.9(03):32-34.
[7]文湘兰.1-3岁留守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干预效果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0):1229-1231.
[8]李灿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2):97-98.
[9]石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08):126-128.
[10]赵连英,杜明艾,陈陵.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1,06(3):92-93.
[11]申夏惠,曹爱华,李沙沙,et al.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疗效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12):105-109.
[12]李丰,陈冬玲,张建珺.社区干预对外周性脑积水引起的婴儿运动发育迟缓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4):18-19.
[13]曹务莲,欧芙蓉,张琳.早期认知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7(06):34-36+39.
[14]王芳.浅谈家长辅助在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训练中的重要性[J].现代职业教育,2017(27):169-169.
[15]陈霭信,陈小花,吴东明.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各能区发育水平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173-174+2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4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